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录 I
(规范性附录)
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I.1 光学测微法一测站的操作程序(以后一前一前一后为例):
1 首先把仪器整平(望远镜绕垂直轴旋转时,水准气泡两端影像的分离不超过1cm)。
2 将望远镜对准后视标尺(此时,利用标尺上圆水准气泡整置标尺垂直立于尺垫上),使符合水准器气泡两端的影像近于符合(气泡两端的影像分离不应超过2mm),用上下丝照准标尺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然后,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的影像准确符合,转动测微鼓,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标尺的基本分划,并读定标尺基本分划与测微鼓读数。
3 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标尺,按2款进行操作。
4 用微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照准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并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的影像准确符合,进行标尺辅助分划与测微鼓读数。
5 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并使符合水准气泡的影像准确符合,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并进行辅助分划与测微鼓的读数。
1.2 中丝读数法的测站操作程序:
1.2.1 采用双面标尺时的操作程序:
l 首先整置仪器垂直轴至垂直位置(望远镜绕垂直轴旋转时,水准器气泡两端影像分离不超过1cm)。
2 将望远镜对准后视标尺黑面(此时,用标尺圆水准器整置标尺垂直),用倾斜螺旋导水准气泡准确居中,再按视距丝和中丝精确读定标尺读数。
3 照准前视标尺黑面,按2款进行操作。
4 照准前视标尺红面,按2款进行操作。此时只按中丝进行标尺读数。
5 照准后视标尺红面,按4款进行操作。
当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的观测顺序时,在2款操作结束后,紧接着进行5款的操作,然后进行3、4款的操作。
1.2.2 采用单面标尺时的操作程序:
1 与H.2.1的1款相同。
2 将望远镜对准后视标尺(标尺应整置垂直),用倾斜螺旋导水准气泡准确居中,按视距丝和中丝精确读定标尺读数。
3 照准前视标尺,按2款进行操作。
4 变换仪器高度至10cm以上,整置仪器与本节1相同。
5 照准前视标尺,按2款进行操作,此时只按中丝进行标尺读数。
6 照准后视标尺,按5款进行操作。
当四等观测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的观测顺序时,交换仪器高度后,可先进行后视标尺的读数。
1.2.3 自动安平水准仪上操作程序与一般水准仪同。自动安平水准仪由于没有符合水准器,故不需要进行与之有关的操作。每一测站观测时,整平仪器后,即可按观测顺序照准标尺读数。
1.2.4 采用具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配合区格式水准标尺按中丝读数法进行作业时,应将光学测微器平行玻璃板取下或将其固定于垂直位置,按中丝读数法进行。未取下光学测微器平行玻璃板时,应注意在观测过程中绝对不得碰动光学测微器测微鼓。
附 录 J
(规范性附录)
垂直角观测方法及四等三角高程观测要求
J.1 垂直角观测方法
1 垂直角观测的操作程序:在垂直度盘的一个位置上,将望远镜中丝或上中下三丝依次照准该组的每一个目标并进行垂直度盘读数。纵转望远镜,依相反的照准次序进行垂直度盘另一位 置的观测,即完成该组中每一方向一测回的操作。
2 盘左、盘右两位置照准目标时,目标的成像应位于垂直丝左右附近的对称位置。同一方向照准的部位应一致。用三丝法观测时,纵转望远镜前后,水平丝照准一律按上中下丝的次序进行。
3 在进行垂直角观测前,应将照准部水准器整置水平。在每次进行垂直度盘读数以前,必须将垂直度盘上的气泡严格居中。电子经纬仪、全站仪在观测前应严格将照准部长水准器置平,其偏离中心位置不得超过一格。
4 垂直角和指标差的计算公式,因垂直度盘刻划形式而异。DJ2型(T2、010)、DJ6型(TI、030)仪器计算公式如下:
(J.1)
(J.2)
式中:
L——盘左读数;
R——盘右读数;
a——垂直角;
i——指标差。
5 推荐直接使用天顶距计算高差,全站仪在输入各项改正参数后,可直接从显示屏上读取观测高差。
J.2 四等三角高程观测的要求:
1 当测距仪有对中杆时,可直接读取仪器高;无对中杆时,应采用特制工具(卡尺或直角钢尺)量取仪器高和觇牌高,取值至mm,不宜用小钢尺测量斜高。
2 四等三角高程垂直角观测应选择在气候条件良好,呈像稳定的时间进行,不应在雨、雾、风、阳光照射下抢测。
3 观测顺序为前视时,先测距后观测垂直角;后视时,先观测垂直角后测距。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向观测。有条件时,可争取在相同时间段内完成垂直角的对向观测。
4 照准目标必须清晰可辨,观测时其视线应离开障碍物1.5m以上。
5 测距时,气压计应置平,防曝晒,温度计应悬挂在离地面1.5m以上的地方。如使用乾湿温度计时,应按说明书规定的要求使用。
6 垂直角观测宜用特制的觇牌作为观测目标,其式样如图J.1所示。
图J.1 特制觇牌
7 垂直角观测一般采用中丝法观测三测回。每测回指用中丝分别照准觇牌的上、下缘并正倒镜各测一次。垂直角取上、下缘读数的平均值。觇牌高应量至觇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