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锅炉停用防腐技术交流资料
- 发布时间:2009/10/10 阅读次数:14213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四、 国内十八胺锅炉停用防腐技术的进展情况怎样?
十八胺防腐保护技术最早出现于前苏联,50年代初在某热电厂进行试用,效果较好,但因工艺问题,一直未得到推广。80年代后期,前苏联和东德相继推出主要成分为十八胺的液态防腐剂,很快在俄罗斯和德国的核电站得到应用,效果十分明显。我国是在1993年赴俄考察和技术交流人员带回了有关信息后,许多电力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始了相应的研制、开发与应用。现已有几十个火电厂用十八胺进行了热力设备停用保护,特别是在华东、华中及山西等地区使用比较广泛,大部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也有个别的出现如影响汽水品质、药剂分层、加药时堵塞管路等问题。
目前国产液态十八胺药剂产品大致分为两类:
(1)不含任何添加剂,采用物理方法制得的十八胺与水混合的乳浊液,一般称其为纯十八胺药剂,缺点是药剂容易出现分层,保存时间短;
(2)以十八胺为主体,添加某些化学试剂使其溶解,其溶剂主要有酸(典型的为冰醋酸)和乳化剂 (或缓蚀剂)以及它们的结合。由于添加剂中含有的或分解的有机酸可能造成汽轮机叶片的腐蚀,目前又缺乏基础研究与试验,所以在应用时应慎重对待。
国产诸多品种的液体十八胺药剂性能差异较大,加药量的计算也各不相同。国内尚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十八胺使用标准,还处于摸索试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