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厂化学 > 油煤分析 > 详细内容
[煤分析专区] 劣质煤燃烧特点及调整技术
发布时间:2009/6/8  阅读次数:884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劣质煤燃烧特点及调整技术



劣质煤燃烧特点及调整技术
劣质煤燃烧特点及调整技术
劣质煤的燃烧特点?如何保证其燃烧稳定?
劣质煤主要特点:挥发分含量低、发热量低、灰分含量大,可磨系数小。锅炉燃用劣质煤时,煤粉气流的着火距离延长,火焰温度低、火焰中心易偏斜。15米处四面墙温度偏差大,火焰稳定性差,闪烁严重。易造成局部断火,甚至造成锅炉灭火事故。煤中灰分含量大,使火焰燃烧不剧烈,炉膛、受热面、烟道等处飞灰磨损加剧,易造成受热面及承压部件泄露及磨损.或烟道及冷灰斗堵灰。造成锅炉排渣困难。严重时造成受热面积灰造成被迫停炉。
燃煤发热量低,投粉量增加,烟气中灰份增大且灰的温度高使烟温升高,造成汽温偏高,减温水量增加,特别是再热器系统减温水用量大幅增加,使气温调整困难,机组经济性降低,甚至造成超温事故。
燃用劣质煤,煤粉射流进入炉膛由于挥发分含量低,上游角补火不到位,着火区温度低等因素,司炉被迫投油稳燃造成大量燃油消耗。进一步降低了经济性。
综合以上各因素,劣质煤的燃烧特点主要有:
煤粉射流着火推迟,火焰中心温度降低,火焰中心上移。
为了保证劣质煤的燃烧稳定,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首先,炉内燃烧是个整体性的煤粉氧化发热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个方面:一是炉内风煤配比、一二次风配比、燃烧器工况所形成的燃烧工况,一是来自三次风及外界(主要是负压、漏风等)的影响,也就是三次风及外界对炉内燃烧工况的扰动。燃烧稳定与否取决于炉内燃烧工况是否能够抵抗三次风及外界的扰动。
      2、调整好炉内燃烧工况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a、合理的风煤配比,即保持最佳的过剩空气量,即保持合理的氧量值。我厂3台炉设计氧量3-5%,由于氧量计位置在29米省煤器入口处,受炉膛及烟道漏风的影响(漏风几乎不参与燃烧),因此不同的炉子、不同的负荷段,应保持不同的氧量值,以保证炉内过剩空气系数为1.25左右。一般来说,200-150MW负荷段控制氧量4-6为宜,150-100MW负荷段控制氧量6-8为宜。当然3台炉漏风情况不同,#4炉漏风偏大,氧量值可视燃烧情况而定。
b、合理的炉内空气动力工况,即一、二次风配比。对于劣质煤由于灰分偏大,挥发份偏小,使煤粉着火热增大,着火困难;而灰壳包裹碳粒,阻挡碳与氧气的接触界面,使燃烧推迟。因此,调整上应参照集中配风的原则,保证下组燃烧器的稳定着火,又要保证后期二次风的充分混入。即保持下组两层给粉机足够的粉量,适当关小第二层二次风,同时开大第四层二次风,根据上组粉量适当开大第六层二次风。
另外,单只燃烧器煤粉射流的着火热除了接受炉内高温烟气的辐射热,还接受上游邻角剧烈燃烧火炬的直接引燃。而最恰当的邻角补火,正好是四角一二次风速均等,一二次风速大小恰当,二次风对一次风的引流恰到好处。因此,我们在调整上除了要保证给粉机来粉均匀(主要是控制粉位3.5米以上,因为煤的密度为1000kg/m3,而劣质煤种石块密度大大高于1000kg/m3,低粉位来粉不均情况更为严重。),控制一次风速22-26m/s,还要控制二次风速47.5m/s左右,而二次风速的调整主要是控制总风压。
3、减少三次风及外界扰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如何减少三次风扰动。
a、         保持细粉分离器落粉管锁气器动作灵活,重锤转矩合适,防止细粉分离器堵塞,引起三次风带粉。
b、         保持粗粉分离器回粉管锁气器动作灵活,重锤转矩合
适,防止粗粉分离器堵塞,引起三次风带粉。
C、及时掏木块,防止木块分离器堵塞积粉,引起三次风带粉。
c、         保持制粉系统正常出力,磨煤机出口温度#3、#4炉不低于75℃,#5炉不低于70℃,目的是:一方面保持煤粉均匀,细度合格,一方面防止制粉系统超出力运行引起系统各段积粉堵塞带粉。
4、对燃烧稳定的判断:
      稳定的燃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盘上炉膛负压波动范围小,均匀稳定,氧量合适稳定,高过后烟温稳定,火检及工业电视火焰显示稳定;就地10米四角火焰呈金黄色,煤质水分过大时火焰发红,第一层二次风偏小时火焰出现煤粉析离有黑烟迹,四角温度应在1100℃左右,关键要保持四角均匀稳定;15米火焰主要要求亮度,温度不能偏低,应该在1400-1500℃,四面墙温度不能偏差过大,闪度不能过大;18米火焰闪度不能过频、过大。就地看火时,要结合就地情况有目的有针对地进行调整,在盘上表记、就地工况之间反复验证,达到统一。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