国标、行业标准:煤的元素分析
煤的元素组成,是研究煤的变质程度,计算煤的发热量,估算煤的干馏产物的重要指标,也是工业中以煤作燃料时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煤中除无机矿物质和水分以外,其余都是有机质。
由于组成煤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以碳为骨架得多聚芳香环系统,在芳香环周围有碳、氢、氧及少量的氮和硫等原子组成的侧链和官能团。如羧基(-COOH)、羟基(-OH)和甲氧基(-OCH3)。说明了煤中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和氮、硫等元素组成。
煤的变质程度不同,其结构单元不同,元素组成也不同。碳含量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氢、氧含量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减少,氮、硫与变质程度则无关系(但硫含量与成煤的古地质环境和条件有关)。见表30-11。
表30-11 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碳、氢、氧、氮、硫含量
编 号 |
煤的类别 |
Mad(%) |
Ad(%) |
Vdaf(%) |
Cdaf(%) |
Hdaf(%) |
Ndaf(%) |
Sdaf(%) |
Odaf(%) |
1 |
褐煤 |
7.24 |
3.50 |
42.38 |
72.23 |
5.55 |
2.05 |
|
20.17 |
2 |
长焰煤 |
5.54 |
1.94 |
41.89 |
79.23 |
5.42 |
0.93 |
0.35 |
14.17 |
3 |
气煤 |
3.28 |
1.63 |
40.49 |
81.57 |
5.78 |
1.96 |
0.66 |
10.03 |
4 |
肥煤 |
1.15 |
1.29 |
32.69 |
88.04 |
5.52 |
1.80 |
0.42 |
4.22 |
5 |
焦煤 |
0.95 |
0.92 |
21.91 |
89.26 |
4.92 |
1.33 |
1.51 |
2.98 |
6 |
瘦煤 |
1.33 |
1.06 |
17.88 |
90.73 |
4.82 |
1.69 |
0.38 |
2.38 |
7 |
贫煤 |
1.08 |
2.81 |
13.49 |
91.31 |
4.37 |
1.52 |
0.78 |
2.02 |
8 |
无烟煤 |
4.70 |
3.18 |
4.66 |
96.14 |
2.71 |
|
|
|
[煤质分析化验常用的符号和基准]
1、煤质分析化验项目名称的符号,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符号表示。属于化学元素分析项目采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属于化学元素分析项目采用化学元素
符号表示,见表30-8。
表30-8 煤质分析化验项目名称的符号表示
|
水 分
|
灰 分
|
挥 发 分
|
硫 分
|
发 热 量
|
罗加指数
|
粘结指数
|
胶质指数
|
碳 |
氢 |
氧 |
氮 |
二氧化碳 |
符号表示 |
M |
A |
V |
S |
Q |
R*1 |
G |
Y |
C |
H |
O |
N |
CO2 |
2、煤质分析化验指标存在的形态,或操作条件的符号表示,用英文字母标在表示该分析化验制表符号的右下角,见表30-9。
3、煤质分析化验指标不同基准的符号表示,也用英文字母标在表示该分析化验制表符号的右下角。
如果某分析化验指标既要表明其存在形态或操作条件,又要标明其基准,其符号表示方法是,在该分析化验制表符号右下角先标明其形态或条件,后标明其基准,中间用“,”断开。
表30-9 煤质分析化验指标存在形态或操作条件的符号表示
|
全水分
|
内在水分
|
外在水分
|
全硫分
|
有机硫
|
硫铁盐硫
|
硫酸盐硫
|
弹筒发热量
|
高位发热量
|
低位发热量
|
符号表示 |
Mt |
Minh |
Mf |
St |
So |
Sp |
Ss |
Qb |
Qgr |
Qnet |
煤质分析化验指标不同基准的符号表示见表30-10。
符号表示举例:
分析基水分 Mad
收到基水分 Mar
分析基挥发分Vad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分析基全硫 St,ad
表30-10 煤质分析化验指标不同基准的符号表示
|
分析基(空气干燥基) |
干基(无水基) |
收到基 |
干燥无灰基 |
有机基(无水无矿物质基) |
符号表示 |
ad |
d |
ar |
daf |
dmmf |
干燥基全硫分 St,d
弹筒发热量 Qb
高位发热量 Qgr
低位发热量Qnet
收到基高位发热量 Qgr,ar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
分析基高位发热量Qgr,ad
分析基低位发热量Qnet,ad
4、煤质分析化验的基准
1.煤质分析化验基准的概念
在煤质分析化验中,不同的煤样其化验结果是不同的。同一煤样在不同的状态下其测试结果也是不同的。如一个煤样的水分,经过空气干燥后的测试值比空气干燥前的测试值要小。所以,任何一个分析化验结果,必须标明其进行分析化验时煤样所处的状态。否则,该分析见表31-11.现分叙如下:
分析基(ad):进行煤质分析化验时,煤样所处的状态为空气干燥状态。
干燥基(d):进行煤质分析化验时,煤样所处的状态为无水分状态。
收到基(ar):进行煤质分析化验时,煤样所处的状态为收到该批煤所处的状态。
干燥无灰基(daf):煤样的这种状态实际中是不存在的,是在煤质分析化验中,根据需要换算出的无水、无灰状态。
无水无矿物质基(dmmf):煤样的这种状态实际中也是不存在的,也是换算出的无水、无矿质状态。
恒湿无灰基(maf):煤样的这种状态也是换算出来的。恒湿的含义是指温度在30c,相对湿度为96%时测得煤样的水分(或叫最高内在水分);
2.煤质分析化验基准的示意图
煤质分析化验中的各种基准可以用示意图表示,如图30-10所示。
3.煤质分析化验基准间的换算
煤质分析化严重,有些基准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是根据需要换算出来的;有些基准在实际存在,但为了方便,有时不进行测试,而是根据已知基准的分析化验结果进行换算,这样就简单多了。
化验室中进行煤质分析化验时,使用的煤样为分析煤样。分析煤样是经过一次次破碎和缩分得到的,它所处的状态为空气干燥状态。所以,化验室中用分析煤样进行分析化验时,其基准为分析基(又称为空气干燥基)。
分析煤样分析基化验结果,是化验室中直接测到的,是最基础的化验结果,是换算其它基准的分析化验结果的基础。
各种基准间的换算公式:
干基的换算:
Xd=100Xad/(100-Mad)%
式中:
Xad——分析基的化验结果;
Mad——分析基水分;
Xd——换算干燥基的化验结果。
收到基的换算:
Xaf=(100-Mar)/(100-Mad)%
式中:
Mar——收到基水分;
Xar——换算为收到基的化验结果。
无水无灰基的换算:
Xdaf=100Xad/(100-Mad-Aad)%
式中:
Aad——分析基灰分;
Xdaf——换算为干燥无灰基的化验结果。
当煤中碳酸盐含量大于2%时,上式的分母中还要减去碳酸盐中CO2含量。
有关国标、行业标准 |
|
GB 3715-91 代替GB 3715-83 |
|
|
| |
中国煤炭分类 |
类别 |
符号 |
数码 |
分 类 指 标 |
VR,% |
PM,% |
无烟煤 |
WY |
01,02,03 |
<10.0 |
— |
烟 煤 |
YM |
11,12,13,14,15,16 21,22,23,24,25,26 31,32,33,34,35,36 41,42,43,44,45,46 |
>10.0 |
— |
褐 煤 |
HM |
51,52 |
>37.0* |
<50** |
*凡Vr>37.%、G<5,再用透光率Pm来区分烟煤和褐煤(在地质勘探中,Vr>37.0%,在不压饼的条件下测定的焦渣特征为1~2号的煤,再用Pm>30%~50%的煤)。 **凡Vr>37.%、Pm>50%者,为烟煤,Pm>30~50%的煤,如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大于24MJ/kg(5700cal/g),则划为长焰煤。
|
QcW-A.GNmj/Kg=QFCW(cal/g) |
× |
100(100-WcN) |
×4.1816×10-3 |
-------------------- |
100(100-Wf)-AF(100-WGN) |
|
|
|
|
|
|
类别 |
符号 |
包括数码 |
分 类 指 标 |
Vr,% |
G |
Y,mm |
b,% |
P**% |
QGW-A.GN*** MJ/kg |
无烟煤 |
WY |
01,02,03 |
<=10.0 |
|
|
|
|
|
贫煤 |
PM |
11 |
>10.0~20.0 |
<=5 |
|
|
|
|
贫瘦煤 |
PS |
12 |
>10.0~20.0 |
>5~20 |
|
|
|
|
瘦煤 |
SM |
13,14 |
>10.0~20.0 |
>20~65 |
|
|
|
|
焦煤 |
JM |
24 15,25 |
>20.0~28.0 >10.0~28 |
>50~65 >65* |
<=25.0 |
(<=150) |
|
|
肥煤 |
FM |
16,26,36 |
>=10.0~37.0 |
(>85)* |
>25.0 |
* |
|
|
1/3焦煤 |
1/3JM |
35 |
>28.0~37.0 |
>65* |
<=25.0 |
(<=150) |
|
|
气肥煤 |
QF |
46 |
>37.0 |
(>85)* |
>25.0 |
(>220) |
|
|
气煤 |
QM |
34 43,44,45 |
>28.0~37.0 >37 |
>50~60 >35 |
<=25.0 |
(<=220) |
|
|
1/2中粘煤 |
1/2ZN |
23,33 |
>20.0~37 |
>30~50 |
|
|
|
|
弱粘煤 |
RN |
22,33 |
>20.0~37.0 |
>5~30 |
|
|
|
|
不粘煤 |
BN |
21,31 |
>20.0~37.0 |
<=5 |
|
|
|
|
长焰煤 |
CY |
41,42 |
>37.0 |
<=35 |
|
|
>50 |
|
褐煤 |
HM |
51 52 |
>37.0 37.0 |
|
|
|
<=30 >30~50 |
<=24 |
类别 |
符号 |
数码 |
分 类 指 标 |
VR,% |
Hr*,% |
无烟煤一号 |
WY1 |
01 |
0~3.5 |
0~2.0 |
无烟煤二号 |
WY2 |
02 |
>3.5~6.5 |
>2.0~3.0 |
无烟煤三号 |
WY3 |
03 |
>6.5~10.0 |
>3.0 |
*在已确定无烟煤小类的生产矿、厂的日常工作中,可以只按Vr分类;在地址勘探工作中,为新区确定小类或生产矿、厂和其他单位需要重新核定小类时,应同时
|
测定Vr和Hr,按上表小类。如两种结果有矛盾,以按Hr划小类的结果为准。 |
类别 |
符号 |
数码 |
分 类 指 标 |
VR,% |
G |
Y,mm |
b* *, |
贫煤 |
PM |
11 |
>10.0~20.0 |
=<5 |
|
|
贫瘦煤 |
PS |
12 |
>10.0~20.0 |
>5~20 |
|
|
瘦煤 |
SM |
13 14 |
>10.0~20.0 >10.0~20.0 |
>20~50 >50~65 |
|
|
焦煤 |
JM |
15 24 25 |
>10.0~20.0 >20.0~28.0 >20.0~28.0 |
>65* >50~65 >65* |
<25.0
<25.0 |
(<150)
(<150) |
肥煤 |
FM |
16 26 36 |
>0.0~20.0 >20.0~28.0 >28.0~37.0 |
(>85)* (>85)* (>85)* |
>25.0 >25.0 >25.0 |
(>150) (>150) (>220) |
1/3焦煤 |
1/3JM |
35 |
>28.0~37.0 |
>65* |
<25.0 |
<220 |
气肥煤 |
QF |
46 |
>37.0 |
(>85)* |
>25.0 |
(>220) |
气煤 |
QM |
34 43 44 45 |
>28.0~37.0 >37.0 >37.0 >37.0 |
>50~60 >35~50 >50~65 >65* |
<25.0 |
(<220) |
1/2中粘煤 |
1/2ZN |
23 33 |
>20.0~28.0 >28.0~37.0 |
>30~50 >30~50 |
|
|
弱粘煤 |
RN |
22 32 |
>20.0~28.0 >28.0~37.0 |
>5~30 >5~30 |
|
|
不粘煤 |
BN |
21 31 |
<30.0~28.0 >28.0~37.0 |
<5 <5 |
|
|
长焰煤 |
CY |
41 42 |
>37.0 >37.0 |
<5 <5~35 |
|
|
*当烟煤的粘结指数测值G小于或等于85时,用于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和粘结指数G来划分煤类。当粘结支书测值G大于85时,则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或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和奥亚膨胀度b来划分煤类。 **当G>85时,用Y和b并列作为分类指标。当V<28.0%时,b暂定为150%;V>28.0%时,b暂定为220%。
|
当b值和Y值有矛盾时,以Y值为准来划分煤类。 分类用的煤样,如原煤灰分小于或等于10%者,不需灰分。灰分大于10%的煤样需按GB474-83煤样的制备方法,用氯化锌重液减灰后再分类。
|
类别 |
符号 |
数码 |
分 类 指 标 |
Pm,% |
Q-A.GN* MJ/kg |
褐煤一号 |
HM1 |
51 |
0~30 |
— |
褐煤二号 |
HM2 |
52 |
>30~50 |
<24 |
*凡Vr>37.0%,PM>30~50%的煤。如恒温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GW-A.GN大于24MJ/Kg(5700cal/g)则划为长焰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