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合理的一次风量及合理的一、二次风比例,负荷低于70MW时按照一次风量控制,负荷高于70MW时按照一次风比例(40~60%,随负荷增加一次风比例逐渐降低,但由于锅炉风机本身的出力设计问题,在125MW以上一次风比例反而略高于100~120MW的比例)控制,并根据运行工况(床料量、床料粒径)适当调整,不可出现一次风量过大或一次风量过小现象。
2.控制合理的密相区下部、中部床温:正常135MW工况下:#1、#2炉密相区下部床温应低于940℃,#3、#4炉密相区下部床温应低于960℃。在燃烧扰动(煤质变化、给煤中断后的恢复、称重装置故障等引起炉内煤增多,出现床温快速上升并超过正常值时应及时增加一、二次风量,并调整给煤系统,以控制床温在允许范围。当床温超过980℃,应果断停运一侧给煤机,以控制床温。
3.控制合理的含氧量:正常运行中含氧量应在2.5%(两侧)以上,扰动时应及时调整风量,控制含氧量在1.5%(两侧)以上,出现含氧量低于0.5%时停运相应侧的给煤机。任何时间不可出现床温高于980℃且含氧量低于0.5%持续时间超过1min以上的工况。
4.控制合理的床料量: 床料量采取水冷风室测量+床压测量的配合判断控制方法。将冷态的空板阻力通过计算成热态的空板阻力,计算公式如下
P
料层阻力(习惯称床压)=P
水冷风室压力-△P
布风板 ,△P
布风板=Σ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