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预防维护保养标准程序
1. 预防维护项目分类 设备的预防维护可分为开机前点检、运行中点检、周期性点检三种情况。
1.1 开机前点检就是确认设备是否具备开机的条件。
1.2 运行中点检是确认设备运行的状态、参数是否良好。
1.3 周期性点检是指停机后定期对设备进行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2. 预防维护的内容 设备预防维护的内容主要是严格遵守设备操作维护SOP的相关规定,经常注意设备的运行状况,按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等维护作业。xx生产车间的设备预防ぶ饕?SPAN style="LAYOUT-GRID-MODE: line">生产部设备操作人员来承担,公用设施、设备的预防维护由xx管理部下辖机修班组承担。在日常工作中,设备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应进行下列检查工作。
2.1 设备能否确保完成生产定额,达到相应的技术性能要求。
2.2 设备能否满足产品生产的质量要求。
2.3 在操作或运行中设备是否正常可靠,机械、电气、传动机构是否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2.4 设备运行中是否有漏油、噪声、振动、温度升高、冒烟、气味异常等现象。
2.5 有无降低设备寿命等隐患。
通过设备操作人员的注意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防止设备机械和电气发生故障而引发突发性事故。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修理或改进意见。
3. 设备预防维护日常工作内容3.1 设备调整。对设备机械上局部零部件进行小的调整,如电机传动皮带的张力调整、机械传动的配合等调整。
3.2 设备保养。按规定添加和更换润滑油、设备清洁、更换易损件等。
3.3 运行维修。指不影响或对设备影响很小的运行时的维修。如更换设备的信号指示灯等。
3.4 定期检修。有计划的定期停工检修,包括设备小修、中修和大修。
3.5 零时停工检修。计划外的意外停工修理,在设备发生突发故障或意外事故后不得不停工的检修。
4. 设备预防维护的重点设备预防维护的主要目的是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以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延长修理间隔期,其重点是润滑、清洁、和防泄漏。
4.1 设备的润滑管理。
依据公司的润滑油管理规定和设备润滑保养计划,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认真执行润滑“五定”要求(即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能有效地减少设备运行的摩擦阻力和磨损,保护金属表面,使之不锈蚀、不损伤。这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效率和工作精度的必要措施。
4.2 设备清洁。
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认真执行各设备的清洁SOP,保持设备清洁、整齐、有序。
4.3 防泄漏。
防泄漏也是设备预防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须认真处理和防止设备的跑、冒、滴、漏,这是一切设备维护保养的共同要求。
5. 设备预防维护的程序xx部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SOP,设备清洁、维护保养实行谁操作谁负责的岗位负责制,做到每台设备及附属管线、仪表、阀门都由操作人员专人维护保养。并填写由综合管理部制定发放的《主要设备清洁、维护保养记录》、《主要设备使用记录》,由xx管理人员每月进行监督检查。每月前3个工作日
车间将上月记录集中后交由xx管理部保存。
5.1 xx部全体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做到: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监护等日常维护保养,贯彻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的方针。
5.2 搞好设备及环境的卫生,做到:清洁无死角、设备见本色、门窗玻璃净。物料、工器具摆放整齐、有序,做到文明生产。
5.3 xx部设备操作人员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或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时,应及时上报设备部门维修,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填写好设备《请检、维修记录》。
5.4 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清洁卫生由使用部门负责完成,凡是需要拆卸后才能加油或换油的部位,由机修工定时清洗换油。润滑油(脂)应根据设备的要求,分别采用相应的润滑油(脂),润滑油(脂)不得浸入非润滑部位。
5.5 车间内待用设备,应有明显待用标识,做好清洁、维护保养工作,每月由操作人员进行一次是试运转,以便随时投入使用。并做好《主要设备清洁、维护保养记录》。
5.6 车间内停用的设备,应断掉电源,做好清洁、维护保养工作,应有明显停用标识。并做好《主要设备清洁、维护保养记录》。在下次投入使用时,xx部应进行一次试机运行,然后再交生产部使用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