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规章制度 > 详细内容
[分享]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2部分:锅炉炉水磷酸盐处理
发布时间:2009/6/15  阅读次数:985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定义及缩略语  1
4   总则  2
5   磷酸盐处理时的炉水质量标准  2
6   汽包锅炉炉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3
7   检测方法  5
8   药品纯度要求  5
9   炉水取样与加药  5
10   炉水质量劣化时的处理措施  6

  前       言
DL/T 805《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分为4部分:
第1部分: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
第2部分:锅炉炉水磷酸盐处理;
第3部分:锅炉炉水氢氧化钠处理;
第4部分:锅炉给水处理。
       本部分为DL/T 805的第2部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司《关于确认1999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2000]22号文第54项)的安排进行的。
       炉水磷酸盐处理已有几十年应用历史。随着机组参数和给水水质的提高,磷酸盐处理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然而通过研究,对磷酸盐处理机理有了新的认识,目前已发展有多种处理方式。为了提高我国应用该工艺的水平和指导电厂正确选用合理的处理方式,特此制订本部分。
       根据机组的特性、锅炉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及由此造成炉管腐蚀的不同程度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是本部分的主要特点。
       本部分对不同磷酸盐处理方式规定了炉水电导率等控制指标,以控制锅炉杂质的含量;通过对炉水加药、取样、检测方法和药品纯度的规定,使炉水磷酸盐处理规范化、合理化。另外,本部分还提出了炉水质量劣化时的处理措施。
       本部分主要根据国内电厂的运行经验并参考国外标准制订。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负责起草单位:国电热工研究院、山西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本达、宋敬霞、尚玉珍。
       本部分200 年   月   日首次发布。
       本部分委托国电热工研究院解释。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2部分:锅炉炉水磷酸盐处理

1   范围
       本部分给出了火力发电厂汽包锅炉炉水进行各种磷酸盐处理的使用条件、选用原则和控制指标。
       本部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汽包压力为3.8MPa~19.3 MPa的锅炉炉水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6904.1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pH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T 6905.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氯化物的测定   汞盐滴定法
GB/T 6905.4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氯化物的测定   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
GB/T 6908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电导率的测定
GB/T 6913.4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磷酸盐的测定
GB/T 1214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氨的测定   苯酚法
GB/T 12150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硅的测定   硅钼蓝光度法
GB/T 1441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碱度的测定
3   定义及缩略语
下列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3.1
游离氢氧化钠 free sodium hydroxide
炉水中的氢氧化钠总量超过Na3PO4水解平衡反应所产生的那部分氢氧化钠。
3.2
磷酸盐处理(PT) phosphate treatment
为了防止炉内生成钙镁水垢和减少水冷壁管腐蚀,向炉水中加入适量磷酸三钠的处理。
3.3
协调pH-磷酸盐处理(CPT)congruent phosphate treatment
为了防止炉水产生游离氢氧化钠,维持Na+与PO 的摩尔比为2.6~3.0的磷酸盐处理。
注1:协调pH-磷酸盐处理包含国外所称等成分磷酸盐处理,在我国统称协调pH-磷酸盐处理。
注2:为了防止发生酸性磷酸盐腐蚀,将Na+与PO 的摩尔比由原来的2.3~2.8提高到2.6~3.0。
3.4
低磷酸盐处理(LPT) low phosphate treatment
为了防止炉内生成钙镁水垢和减少水冷壁管腐蚀,向炉水中加入少量磷酸三钠的处理。
3.5
平衡磷酸盐处理(EPT) equilibrium phosphate treatment
为了防止炉内生成钙镁水垢和防止水冷壁管发生酸性磷酸盐腐蚀,维持炉水中磷酸三钠含量低于发生磷酸盐隐藏现象的临界值,同时允许炉水中含有不超过1mg/L游离氢氧化钠的处理。
3.6
加氧处理(OT) oxygenated treatment
锅炉给水加氧的处理。
3.7
氢氧化钠处理(CT) caustic treatment
锅炉炉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处理。
3.8
全挥发处理(AVT) all volatile treatment
锅炉给水只加氨和联氨,炉水不再加任何药剂的处理。
4   总则
4.1   炉水磷酸盐(PT、CPT、LPT和EPT)处理的作用
a) 防止在水冷壁管生成钙镁水垢及减缓其结垢速率;
b) 增加炉水的缓冲性,防止水冷壁管发生酸性或碱性腐蚀;
c) 降低蒸汽对二氧化硅的溶解携带、改善汽轮机沉积物的化学性质,减少汽轮机腐蚀。
4.2   炉水磷酸盐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a) 采用PT,CPT,LPT均可能发生磷酸盐隐藏现象;
b) 磷酸盐隐藏现象可使有些锅炉发生酸性磷酸盐腐蚀;
c) 使极少数锅炉的过热器和汽轮机发生积盐现象。
4.3   几种炉水磷酸盐处理方法的比较
a) 采用CPT处理方法,即使Na+与PO 的摩尔比为2.6~3.0时,有些锅炉仍发生磷酸盐隐藏现象甚至导致酸性磷酸盐腐蚀,所以本部分不推荐使用该处理方法;
b) 与CPT相比,采用PT处理时炉水水质容易控制,虽然也存在磷酸盐隐藏现象,但不易发生酸性磷酸盐腐蚀;
c) 采用LPT和EPT时锅炉发生磷酸盐隐藏程度减轻或消除,锅炉很少发生酸性磷酸盐腐蚀。
4.4   PT、CPT、LPT和EPT的使用条件见表1。
表1   PT、CPT、LPT和EPT的使用条件

处理方法

使用条件

CPTa

1)汽包压力低于15.6MPa;(2)用软化水或除盐水作锅炉的补给水;(3)机组不作调峰运行。

1)汽包压力低于15.6MPa;(2)用软化水或除盐水作锅炉的补给水;(3)机组不作调峰运行。

PT

1)汽包压力低于15.6MPa;(2)用软化水或除盐水作锅炉的补给水。

1)汽包压力低于15.6MPa;(2)用软化水或除盐水作锅炉的补给水。

LPT

1)用除盐水作锅炉的补给水;(2)给水长期无硬度;(3)采用CPTPT时磷酸盐隐藏现象严重。

1)用除盐水作锅炉的补给水;(2)给水长期无硬度;(3)采用CPTPT时磷酸盐隐藏现象严重。

EPT

1)用除盐水作锅炉的补给水;(2)给水长期无硬度;(3)采用CPTPT时磷酸盐隐藏现象严重。(4)采用LPT时磷酸盐隐藏现象仍然较严重。

1)用除盐水作锅炉的补给水;(2)给水长期无硬度;(3)采用CPTPT时磷酸盐隐藏现象严重。(4)采用LPT时磷酸盐隐藏现象仍然较严重。

a 若采用该处理方式未出现问题,可按原控制标准继续运行。

若采用该处理方式未出现问题,可按原控制标准继续运行。
(4)采用LPT时磷酸盐隐藏现象仍然较严重。
a   若采用该处理方式未出现问题,可按原控制标准继续运行。
5   磷酸盐处理时的炉水质量标准
5.1   采用PT时,炉水质量标准按表2控制。
  表2   采用PT时炉水质量标准

锅炉汽包

压力

MPa

二氧化硅a

mg/L

  

氯离子a

mg/L

  

磷酸根,mg/L

pHa

25℃)

电导率a

25℃)

μS/cm

25℃)

μS/cm

单段蒸发

分段蒸发

净段

盐段

3.85.8

5.8

-

-

515

15

515

15

75

75

9.011.0

11.0

�

5.912.6

12.6

2.0

2.0

-

28

8

28

8

40

40

9.010.5

10.5

<100

12.715.6

15.6

0.45

0.45

4

4

15

5

15

5

25

25

9.010.0

10.0

<60

a 均指单段蒸发值或净段蒸发值。

均指单段蒸发值或净段蒸发值。

5.2   采用LPT处理时,炉水质量标准按表3控制。
表3   采用LPT时炉水质量标准

锅炉汽包

压力

MPa

二氧化硅a mg/L

氯离子a mg/L

磷酸根,mg/L

pHa

25℃)

电导率a

25℃)

μS/cm

单段蒸发

分段蒸发

净段

盐段

5.912.6

12.6

2.0

2.0

-

0.53

3

0.53

3

25

25

9.09.8

9.8

<60

12.715.6

15.6

0.45

0.45

2

2

0.53

3

0.53

3

15

15

9.09.7

9.7

<40

15.719.3

19.3

0.25

0.25

0.5

0.5

0.32

2

-

-

9.09.7

9.7

<30

a 均指单段蒸发值或净段蒸发值。

均指单段蒸发值或净段蒸发值。
5.3   采用EPT处理时,炉水质量标准按表4控制。
表4 采用EPT时炉水质量标准

锅炉汽包

压力

MPa

二氧化硅a

mg/L

  

氯离子a

mg/L

  

磷酸根bmg/L

pHa

25℃)

电导率a

25℃)

μS/cm

单段蒸发

分段蒸发

净段

盐段

5.912.6

12.6

2.0

2.0

&#0;

03

3

03

3

25

25

9.09.8

9.8

<60

12.715.6

15.6

0.45

0.45

1

1

03

3

03

3

15

15

9.09.7

9.7

<40

15.719.3

19.3

0.25

0.25

0.1

0.1

02

2

-

-

9.09.7

9.7

<30

a 均指单段蒸发值或净段蒸发值。

均指单段蒸发值或净段蒸发值。

b 磷酸根的含量由试验确定。

磷酸根的含量由试验确定。
6   汽包锅炉炉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6.1   锅炉点火启动期间炉水处理方式应优先使用PT方式。
6.2   锅炉运行期间炉水处理方式
a) 锅炉运行期间,可根据机组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炉水处理方式;
b) 当锅炉采用PT时,有轻微的磷酸盐隐藏现象,但没有引起腐蚀,可按此方式继续运行;
c) 如果磷酸盐隐藏现象严重,应通过图1所示的步骤选择其他炉水处理方式;
d) 选择步骤如下:首先分析原始数据的可靠性并进行有关检测复查,然后评价采用目前炉水处理方式磷酸盐隐藏程度。
1) 在排污全关且不加药的条件下,如果在2h内炉水中磷酸盐的浓度在高、低负荷时相差30%以上,就应认为隐藏现象严重;
2) 如果水冷壁的结垢量在200g/m2以下可直接采用LPT或EPT,或者对锅炉进行化学清洗后再采用LPT或EPT;
3) 如果暂时不能对锅炉进行化学清洗,则应对目前磷酸盐处理进行优化。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制订该锅炉的炉水处理规范。
   7   检测方法
7.1 检测炉水化学成分的方法见表5。
7.2 炉水中游离NaOH的含量由图2计算得出。
表5   炉水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PO

GB/T 6913.4

12.7MPa以上的锅炉不应使用目视比色法分析

以上的锅炉不应使用目视比色法分析

NH3

GB/T 12146

 

pH

GB/T 6904.1

 

电导率

GB/T 6908

 

SiO2

GB/T 12150

 

Cl-

GB/T 6905.3

氯离子浓度高时

GB/T 6905.4 或离子色谱法

或离子色谱法

氯离子浓度低时

碱度

GB/T 14419

 

曲线自下而上NH3的浓度分别为0,0.05,0.1,0.15......0.75mg/L。
图2   采用LPT或EPT时游离NaOH的计算图    
示例:当炉水pH=9.5、NH3的浓度为0.4mg/L、PO 浓度为0.28mg/L(即0.3×10-5mol/L)时,查图2得出炉水中PO 和NaOH的总浓度为2.3×10-5mol/L,则NaOH含量为:2.3×10-5 mol/L-0.3×10-5 mol/L=2.0×10-5 mol/L,即0.80mg/L。
8   药品纯度要求
8.1 汽包压力为5.9MPa~15.6MPa的锅炉,使用的磷酸盐的纯度应为化学纯或以上级别。
8.2汽包压力为15.7MPa~19.3MPa的锅炉,使用的磷酸盐的纯度应为分析纯或以上级别;如果辅助使用氢氧化钠,其纯度应为分析纯或以上级别。
9   炉水取样与加药
9.1   炉水取样
炉水取样管应与连续排污管相连并且焊接在排污管的垂直段或水平段的下半侧。连续排污管宜从汽包的两侧引出,如图3所示。如果连续排污管只从汽包的一侧引出,则应从汽包中间引出,如图4所示。
9.2   炉水加药
汽包内的加药管应沿汽包轴向水平布置,并应比连续排污管低100mm~200mm。药液宜从加药管的中部进入,如图3和图4所示。加药管的出药孔应沿汽包长度方向水平或朝下均匀布置。

  图3   汽包两侧取样与加药示意图                                     图4   汽包一侧取样与加药示意图
10   炉水质量劣化时的处理措施
10.1   炉水质量劣化处理
a) 当炉水质量劣化时,应迅速检查取样是否有代表性,化验结果是否正确;
b) 综合分析系统中水、汽质量的变化,确认判断无误后,应立即向有关负责人汇报情况,提出建议;
c) 有关负责人应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使炉水质量在允许的时间内恢复到标准值。炉水质量劣化的程度分为三级见表6,其涵义为:
    一级处理值 有因杂质造成腐蚀的可能性,应在72h内恢复至标准值;
    二级处理值 肯定有因杂质造成腐蚀,应在24h内恢复至标准值;
    三级处理值 正在进行快速腐蚀,如水质不好转,应在4h内停炉。
d) 在异常处理的每一级中,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尚不能恢复正常,则应采用更高一级的处理方法。对于汽包锅炉,降压运行是恢复标准值的办法之一;
e) 当出现水质异常时,还应测定炉水中的含氯量、电导率和碱度,以便查明原因,采取对策。
表6   锅炉炉水水质异常时的处理值

项目

处理值

一级

二级

三级

pH

9.08.5

8.5

8.58.0

8.0

< 8.0

8.0

10.2   紧急处理措施
10.2.1   加大锅炉的排污量及泄漏检查
a) 如果出现给水有硬度或炉水的pH值大幅度下降或升高、凝结水中的含钠量骤增等现象之一时,均应加大锅炉排污量,同时查找异常原因,及时消除其缺陷。
b) 对于有凝结水精处理的机组,应检查混床漏氯离子及漏树脂等情况并对炉水中的氯离子进行测定;
c) 对于没有凝结水精处理的机组,重点检查凝汽器是否发生泄漏。然后根据出现的具体情况,再采取10.2.2、10.2.3规定的处理措施。
10.2.2   加大磷酸盐的加药量
如果进入炉水的钙镁太多,使磷酸根的浓度大幅度下降,应加大磷酸盐的加入量。
10.2.3   加入适量的NaOH以维持炉水的pH值合格
如果炉水的pH值大幅度下降,应及时加入适量的NaOH使炉水的pH值合格。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