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突发事件准备与应急措施
编号:YLDB-DM/3-ZL-04-06[1.0]
1.目的:
为了保证化验工作的正常开展及避免出现造成人员安全问题,确保化验仪器、设备的安全、正常运作,在发生停电、火灾等突发事件时能够正常工作,实现对产品的有效控制、监督,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伊利集团原奶事业部东部分部杜蒙分公司化验室。
3.工作内容:
3.1工作要求:一旦在晚上有停电、火灾、药品泄漏等突发事件发生,要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各司其职的原则,及时控制局面,努力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3.2突发事件前的准备工作
3.2.1化验分析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分析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
3.2.2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焚烧废液等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处于能清楚看到工作地点的地方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3.2.3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燃物品的器皿,应由化验员亲自操作。
3.2.4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用水润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扎断扎伤。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打开,严禁锤砸,敲打,以防破裂。
3.2.5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溅出伤人。
3.2.6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管时均应垫有棉布,切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以免折断。
3.2.7打开浓硫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瓶塞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3.2.8稀释浓硫酸的容器、烧杯或锥形瓶要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边倒边搅拌,温度过高时,应等冷却或降温后再继续进行,严禁将水倒入硫酸。
3.2.9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之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3.2.10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严禁明火;蒸馏或提纯易燃液体严禁用明火。蒸馏和提纯过程中不得离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3.2.11所用药品、标样,溶液必须贴有与内容相符的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严禁将用完的原装试剂空瓶不更换标签而装入别种试剂。
3.2.12化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不能用实验器皿处理食物。
3.2.1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要托起,不应在公共场所穿工作服。
3.2.14每日工作完毕检查水、电、气、窗,进行安全登记后方可锁门离开。
3.2.15化验室与设备组定期对化验室电器、线路等进行检查,避免因化验室自身因素出现的意外停电事故。
3.2.16应配置应急灯,以防在夜间出现停电现象时造成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
3.2.17为预防突然停电现象,根据设备性能要求,为化验室各检验设备及电脑配置相应的UPS。
3.2.18根据分公司经营情况为化验室配置发电机。
3.3报警程序
3.3.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3.3.2即刻通知综合科值班人员,根据火情大小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
3.4组织实施
3.4.1迅速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展开自救,把人员和重要设备疏散到安全地带,应遵循“先人后物”的原则。
3.4.2消防车到来之后,一切听从消防指挥人员的指挥,科室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3.4.3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3.4.4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公司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3.5扑救方法:
3.5.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3.5.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酒精、其他液体药品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3.6注意事项:
3.6.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3.6.2火灾一发生,离电源近的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
3.6.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3.7化学药品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在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参加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操作人员应加强自身的防护。
3.7.1气体化学危险品泄漏时:利用附近可以堵住泄漏口的物质将泄漏口堵住,尽可能止住泄漏,疏散人员,进行合理通风及喷雾状水。
3.7.2液体化学危险品泄漏时:应切断泄漏源,采取适当收容法、覆盖技术和转移工具消除泄漏物。
3.7.3固体化学危险品泄漏时:用适当工具收集泄漏物。
4.执行日期:下发之日起执行。
5.发放范围:杜蒙分公司化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