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制度(8-15章)
第八章 运行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节 总则
2、实现现场清洁,搞好现场的文明生产工作,是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证安全运行,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3、运行人员必须熟知且认真执行此制度。
4、各班人员应在班长统一安排下按要求打扫卫生。
5、公共卫生区域每班必须打扫,交接班时检查,不合格不接班,若接班后则由接班人员负责清扫,并进行考核。
6、班卫生区域可在班长安排下清扫,但每周不得少于两次。
7、合格卫生区域的要求如下:
1)地面干净、无死角、无积水、积灰、无杂物。
2)门窗清洁,玻璃干净明亮。
3)墙面干净,无乱涂乱画。
4)设备清洁,见本色、无积灰积油。
5)盘面清洁无积灰。
6)公用工具,接地线、标示牌摆放整齐有序。
7)操作把手及继电器表面干净无积灰。
8、区域卫生每星期一由部门组织,各班班长参加,进行卫生检查评比,评比结果纳入月度优秀班组评比考核及月奖考核之中。
9、控制室及6KV配电室应用拖把拖而不应大量洒水。
10.交班室的卫生由学习班人员打扫,要求地面、墙面、镜框、柜面干净、无积灰积尘和杂物。
供水部运行岗位卫生区域划分一览表
取 水 泵 房
#1供 水 泵 房
#2供 水 泵 房
水 预 处 理
三班
#1取水泵组(包括机旁盘、冷却水管道,不含电机),#1滤网,所有楼梯及楼梯上栏杆(不含铁梯),¢108、¢159压力管及阀门,45B地面及围栏。厂房西侧两大门及西侧墙、滤网间西侧墙所在墙面、门窗玻璃。
#1供水泵组(不含电机及水泵),东墙至#1泵地面。厂房北侧自东向西第一至第五间隔所在墙面、玻璃、暖器。
#5供水泵组(不含电机及水泵)、计量室。东墙至#5泵地面。厂房北侧自西向东第一至第五间隔所在墙面、窗户、玻璃、暖器。
#1加速池所有设备、栏杆、铁梯及地面、玻璃窗户,#3间所有设备及地面、栏杆、铁梯。#3间东侧从南向北第三至第八间隔、南侧墙所在墙面、玻璃、暖器。
五班
#2取水泵组(包括机旁盘、冷却水管道,不含电机),#2滤网(包括其冲洗管道),排水泵、泥浆泵极其管道,46B地面及围栏。滤网间南侧从西向东第一至第三间隔墙面、玻璃。
#2供水泵组(不含电机及水泵),#1-2、泵地面。厂房北侧自东向西第六至第七间隔、西侧大门、厂房南侧自西向东第一至第二间隔所在墙面、玻璃、暖器。
#6供水泵组(不含电机及水泵),#5-6泵地面。厂房北侧自西向东第六至第七间隔、东侧大门、厂房南侧自东向西第一至第二间隔所在墙面、窗户、玻璃、暖器。
#2加速池所有设备、栏杆、铁梯及地面、玻璃窗户,聚铁间所有设备及地面、栏杆、铁梯、瓷砖,#1桁架。聚铁间、#3间东侧从南向北第一第二间隔、药剂间大门及值班室所在墙面、玻璃、暖器。
一班
#3取水泵组(包括机旁盘、冷却水管道,不含电机),#3滤网,电热油箱及出回油管道、油泵,#8、#9低压屏。滤网间南侧从西向东第四至第六间隔墙面、玻璃。
#3供水泵组(不含电机及水泵),#2-3地面。厂房南侧自西向东第三至第七间隔所在墙面、玻璃、暖器。
#7供水泵组(不含电机及水泵),#6-7地面。厂房南侧自东向西第三至第七间隔所在墙面、窗户、玻璃、暖器。
#3加速池所有设备、栏杆、铁梯及地面、玻璃窗户,#3、#4加速池阀门室设备及地面,#3、4加速池高恒位药箱及管道阀门。二期控制室所有墙面、玻璃、暖器、上墙图表。
二班
#4取水泵组(包括机旁盘、冷却水管道,不含电机),#4滤网,水泵辅助层地面及栏杆铁梯,电话间。厂房东侧墙、滤网间东侧墙、楼梯口南侧墙所在墙面、门窗玻璃。
#4供水泵组(不含电机及水泵),#3-4地面。厂房东侧、控制室北侧、西侧、南侧、更衣室所在墙面、玻璃、暖器、上墙图表。
#4、#8供水泵组(不含电机及水泵),#7-8地面。厂房西侧、控制室所有墙面、窗户、玻璃、暖器、上墙图表。
#4加速池所有设备、栏杆、铁梯及地面、玻璃窗户,#1、#2加速池阀门室设备及地面,入口闸室设备及地面。#3间东侧从南向北第九至第十二间隔、西侧所在墙面、玻璃、暖器。
四班
冲砂及冲污泵组及地面,切换间所有设备、地面、栏杆、铁梯。控制室、更衣室、6kV配电室所有墙面、门窗玻璃、上墙图表。
出口闸室、泵房内所有铁梯、栏杆、栏杆下护板及护板里侧小平台#4供水泵至西墙地面,排水泵、水射器及管道。高压室、控制室东侧所在墙面、玻璃、暖器、上墙图表。
泵房内所有铁梯、栏杆、栏杆下护板及护板里侧小平台,#8供水泵至西墙地面、排水泵、水射器及管道。高压室(包括进控制室铁门)、两更衣室、新风机室所有墙面、窗户、玻璃、暖器、上墙图表。
#5加速池所有设备、栏杆、铁梯及地面、玻璃窗户,#1、2加速池高恒位药箱及管道阀门,#2桁架。#3、4加速池中间、#1、2加速池中间(包括值班室)、辐沉池值班室所有墙面、玻璃、暖器、上墙图表。
公共区域
所有未划分地面、控制室内高、低压配电屏,控制屏、灭火器、接地线架子、控制室门及窗台,洗拖把池子,滤网层一圈栏杆及栏杆下护台。四台取水泵电机。
所有未划分地面、控制室内高、低压配电屏,控制屏、灭火器、接地线架子、洗拖把池子。四台供水泵及电机。
所有未划分地面、控制室内高、低压配电屏,控制屏、灭火器、接地线架子、洗拖把池子。四台供水泵及电机。
所有未划分栏杆、铁梯、地面,值班室内控制及配电屏、工具柜、更衣柜。
第九章 运行分析制度
一、运行分析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1、分析安全运行情况,结合实际生产的特点,牢固地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及时分析影响安全运行的各种因素,研究改进办法,采取措施和对策,防患未然,确保安全运行。
2、分析设备的健康状况,认真监视设备异常现象及时分析和发现设备缺陷,和监视现有缺陷的发展趋势,以便采取对策。
3、分析运行经济性,认真开展运行经济分析工作,安排设备系统的合理运行,不断提高经济水平。
4、总结运行管理的经验教训,不断讲运行管理工作。
二、各级运行分析的职责及项目
1、岗位分析
由岗位值班员进行以下分析:
1)对岗位记录,设备系统运行工况及仪表活动进行分析,以便从中发现问题。
2)分析值班期间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
3)分析所下达任务和各项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还有运行调整的经验与教训等。
4)分析运行方式是否合理,运行参数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变化是否正确。
5)将分析的结果和采取的措施进行记录,对于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报班长。
2、班组分析
由运行班长进行如下分析:
1)接班分析:班长在全面检查和他听取各岗位的汇报之后,根据前几个班的运行方式,运行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综合归纳本班注意事项和事故预想,并布置本班人员执行
2)值班期间的分析:运行班长每班至少对所管辖的设备检查一次,认真听取各岗位专责和值班人员对本岗位设备系统运行情况的汇报,综合分析设备运行状况,异常情况、经济指标和发现问题等,并及时采取措施。
3) 交班分析:运行班长在交班前应全面检查一次各岗位的工作情况,认真听取汇报,审阅有关记录和报表。
4) 班后及学习班分析:运行班长在班后或学习班会上,应组织全班分析安全经济生产情况,总结经验,讨论措施。
3、部门分析
由部门主任或运行技术员做以下分析:
1)月分析:运行副主任或运行技术员,每天检查现场工作,听取汇报,审阅各种记录,全面了解设备运行情况,查明异常现象原因,分析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
2)周分析和月分析:部门每周六和每月初期召开运行分析会,分析本周和上月的安全经济运行情况,推广先进的工作方法和操作经验,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3) 专题分析:对生产上出现的某些重大问题,由部门组织,运行班长和其他有关人员参加的专题分析会,讨论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制定预防措施。
三、供水分析的主要内容:
1、 原水、辐沉池、加速池出水浊度分析,加药量分析。
2、 取水口上水量和二级泵房供水量的平衡分析、调整水量以最佳方式运行,降低供水单耗,完成供水任务。
3、 耗电量分析。
4、 运行报表分析。
5、 不安全情况分析。
6、 正常运行时的仪表分析。
第十章 短路接地线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加强对短路接地线的管理,是防止“带地线合闸”、“带电装设接地线”和保证人身安全的有效措施,结合本部门实际,短路接地线实际分点保管,分片使用的原则,便于保管和使用。
对短路接地线的管理做如下规定:
1、短路接地线按存放地点编号,对号入座,随时检查。
2、短路接地线的装设和拆除,应详细记录,确保无误,对已装设的短路接地线应在模拟盘上做出标示,交接班应接清楚。
3、交接班检查,巡回检查,应对存放地点和已装设的短路接地线进行检查,应与记录相符。
4、设备检修应使用该处的短路接地线不得随便乱用若不够用时,应汇报部门解决。
5、经部门同意借用其它地点的短路接地线,用完应立即归还,不得乱放。
6、接地线断股或接地线夹损坏应立即汇报部门,不得凑合使用。
7 装设接地时,接地端必须使用固定的接地桩,不得用缠绕法接地。设备端应使用线夹,也不得缠绕。
8、装设接地线时,应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放电、装设接地线的规定,装设时先装接地端,后装设备端,拆除时先拆设备端,后拆接地端,设备短路点应清洁无漆,确保良好的短路接地。
9、全部门共设29组短路接地线,水源变户外型设6组,编号#11-#16;户内型10组,存放在6KV配电室,编号#1-#10;取水口设户内型5组存放在取水口更衣室南头,编号#11--#15,#1泵房内设户内型5组,存放在#1二级泵房6KV配电室东头,编号#21--#25。#2泵房设户内型3组,存放在#2二级泵房6KV配电室西头,编号#31、#32、#33。
第十一章 印章管理制度
1、 运行岗位印章有“已执行”、“以下空白”、“作废”三枚。
2、 运行岗位的印章只用于“两票”和“记录”,不得用作其它用途。
3、“操作票”和“记录”写错不得撕毁,加盖作废印章后另写。
4、 执行完的“两票”加盖“已执行”印章。
5、“操作票”和“记录”的空白部分,在空白的第一行加盖“以下空白”印章。
6、 印章和印泥盒列入交接班中,损坏者照价赔偿。
7、 在不必要的地方乱盖印章者,一经发现,按有关规定处理,交接班应注意检查。
第十二章 摇表使用管理制度
1、 使用摇表测量高压设备的绝缘,应由两人担任。
2、 测量用的导线,应使用绝缘导线,其端部应有绝缘套,导线不得互相缠绕。
3、 测量绝缘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确无电压,确实证明无人工作后,方可进行,在测量中禁止其他人接近设备。
4、 测量设备绝缘严防人和物品触及带电体。
5、 雷电时,严禁测量线路绝缘。
6、 线路测量绝缘时,须征得对方同意。
7、 测量绝缘应选用规定电压等级的摇表,6KV及以上设备用2500V摇表,变压器0.4KV线圈0.4KV母线,线路用1000V摇表,.4KV电机用1000V或者500V摇表。
8、 测量前应将被测量设备充分放电。
9、 检查摇表完好:
1) 将L、E端子短路,轻摇手柄,示值等于零。
2) 将L、E端子开路,以120r/min的转速摇转手柄,应指向∞。
3) 严禁将额定转速的摇表L、E端子短接。
10、摇动手柄,再将被测物接于L、E端子间,再以120r/min的转速继续摇转,读取15秒和60秒时的绝缘数值,取开被测物,停止摇转。
11、测过绝缘的设备应充分放电。
12、测量对地绝缘,L端接被测物,E端接地,测相间L、E各接相。
13、测量电缆绝缘时,防上中间层泄漏电压地影响,将G端子接于中间层。
14、摇表必须放在平稳、干燥地柜子内,移动时不得用一只手柄。
第十三章 绝缘工具使用管理制度
一、绝缘手套及绝缘靴使用规定:
1、 高压绝缘手套及绝缘靴在1KV以下作为基本安全用具,可以接触有电设备,1KV以上作为辅助安全用具,不能接触有电设备。
2、 推位小车,拉合刀闸,装取高压熔断器,装拆接地线等操作时,必须戴绝缘手套。
3、 绝缘手套及绝缘靴不得触及尖、刺物体,戴绝缘手套时不得抓接地线地裸铜部分。
4、 绝缘手套及绝缘靴随时检查,如发现有损坏之处,严禁使用。
5、 绝缘手套及绝缘靴不得接触油类和酸、碱等物。
6、 绝缘手套及绝缘靴每半年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二、 高压验电器地使用规定:
1、 高压验电器必须保持清洁干燥,放在专用地盒子内,使用前应做详细检查,确证完好后方可使用。
2、 验电时,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地验电器,在检修设备进出线两侧分别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试验,确证验电器良好,试验时最好不与设备相接触,应渐向带电设备移近至氖气灯发光或发声为止。严防兼搭双线或杆部碰到人及设备外壳。
3、 高压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
4、 验电时应将盒子一起带到验电地点,验完电应立即将验电器放回盒内。
5、 全部验电完毕后应从地线桩头下面地接口处旋下,用柔软地布擦干净。
6、 每半年试验一次。
第十四章 运行岗位定换岗制度
为提高我部门运行人员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加强对新入厂职工及换岗职工培训,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1、 新人员到部门报道后,首先进行安全规程学习三天,经考试合格(80分以上)下班组由专人负责培训理论和实际学习。
2、 学习一个月后由班组(部门技术员协助)对其进行系统图及操作票考试,不合格者半月后补考,延长实习期。
3、 六个月后由本人写出实习报告,班组对其进行一次综合性考核,并填写鉴定,指出优缺点和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4、实习满一年时,由本人写出详细实习报告,包括考试是否有不及格及作弊现象、是否有误操作发生,部门在考核时应考虑其实习内的劳动纪律,工作积极性,虚心学习等方面的表现,再经过部门的理论及实际考试,综合决定是否上岗。
5、班组在年度培训计划中应列出换岗计划,根据年度请长假的人员确定换岗人员(探亲假年初就由班组安排好并汇报部门留底)。
6、换岗原则上高岗顶低岗。
7、班长及技术员提前对换岗人员进行培训,并经班组理论考试及实际考核,报部门审批后方可换岗。
8、换岗人员回本岗之前,要经过本岗的考试,合格后方可回岗。
9、长期换岗人员经班组考试合格后,必须经过部门考核合格,方可换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