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标准 > 火电卷 > 详细内容
电站配管_DL_T_850-2004
发布时间:2011/1/15  阅读次数:9790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7   焊接与坡口C值
  
7.1     一般要求
配管焊接应符合配管技术协议和DL5007、DL/T752的要求。
7.2     配管焊接人员
配管焊接操作应由考试合格的焊工担任。按DL/T679的要求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书。焊接技术专业负责人、专职焊接质量检查和检验人员应经过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7.3     配管焊接工艺
除合同另有规定外,配管焊接应按SD340的要求,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作好评定合格的记录。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记录,编制焊接工艺规程。
7.4     配管焊接口C值
同一管道系统的配管焊接口和设备、阀门及管件的接口,对接端应采用统一的机械加工内径,即C值,以避免增设管道过渡段。坡口机械加工内径C值如图1所示:
  
  
  
  
  
  
  
  
  
  
  
  
  
坡口机械加工内径C值由管道系统采用的钢管内外径偏差、壁厚偏差和机械加工偏差等因素而定,可通过计算确定C值,参见附录C。
  
  
  
8   热处理
  
8.1     整体热处理
       对焊缝应优先采用整体热处理
       热处理管段、管件装炉前应清理干净,无检验液、粉及任何其他加热时会引起对正在热处理的材料有害的杂质。管段、管件装炉时,应均匀地分布在炉的底部,用耐高温材料隔开。应防止被加热体直接与火焰接触,并远离烟道。对于薄壁的大口径管,在管端应加支撑。
热处理的温度由热电偶控制,应由一个最少为4线的自动温度记录仪进行记录。热电偶应与被热处理件直接接触,以便直接测取被热处理件的加热温度。对不直接与被热处理件接触的测量装置,应在热处理的操作条件下对其进行校准。温度测量仪和记录仪应定期进行校验。
8.2     局部热处理
       局部热处理的被加热件温度由铠装热电偶控制。通过至少为4线的记录装置进行记录。对于直径大于325mm的管道,至少要使用两只热电偶,一只位于最高点,另一只位于最低点。
       直径等于或小于325mm的管道,操作人员可根据厚度选用绳状或履带式电阻加热器。
对于大直径管道的受热环形带的宽度应不小于六倍壁厚,且焊缝应位于加热带的中央。隔热材料的宽度必须大于500mm。
8.3     热处理技术要求
配管焊缝热处理的范围、热处理温度、恒温时间和升降温速度等应符合DL5007和DL/T752的要求。
8.4     大口径厚壁P91钢管
对大口径厚壁P91钢管,焊接完成后必须将材料缓慢冷却至100℃~150℃;壁厚在12.5mm以下时,可以冷却至室温,然后升温进行回火处理。
8.5     焊缝热处理后的硬度要求
       按GB/T 231检测方法,焊缝最高硬度一般不超过母材布氏硬度HB加100,且不超过下列规定:
       合金含量<3%                             HB≤270
       合金含量3%~10%                   HB≤300
合金含量>10%                             HB≤350
  
  
9   组合偏差
  
9.1     长度偏差
       管段组合长度偏差应不大于总长度的千分之一,且满足下述要求(见图2所示):
       长度允许偏差△A:对于管道通径为250mm及以下,△A≤±3 mm;
       对于管道通径为>250mm~600mm,△A≤±5mm;
       对于管道通径为>600mm~900mm,△A≤±6mm;
对于管道通径>900mm,每增加300mm,允许△A的绝对值增加2mm,即:
  
|△A|=6+2+…
9.2     接管座偏差
       接管座中心线相对管道中心线的偏差为:
       当接管座外径大于50mm时,偏差应不超过1mm;

当接管座外径小于等于50mm时,偏差应不超过1.5mm;
  
       当有两个以上接管座时,其相邻两支管中心距的偏差为:
       当间距≤260mm时,偏差<±1.5mm;
       当间距为>260mm~500mm时,偏差<±2mm;
       当间距>500mm~1000mm时,偏差<±2.5mm;
当间距>1000mm时,偏差<±3mm。
9.3     法兰偏差
       法兰平面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mm。
法兰中心线与管道中心线的位置偏差应小于2mm,与管道垂直截面的位置偏差应小于2mm。
9.4     平面偏差
管段的两端P1和P2对于平面的允许偏差≤±3mm,并且要求整体平整(见图2中X-X剖面)。
  
  
10   无损检测
  
10.1     无损检测的技术规范要求
10.1.1     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按DL/T   675或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或GB/T 9445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10.1.2     外观检查(包括自检和专检)是控制质量的有效措施。配管焊缝均应通过目视检查,这是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外观检查配管焊缝应无以下缺陷:
       a) 表面裂缝;
       b) 深度大于1mm的咬边;
       c) 焊缝余高大于规定值(见表1);
       d) 表面未熔合;
       e) 未焊透;
       f) 任何长度大于5mm的线性显示;
g) 任何圆形显示的大于5mm表面缩孔或间距小于2mm的4个以上圆形显示。否则为不合格。
  
表1       环向和纵向对接焊缝的余高规定值
母材壁厚
mm
设计温度下的最大余高
mm
>400℃
175℃~400℃
<175℃
>3~5
2
3
5
>5~13
2
4
5
>13~25
2.5
5
5
>25~50
3
6
6
>50
4
7
7
  
10.1.3     弯管的无损检测
10.1.3.1     弯管(钢管)的超声波探伤依据JB4730进行评定。当选用与弯管同规格、同材质、同热处理工艺和相同表面状况的钢管按规定的尺寸制作对比试块,并用规定的设备和方法对弯管作超声波探伤时,弯管上不得出现回波幅度等于或大于对比试块人工缺陷的回波值。否则为不合格。
       对于大直径厚壁管材(外径大于480mm),委托方和制造单位可共同另行商定规范要求。
10.1.3.2     弯管的磁粉探伤依据JB4730进行评定。当选用型号为A—30/100、相对槽深为30/100的中等灵敏度的试片并用规定的设备和方法对弯管作磁粉探伤时,弯管上不得出现以下缺陷:
       a) 任何裂纹和白点;
       b) 任何横向缺陷显示;
       c) 任何长度大于1.5mm的线性缺陷显示;
       d) 单个尺寸大于或等于4mm的圆形缺陷显示。
10.1.3.3     弯管的渗透探伤依据JB4730进行评定。当选用标准镀铬试块并用规定的设备和方法对弯管作渗透探伤时,弯管上不得出现以下缺陷:
       a) 任何裂纹和白点;
       b) 任何横向缺陷显示;
       c) 任何长度大于1.5mm的线性缺陷显示;
       d) 单个尺寸大于或等于4mm的圆形缺陷显示。
10.1.4     对接焊缝的无损检测
10.1.4.1     对接焊缝射线探伤依据DL/T5069进行评定。当用规定的设备和方法对管段上对接焊缝进行射线探伤时,焊缝内应无裂纹、无未熔合,采用氩弧焊打底的对接焊缝不得有根部未焊透缺陷。按质量分级所评定的焊缝的质量级别应符合表3“各类焊缝的质量级别规定”的要求;在同一评定框尺内同时存在几种类型的缺陷时,其综合评级也应符合表3的规定。
10.1.3.2     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依据DL/T5048进行评定。选用与被探伤钢管同规格、同材质、同热处理工艺和相同表面状况的钢管按规定的尺寸制作对比试块,并用规定的设备和方法对管段上对接焊缝作超声波探伤,焊缝不得有裂纹、未熔合等缺陷。按质量标准所评定的焊缝的质量等级应符合表3的要求。
10.1.5     角接焊缝的渗透探伤
       依据JB4730进行评定。当选用标准镀铬试块并用规定的设备和方法对角接焊缝作渗透探伤,焊缝上不得出现以下缺陷:
       a) 任何裂纹和白点;
       b) 任何横向缺陷显示;
       c) 任何长度大于1.5mm的线性缺陷显示;
d) 单个尺寸大于或等于4mm的圆形缺陷显示。
10.2     无损检测的工序
10.2.1   弯管
       弯管的无损检测应在弯管热处理以后(需要热处理时)在弯曲部分背弧侧按JB4730进行检测。应 符合10.1.3的要求。
10.2.2     对接焊缝
       管段上对接焊缝的无损检测应在焊缝热处理以后(需要热处理时)根据DL5007和DL/T752,按DL/T5069或DL/T5048进行检测。应符合10.1.4的要求。
10.2.3     角接焊缝
管段上角接焊缝的无损检测应在焊缝热处理以后(需要热处理时)按JB4730进行渗透检测。应符合10.1.5的要求。
10.3     无损检测数量
10.3.1     四大管道的弯管
       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低温再热蒸汽管道和主给水管道的弯管应逐件进行检测。
10.3.2     对接焊缝的检验比例
       管段对接焊缝的检验比例按表2的规定。
10.3.3     角接焊缝
管段角接焊缝应逐个进行渗透检测。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2]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