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力标准 >
火电卷 > 详细内容
-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__第4部分:电厂化学__DL_T_5190.4-2004
- 发布时间:2011/1/15 阅读次数:14538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6 膜处理设备
6.1 电渗析装置
6.1.1 一般规定
6.1.1.1 离子交换膜禁止与油类、有机溶剂(液)、硼酸、漂白粉以及其他氧化性物质接触。
6.1.1.2 电渗析装置在未通水的情况下,禁止加直流电压。
6.1.1.3 在保管、组装和停用期间,应定期通水,保持离子交换膜湿润,防止脱水、发霉。
6.1.2 以组合件供货的离子交换膜堆,安装时应注意:
a) 应湿法保护,冬季有防冻措施。
b) 在起吊和搬运时,切勿倒置、碰撞,防止膜片错位变形,不要损坏保护用的包装物。
c) 如果离子交换膜堆不立即投入运行,应暂保留外包装及封闭法兰,直到运行前拆除。
d) 离子交换膜堆按设备布置图就位,用本身的地脚或塑料板找平。
e) 离子交换膜堆接入系统后,应始终保持充满水状态。
6.1.3 以散件供货、现场组装离子交换膜堆时,应注意:
a) 组装前应检查离子交换膜,不应有损坏。
b) 离子交换膜在裁制前应用运行时的原水浸泡48h以上。
c) 离子交换膜应存放在清水中或塑料包装内,膜片不可折叠,按图剪裁打孔。
d) 隔板在组装前应挑选和清理,隔板布水槽应畅通,厚度应均匀。
e) 组装过程应随时检查是否正确无误,膜片、隔板要装平直,进出水孔要对准。
f) 紧固螺帽时,先测量膜堆四角底板到顶板的距离,使测量值相等,然后按长边的中间螺栓向两侧的顺序均匀平稳用力,要确保每个螺帽同步拧紧。
g) 离子交换膜堆组装后,按制造厂要求做灌水试验。
6.2 反渗透装置
6.2.1 反渗透的膜元件,装入系统前,应按制造厂要求进行保管。
6.2.2 压力容器外壳应存放在室内,水平放置,中间不能悬空。施工过程应防止撞击损坏。
6.2.3 膜组件在装配前先检查淡水管、膜片、挡板、盐水密封环等零件的完好程度,确认完好无损,盐水密封环的安装方向正确后,按照制造厂规定的顺序装入压力容器外壳。组装环境应满足制造厂要求,组件装完后,通水应无渗漏。
6.2.4 多单元反渗透装置,膜组件框架在基础上的几何尺寸允许误差为±5mm,膜组件在框架上的几何尺寸允许误差为±3mm。
6.2.5 高压泵至膜组件间的法兰应使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垫片。
6.2.6 保安过滤器至膜组件的管道应保证管道内壁清洁,必要时采用化学清洗。
6.2.7 供水系统温度、压力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6.2.8 反渗透系统中的各类加药设备和化学在线仪表,在试运前应安装、校验完毕,具备投入条件。
6.2.9 反渗透装置通水时,其进水水质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7 凝结水处理
7.1 一般规定
7.1.1 树脂输送管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高低起伏。弯头应选用大曲率半径,阀门选型、法兰垫片的安装都应考虑防止树脂滞留堵塞。
7.1.2 不锈钢管道与普通碳钢管道连接处,应用绝缘垫片。
7.1.3 压缩空气管上应安装调节阀和隔离阀,防止空气串入凝结水系统。
7.1.4 凝结水处理系统总体水压试验后,还应进行离子交换器单体工作压力水压试验,确保与离子交换器连接各阀门的严密性。
7.1.5 本标准5.1中各条款除5.1.7外均适用于7.1。
7.1.6 凝结水处理系统差压、温度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7.2 离子交换器
7.2.1 离子交换器(前置氢和高速混床)的安装应按照本标准5.2有关规定执行。
7.2.2 进水挡板或布水漏斗的装配允许偏差:与离子交换器本体中心线的偏差应小于5mm,水平偏差应小于2mm。
7.2.3 离子交换器及捕捉器的滤元以及用于固定离子交换器内部装置的螺栓、螺母、卡子等元件的材质应使用1Cr18Ni9Ti不锈钢或类似材质,安装前应检查这些元件的材质。
7.3 电磁除铁过滤器
7.3.1 电磁除铁过滤器应安装垂直,其外壳的垂直误差应小于0.25%。
7.3.2 电磁除铁过滤器内填料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填装时不得混入杂物。
7.3.3 各种电气、热工、化学仪表的安装位置与电磁除铁过滤器的距离应大于1m。
7.4 管式精密过滤器
7.4.1 管式精密过滤器应安装垂直,其外壳的垂直误差应小于0.25%。
7.4.2 管式精密过滤器内滤元应完好无损,安装牢固,不允许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