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力标准 > 火电卷 > 详细内容
电站配管_DL_T_850-2004
发布时间:2011/1/15  阅读次数:9789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电站管道系统及设计参数
  
  
A.1     概述
不同容量机组的管道系统其介质参数不同,即使相同容量机组,其介质参数亦有差异,故应与在建机组热力系统核对后确定管道系统的介质参数。
A.2     设计压力
       管道设计压力(表压)系指管道运行中内部介质最大工作压力。对于水管道,设计压力的取用,应包括水柱静压的影响,当其低于额定压力的3%时,可不考虑。
       主要管道的设计压力,应按下列规定选用:
A.2.1     主蒸汽管道
取用锅炉过热器出口的额定工作压力或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下的工作压力。
当锅炉和汽轮机允许超压5%(简称5% OP)运行时,应加上5%的超压值。
A.2.2     再热蒸汽管道
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见注)下高压缸排汽压力的1.15倍。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可减至再热器出口安全阀动作的最低整定压力。
       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系指调节汽门全开(简称VWO)工况或调节汽门全开加5%超压(简称VWO+5%OP)工况。
A.2.3     汽轮机抽汽管道
       非调整抽汽管道,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下该抽汽压力的1.1倍,且不小于0.1MPa;
调整抽汽管道,取其最高工作压力。
A.2.4     背压汽轮机排汽管道
       取其最高工作压力。
A.2.5     减压装置后的蒸汽管道
       取其最高工作压力。
A.2.6     与直流锅炉启动分离器连接的汽水管道
       取用分离器各种运行工况中可能出现的最高工作压力。
A.2.7     高压给水管道
       非调速给水泵出口管道,从前置泵到主给水泵或从主给水泵至锅炉省煤器进口区段,分别取用前置泵或主给水泵特性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压力与该泵进水侧压力之和。
       调速给水泵出口管道,从给水泵到关断阀的管道,设计压力取用泵在额定转速特性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压力与进水侧压力之和;从泵出口关断阀至锅炉省煤器进口区段,取用泵在额定转速及设计流量下泵提升压力的1.1倍与泵进水侧压力之和。
       以上高压给水管道压力,应考虑水泵进水温度对压力的修正。
A.2.8     低压给水管道
       对于定压除氧系统,取用除氧器额定压力与除氧器水箱最高水位时水柱静压之和;
       对于滑压除氧系统,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下除氧器加热抽气压力的1.1倍与除氧器最高水位时水柱静压之和。
A.2.9     凝结水管道
       凝结水泵进口侧管道,取用泵吸入口中心线至汽轮机排汽缸接口平面处的水柱静压(此时凝汽器
内按大气压力),且不小于0.35MPa;
       单级泵系统泵出口侧管道,取用泵出口阀关断情况下泵的扬程与进水侧压力(上述水柱静压)之和;
       两级泵系统的凝结水泵出口侧管道,取用原则同单级泵系统泵出口侧管道;
       两级泵系统的凝结水升压泵出口侧管道,取用两台泵(凝结水泵和凝结水升压泵)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泵的扬程之和。
A.2.10     加热器疏水管道
       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下抽气压力的1.1倍,且不小于0.1MPa。当管道中疏水静压引起压力升高值大于抽汽压力的3%时,尚应计及静压的影响。
A.2.11     锅炉排污管道
       锅炉排污阀前或者当排污阀后管道装有阀门或堵板等可能引起管内压力升高时,对于定期排污管道,设计压力应不小于汽包上所有安全阀中的最低整定压力与汽包最高水位至管道联结点水柱静压之和;对于连续排污管道,设计压力应不小于汽包上所有安全阀的最低整定压力。
当锅炉排污阀后不会引起管内压力升高时,排污管道(定期排污或连续排污)的设计压力按表A.1选取。
  
表A.1       锅炉排污阀后管道设计压力
锅炉压力
MPa
1.750~4.150
4.151~6.200
6.201~10.300
≥10.301
管道设计压力
MPa
1.750
2.750
4.150
6.200
  
A.2.12     给水再循环管道
       当采用单元制系统时,进除氧器的最后一道关断阀及其以前的管道,取用相应的高压给水管道的设计压力;其后的管道,对于定压除氧系统,取用除氧器额定压力;对于滑压除氧系统,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下除氧器加热抽汽压力的1.1倍。
       当采用母管制系统时,节流孔板及其以前的管道,取用相应的高压给水管道的设计压力;节流孔板后的管道,当未装设阀门或介质双出路上的阀门不可能同时关断时,取用除氧器的额定压力。
A.2.13     安全阀后排汽管道
应根据排汽管道的水力计算结果确定。
A.3     设计温度
       系指管道运行中内部介质的最高工作温度。主要管道的设计温度,应按下列规定选用:
A.3.1     主蒸汽管道
       取用锅炉过热器出口蒸汽额定工作温度加上锅炉正常运行时允许的温度偏差。温度偏差值可取用5℃。
A.3.2     再热蒸汽管道
       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取用锅炉再热器出口蒸汽额定工作温度加上锅炉正常运行时允许的温度偏差。温度偏差值可取用5℃。
       低温再热蒸汽管道,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下高压缸排汽参数,等熵求取在管道设计压力下的相应温度。如制造厂有特殊要求时,该设计温度应取用可能出现的最高工作温度。
A.3.3     汽轮机抽汽管道
       非调整抽汽管道,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下抽汽参数,等熵求取管道在设计压力下的相应温度;
       调整抽汽管道,取用抽汽的最高工作温度。
A.3.4     背压汽轮机排汽管道
       取用排汽的最高工作温度。
A.3.5     减温装置后的蒸汽管道
       取用减温装置出口蒸汽的最高工作温度。
A.3.6     与直流锅炉启动分离器连接的汽水管道
       取分离器各种运行工况中可能出现的汽水最高工作温度。
A.3.7     高压给水管道
       取用高压加热器后高压给水的最高工作温度。
A.3.8     低压给水管道
       对于定压除氧器系统,取用除氧器额定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对于滑压除氧器系统,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下1.1倍除氧器加热抽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A.3.9     凝结水管道
       取用低压加热器后凝结水的最高工作温度。
A.3.10     加热器疏水管道
       取用加热器抽汽管道设计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A.3.11     锅炉排污管道
       锅炉排污阀前或者当排污后管道装有阀门或堵板等可能引起管内压力升高时,排污管道(定期排
污或连续排污)的设计温度,取用汽包上所有安全阀中的最低整定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锅炉排污阀后不会引起管内压力升高时,排污管道(定期排污或连续排污)的设计温度按表A.2选取。
  
表A.2       锅炉排污阀后管道设计温度
锅炉压力
MPa
1.750~4.150
4.151~6.200
6.201~10.300
≥10.301
管道设计温度
210
230
255
280
  
A.3.12     给水再循环管道
       对于定压除氧系统,取用除氧器额定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对于滑压除氧系统,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下1.1倍除氧器加热抽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A.3.13     安全阀排汽管道
排汽管道的设计温度,应根据排汽管道水力计算中相应数据选取。
A.4     设计安装温度
设计安装温度可取用20℃,或根据具体情况经研究后确定。
A.5     管道的公称压力和公称通径
       管道公称压力用符号PN表示,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了公称压力系列。
       管道参数也可用同时标注压力和温度的方法来表示,如P54 14系指设计温度为540℃,压力为14MPa。
管道的公称通径用符号DN表示,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了公称通径系列。
A.6     管道公称压力的换算
管子和管件的允许工作压力与公称压力可按下式换算:
  
式中:
[σ]t——钢材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σ]s——公称压力对应的钢材基准应力,MPa。
以20号钢为例,公称压力、介质工作温度和允许工作压力(最大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见表A.3。
  
表A.3       20号钢(GB3087)
  
公称压力
PN
MPa
试验压力
(用于低
于100℃
的水)
Ps
MPa
介质工作温度
至200
250
300
350
400
425
450
最大工作压力
MPa
P20
P25
P30
P35
P40
P42.5
P45
0.1
0.2
0.10
0.09
0.08
0.07
0.06
0.05
0.04
0.25
0.31
0.25
0.24
0.21
0.19
0.17
0.14
0.10
0.4
0.5
0.40
0.39
0.35
0.31
0.27
0.22
O.16
0.6
0.75
0.60
0.58
0.52
0.46
0.40
0.34
0.24
1.0
1.25
1.00
0.97
0.87
0.78
0.68
0.57
0.41
1.6
2.0
1.60
1.56
1.40
1.25
1.08
0.91
0.66
2.5
3.13
2.5
2.4
2.2
1.9
1.7
1.42
1.03
4.0
5.00
4.0
3.9
3.5
3.1
2.7
2.2
1.65
6.4
8.00
6.4
6.2
5.6
5.0
4.3
3.6
2.6
10
12.5
10
9.7
8.7
7.8
6.8
5.7
4.1
16
20.0
16
15.6
14.0
12.5
10.8
9.1
6.6
20
25.0
20
19.5
17.5
15.6
13.6
11.4
8.2
25
31.3
25
24.3
21.9
19.5
17.0
14.2
10.3
32
40
32
31.2
28
25
21.7
18.2
13.2
40
50
40
39
35
31.2
27.2
22.8
16.5
50
62.5
50
48.7
43.8
39
34
28.5
20.7
  
A.7     常见900MW(超临界)、600MW(超临界)、600MW(亚临界)、300MW(亚临界)、200MW及125MW火电机组的四大管道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见下表A.4。
  
表A.4       四大管道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
机组参数
  
  
管道系统
900MW机组
(超临界)
600MW机组
(超临界)
600MW机组
(亚临界)
300MW机组
(亚临界)
200MW
机组
125MW
机组
设计
压力
MPa
设计
温度
设计
压力
MPa
设计
温度
设计
压力
MPa
设计
温度
设计
压力
MPa
设计
温度
设计
压力
MPa
设计
温度
设计
压力
MPa
设计
温度
主蒸汽管道
25.00
550
25.40
546
18.64
546
18.30
546
14.10
545
13.73
545
高温再热蒸汽管道
7.20
550
4.57
574
4.02
546
4.42
546
2.55
545
2.27
545
低温再热蒸汽管道
7.20
425
4.77
301
4.34
334
4.52
342
2.60
363
2.57
314
高压给水管道
36.90
289
32.50
286
27.43
278
30.10
278
18.45
280
19.60
240
注:具体工程中参数会有一些差异。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2]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