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锅炉专业 > 详细内容
论低挥发分煤以及W型火焰锅炉燃烧技术问题
发布时间:2009/10/9  阅读次数:1390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2 W型火焰炉燃烧技术发展及存在问题
  我国电站锅炉燃用低挥发分煤种已有50余年历史,在上世纪80年代初投运了一批容量为670t/(配200MW机组)的国产切圆燃烧干态排渣炉,上世纪90年代起投运了一批容量为1025t/h(配3MW机组)的国产干态排渣炉,其中大部分为切圆烧,也有少量的墙式燃烧。上述机组的投运标志若国在燃用低挥发分煤的电站锅炉大型化方面取得了足够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机组可靠性不高、飞灰可物高、负荷调节幅度小等问题。W型火焰燃烧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是着火阶段。燃料在低扰动状态下以较低的速度和较小的一次风率自上而下引入炉膛,相应提高了火焰根部的温度,延长了煤粉气流在着火区的停留时间,对着火有利;第二是燃烧阶段。由于二次风与三次风的高速引入,混合强烈第三是辐射冷却阶段。烟气进入上部炉膛,除继续以低扰动状态使燃料燃尽外,还受到炉膛辐射受热面的冷却。W型火焰燃烧方式的特点与优势:一是在着火与稳燃方面。起始阶段,由于煤粉自上而下进入炉膛,故一次风速低(10--5m/s),煤粉在低扰动状态下着火引燃,有利于着火点的形成;采用旋风分离式燃烧器,从磨煤机出口的风粉混合物中分离掉一部分空气,经燃烧器送入炉瞠的是高浓度煤粉空气混合物,使着火热减少,于着火有利。在前后拱上都可布置燃烧器,使燃烧器数量增加,单个燃烧器的容量可设计得小一些,有利于着火燃烬;高温热烟气自下而上流出下炉膛之前,有一部分热烟气回流至燃烧器出口处的着火区域,对一次风煤粉进行加热。燃烧器出口处水冷壁一般敷设有卫燃带,提高了着火区温度,于着火有利,而且,负荷变化时对炉膛影响不大,故有利于稳燃与调峰。二是在燃烧与燃烬方面。二次风沿火焰行程逐渐加入已着火的煤粉气流中,符合无烟煤燃烧延缓的特点,对燃烧和燃烬有利:炉膛充满度好和炉膛容积热负荷低,使煤粉在炉内停留时间长,有利于燃烬。因此,W型火焰燃烧方式尤其适合无烟煤燃烧,而且可根据实际燃煤的挥发分多少来调节一次风煤粉浓度、热风温度等,改变燃烧器结构和卫燃带面积等,就可扩大煤种的适应范围。当然,W型火焰锅炉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①空气和煤粉后期混合较差,不利于燃料的燃尽;②由于炉瞠下部断面约为常规燃烧方式锅炉的两倍,为保证着火及火焰稳定,必须敷设大面积的卫燃带,从而导致结渣;⑨炉膛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尺寸较大,因而造价较高;④NOx排放量较高,对环境污染严重。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