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
4.3 正压气力除灰
4.3.1 当采用仓泵正压气力除灰时,宜采用埋刮板输送机或空气斜槽等机械设备,先将灰集中于缓冲灰斗,再用仓泵向外输
送,缓冲灰斗的容积不宜小于进料设备5min的进料量。
4.3.2 仓泵正压气力除灰系统,应设专用的空气压缩机,每台运行仓泵宜采用单元制供气方式,相应配一台空压机:当有措施能保证输送气源压力稳定时,也可采用母管制或公用制供气方式。
4.3.3 仓泵进料时的排气宜排至烟道、除尘器入口,排气管出口应接至灰斗或灰库高料位以上;排气管上应设手动阀门,排气管布置应有一定斜度,避免积灰:当排气管较长时,还应考虑管道内的放灰和吹扫点。
4.3.4 正压气力除灰的输灰管宜直接接入贮灰库,排气通过布袋除尘器净化后排出。当采用布袋除尘器作为净化设备时,布袋除尘器风速不宜大于0.8m/min,排气含尘量应符合GBl6297标准。
4.3.5 布袋除尘器宜选用脉冲反吹方式对布袋进行吹扫,吹扫用的空气品质应为仪用空气品质,其压力和耗气量按制造厂提供的资料选取。
4.3.6 当管道吹堵方式采用仓泵出口设置旁路泄压反抽,加压吹堵时,正压气力除灰系统可不设独立的吹扫空气管道。
4.3.7 仓泵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集灰斗壁和下灰管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宜小于60°;
2 仓泵宜地上布置,仓泵的底部与地面净空宜为300mm
3 在仓泵进料阀处应设检修维护平台。
4.3.8 当采用正压系统时.在除尘器灰斗与仓泵之间应装设手动插板门;当采用多台仓泵时,出料管与主管汇合处夹角宜为30°。
4.3.9 压力式(仓泵)除灰系统中,直管沿程的压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Δp1={[P2kz +19.6Pkzλk( LρkzV2kz / 2gD)]1/2-Pkz} (1+Kμ) (4.3.9)
式中:
Δp1——压力式除灰系统中直管沿程的压力损失,Pa;
Pkz——除灰管终端绝对压力,Pa;
λk——空气摩擦阻力系数;
L——除灰管的直管长度,m;
ρkz——终端空气的密度,kg/m3;
Vkz——除灰管终端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9.81m/s2;
D——除灰管的内径,m;
K——两相流系数;
p——灰气比,kg/kg。
4.3.10 气锁阀系统应在每个除尘器灰斗下装设气锁阀。
4.3.11 气锁阀的气化板应供给洁净的空气。
4.3.12 气锁阀的容积可按下式计算:
单个气锁阀排放:
V =qmxt / 3600ρhkE (4.3.12-1)
多个气锁阀排放:
V =qmx[t+0.4t(n-1)] / 3600ρhkEn (4.3.12-2)
式中:
V——气锁阀的容积,m3;
qmx——系统出力,t/h;
E——系统效率系数,考虑气锁阀在部分充满以及管道吹扫的影响,可按表4.3.12-1选取;
k——在气化状态下灰堆积密度系数,可取0.75;
n——气锁阀同时排放个数;
t——气锁阀底阀开启时间,按表4.3.12-2选取,s;
ρh——灰堆积密度,t/m3。
表4.3.12-1 系统效率系数
气锁阀排放个数n |
1 |
2 |
多个 |
系统效率系数E |
0.8 |
0.85 |
0.9 |
表4.3.12-2 气锁阀底阀开启时间
气锁阀容积V (m3) |
0.7 |
1 |
1.42 |
气锁阀底阀开启时间t (s) |
25 |
30 |
40 |
4.3.13 当输送系统设有分支管系统时,每一分支管道上的气锁阀数量不宜多于10个。在每个分支管接入总管处应设切换阀。若采用分段变径时,在变径后的速度不应小于最小输送速度。
4.3.14 回转式风机进口应装设过滤器和消声器,出口处应装设消声器及弹簧止回阀和安全阀。
4.3.15 输送系统的分支管道宜与烟气的流动方向垂直布置。
4.3.16 气锁阀系统到每一分支管的空气输送管上应安装一孔板,孔板的孔径可按输送管道和平衡管道之间的压差为7kPa来
确定。
4.3.17 当系统具有一个以上的分支管道时,在空气管(平衡管后)到每一分支管的水平管段上应安装一个弹簧止回阀,以防
带灰气流倒流人平衡管内。
气 力 除 灰 系 统
4.4 空
气
斜
槽
4.4.1 空气斜槽的输送量可按下式计算
Qx =3600KxbhVxρ’x (4.4.1-1)
式中:
Qx——空气斜槽的输送量,t/h;
b——空气斜槽宽度,m;
h——灰层厚度,可取0.10m—0.15 m;
Kx——系数,可取0.9;
Vx——灰在空气斜槽中输送速度,m/s;
ρ’x——流动状态时灰的密度,应由试验取得。当无实验资料时,可按下式计算:
ρ’x= 0.75ρn (4.4.1-2)
ρ’x——流动状态时灰的密度,t/m3;
ρn——灰的堆积密度,t/m3。
4.4.2 空气斜槽内灰的输送速度,可按下式计算:
Vx= 38.5R2/3ni1/2 (4.4.2-1)
式中:
Vx——空气斜槽内灰的输送速度,m/s;
i——空气斜槽的斜度,%:
Rn——水力半径,可按下式计算:
Rn= bh / (2h+b) (4.4.2-2)
式中:
b——空气斜槽宽度,m;
h——灰层厚度,m。
4.4.3空气斜槽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空气斜槽的斜度不应小于6%;
2 空气斜槽宜考虑防潮保温措施;
3 灰斗与空气斜槽之间应装设插板门和电动锁气器;
4 落灰管与空气斜槽之间,以及鼓风机与风嘴之间宜用软连接;
5 电除尘器下分支斜槽的输送方向宜从一电场向三(四)电场方向输送。
4.4.4 空气斜槽的单位耗气量可按1.5Nm3,/(min·m2)--2.5Nm3/(min·m2)(透气层)选取,输送气源应采用热风,热
风风温宜为40℃一80℃。
4.4.5 空气斜槽的总风压可由计算取得,一般风压可为3KPa-5KPa。风源宜由专用风机供给;专用风机可不设备用,有条件时也可由锅炉送风机供给。
在空气斜槽的起点设置一个进风点,每隔30m处和转向处,宜各设置一个进风点和气室隔板。
4.4.6 空气斜槽的排气宜接至锅炉除尘器入口烟道,其间应装设关断门:排气管应有一定斜度,避免积灰。
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