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统工艺先进,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可靠,维护简单,采用计算机实时监控,操作方便。
工艺流程如下:
(一)滤液箱(缓冲箱)
本设备主要收集脱水机滤液,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叫缓冲箱,集中脱硫废水来水进行调节水量水质,利于后续稳定运行。
(二)废水中和/沉淀/絮凝反应
中和/沉淀/絮凝反应箱可做成3个独立的箱体,也可作成3个连通并分别配置搅拌机的隔槽组成,为节省空间及管道、减小压力损失,一般以作成一体化的3槽式设备较多,第一隔槽为中和槽,在脱硫废水进入该槽调节pH,向槽中投加一定量的Ca(OH)2浆液,通过不断搅拌,使pH调节至9.2~9.5;然后自流入第二隔槽沉降槽,使大多数重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F-与Ca2 生成CaF2沉淀。同时向槽中投加少量有机硫化物(TMT-15)或硫化碱,促成Ca2 与As3 络合生成Ca(AsO3)2沉淀,并与废水中的Hg2 生成硫化汞沉淀;废水经沉降槽流入絮凝槽,通过投加混凝剂复合铁FeClSO4或聚合硫酸铁,使废水中的胶体颗粒脱稳,凝聚形成许多微小絮凝物,在投机高分子聚合物(PAM)助凝剂使微小絮凝物通过吸附桥架作用形成较大颗粒物(矾花)加速固液分离。
(三)澄清/浓缩器
经加药反应的脱硫废水流入澄清/浓缩池(池内装有刮泥机),作用一是使废水通过重力沉降完成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清水池;二是完成污泥浓缩压缩沉淀。澄清浓缩池可以是合建式,也可以分建为澄清池和浓缩池。
(四)出水箱
从澄清/浓缩池流出的上清液由于pH值较高(9.2~9.5),因此在清水池中投加HCl(配置搅拌机),使pH达到6~9范围,确保排放出水符合排放或回用标准。
(五)污泥脱水
澄清/浓缩池底部污泥通过提升泵少部分回流至反应池中,大部分输送至压滤机脱水,污泥通过泥斗或螺旋输送机后外运处置。应用的压滤机有离心脱水机及板框压滤机,其中以板框压滤机应用较多,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唐受印.水处理工程师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三废工程处理技术手册(废水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3]魏代波,郑爽英,蒋利鑫,杨飞黄.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技术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5).
作者简介:杨发祥(1980-),男,江西抚州人,常州江南电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厂工业废水处理、污水处理等项目、产品的设计和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