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锅炉专业 > 详细内容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发布时间:2010/10/9  阅读次数:18723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7 锅炉机组的典型事故处理

7.1          事故处理总原则

(1)   事故发生时,运行人员要尽快消除事故根源,限制事故发展,解除其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
(2)   在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不受损坏的前提下,尽可能维持机组运行;
(3)   要求运行人员在处理事故时,做到头脑清醒、沉着冷静、迅速判断、果断处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故扩大;
(4)   对事故发生的时间、现象、处理过程,应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7.2           紧急停炉

7.2.1   遇有下列情况应紧急停止锅炉运行:
(1)           锅炉汽包水位高至+250mm时;
(2)           锅炉汽包水位为低至-200mm时;
(3)           受热面爆管,无法维持汽包水位时;
(4)           主给水管路,主蒸汽管路爆破;
(5)           锅炉严重结焦;
(6)           锅炉所有的水位计损坏,无法监视汽包水位时;
(7)           锅炉出口以后烟道内发生再燃烧,排烟温度不正常升高至200℃时;
(8)           炉墙破裂且有倒塌危险,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时;
(9)           系统甩负荷,汽压超过极限值安全门拒动而对空排汽不足以泄压时;
(10)   安全门动作不回座,汽温、汽压降至汽机不允许时;
(11)   DCS系统全部操作员站出现故障,且无可靠的后备操作监视手段;
(12)   热控仪表电源中断,无法监视、调整主要运行参数;
(13)   MFT应动而拒动;
(14)   锅炉机组内发生火灾,直接威胁锅炉的安全运行。
7.2.2   紧急停炉步骤:
(1)             达到紧急停炉条件时MFT动作,按MFT动作处理。
(2)             如果MFT未动作,同时按下两个“MFT”按钮手动停炉,确认停止向炉内提供一切燃料,可开过热器向空排汽。
(3)             将各自动改为手动操作,控制好汽包水位、床温、汽温、汽压,根据汽温关小或关闭减温水手动门。
(4)             给水门关闭后,锅炉停止上水时应开启省煤器再循环(省煤器爆破时除外)。
(5)             若尾部烟道再燃烧应立即停止风机,密闭烟风挡板,严禁通风。
(6)             迅速采取措施消除故障,作好恢复准备工作,汇报上级,记录故障情况。
(7)             短时无法恢复时,上水至汽包高水位(炉管爆破不能维持水位时除外),关给水门、联系汽机停给水泵,关连排、加药、取样二次门。

7.3           申请停炉

遇有下列情况,应申请停止锅炉机组的运行:
(1)   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等汽水管道发生泄漏,尚能维持锅炉水位时;
(2)   锅炉给水、炉水、及蒸汽品质严重恶化,经多方处理无效时;
(3)   过热器壁温超过极限,经多方调整无效时;
(4)   所有远方水位计失灵,短时无法恢复时;
(5)   所有氧量表记失灵时;
(6)   炉结焦,经多方调整无效,难以维持正常运行时;
(7)   床温超过规定值,经多方调整无效时;
(8)   流化质量不良,经多方调整无效时;
(9)   排渣系统故障,经多方处理无法排渣时;
(10)     J阀回料器堵塞,经多方调整无效时;
(11)     回料器保温脱落,管壁烧红时;
(12)     所有电除尘电场故障,无法投入。

7.4           主燃料切除(MFT)

7.4.1 现象:
(1)   MFT动作,发出报警;
(2)   所有给煤机跳闸,石灰石系统切除,床下点火系统切除,燃油快关阀关闭;
(3)   床温、床压下降;
(4)   汽温、汽压下降,蒸汽流量剧减,汽包水位先下降后上升;
(5)   所有风量控制改造为手动方式,并保持最后位置;
(6)   除非风机本身切除,否则所有风机控制都将改为手动方式,并保持最后位置,若因汽包水位低跳闸,一次风机入口导叶将关至0,在风机本身切除情况下,风机将遵循其逻辑控制程序;
(7)   燃烧控制输出信号限制引风机自动控制,保证炉膛压力不超过极限值;
(8)   除非锅炉处于热态再启动,否则“规定的锅炉吹扫”逻辑被建立;
(9)   打印机打印出MFT动作的时间和原因。
7.4.2 原因:
(1)   同时按两只锅炉主燃料切除按钮;
(2)   床温高于1050℃(信号来自燃烧控制系统);
(3)   炉膛出口压力为高高值+2500Pa(2/3);
(4)   炉膛出口压力为低低值-2500Pa(2/3);
(5)   炉汽包水位为高高值(高出正常水位250mm)(2/3);
(6)   炉汽包水位为低低值(低出正常水位200mm)(2/3);
(7)   引风机跳闸;
(8)   一、二次风机跳闸;
(9)   总风量过低,小于25%额定风量(延时)(信号来自燃烧控制系统);
(10)   风煤比小于最小值(信号来自燃烧控制系统);
(11)   床温低于800℃,且床下点火器未投运;
(12)   失去逻辑控制电源;
(13)   燃烧控制系统失去电源(信号来自燃烧控制系统);
(14)   所有高压流化风机跳闸;
(15)   汽轮机切除。
7.4.3 MFT动作后的处理:
(1)       如不是因为引风机、一、二次风机跳闸,DCS系统故障所致,可直接按以下原则处理:
a.         调节风机档板,保持正常的炉膛负压;
b.         调节给水流量,保持汽包水位正常;
c.         迅速查明MFT动作原因;
d.         如MFT动作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明或消除,应按停炉处理,并保持锅炉处于热备用状态;
e.         如MFT动作原因能在短时间内查明并消除,可按热态启动恢复锅炉运行;
f.         如因尾部烟道再燃烧停炉时,禁止通风,停运所有风机。
(2)       如因引风机、一、二次风机跳闸,DCS故障所致,除按以上原则处理外,还应考虑床料局部堆积和流化停滞。
现象如下:
a.         一个或多个床温显示值与其它床温显示值相差较大;
b.         所有床压显示值是静态读数(正常床压显示值读数为波动读数)。
床料自流化步骤:
c.       将锅炉风量调节置于手动操作方式;
d.       迅速开大一次风总门,再恢复至原位,观察床压显示有无恢复正常;
e.       如果在10分钟内重复三次而无效果,则应采取排放床料量的进一步措施来流化床料,直至达到满意效果;
f.       将锅炉风量调节改置于自动控制状态。

7.5           床温过高或过低

7.5.1 现象:
(1)   各床温测点显示高或低;
(2)   床温高或低报警;
(3)   主汽压力升高或降低;
(4)   炉膛出口温度偏高或偏低;
(5)   床温高严重时,将引起床料结渣,甚至引起大面积结焦;
(6)   床温过低,燃烧不稳。
7.5.2 原因:
(1)   给煤粒度过大或过细,煤质变化过大;
(2)   床温热电偶测量故障;
(3)   给煤机工作不正常;
(4)   一、二次风配比失调;
(5)   排渣系统故障;
(6)   回料系统堵塞;
(7)   石灰石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7.5.3 处理措施:
(1) 检查床温热电偶;
(2) 床温高时,减少给煤量,降低锅炉出力,使床温维持在920±40℃;
(3) 床温低时,增加给煤量,提高床温;
(4) 检查给煤机运行及控制是否正常;
(5) 合理配风、调整一、二次风比例;
(6) 床温过低,致使燃烧不稳时,应投入油枪助燃;
(7) 检查煤破碎系统,故障时,及时处理;
(8) 若是回料系统堵塞引起床温升高,应采取措施疏通回料器,无法疏通时申请停炉。

7.6           床压高或低

7.6.1 现象:
(1)   发出床压高或者低报警;
(2)   床压指示降低或升高;
(3)   冷渣器排渣量过大或过小;
(4)   水冷风室压力指示过高或者过低。
7.6.2 原因:
(1)   床压测量故障;
(2)   冷渣器故障,排渣量过小或者过大;
(3)   石灰石给料量和燃料量不正常;
(4)   一次风量不正常;
(5)   回料系统堵塞;
(6)   物料破碎系统故障;
(7)   锅炉增减负荷过快或煤质变化过大。
7.6.3 处理措施:
(1)床压过高,应加大排渣量,减少给料量;床压过低,减少排渣量,必要时,加大石灰石供给量或向炉内添加床料;
(2)检查床压测点,若有故障,及时消除;
(3)破碎系统故障时,及时处理,使物料粒径在合格范围内;
(4)回料系统故障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7.7           锅炉缺水

7.7.1 现象:
(1)   汽包水位低于正常水位或视窗内看不到的水位;
(2)   水位报警器发出低水位报警信号;
(3)   给水流量不正常小于蒸汽流量(水冷壁或省煤器爆破时,则现象相反)。
7.7.2 原因:
(1)   给水泵组故障或跳闸,给水母管压力降低;
(2)   设备出现故障,如自动给水失灵,或水位计堵塞形成假水位;
(3)   水位变送装置故障,引起水位突变;
(4)   运行人员疏忽,对水位监控不严;
(5)   锅炉疏水及排污系统泄漏或排放过量;
(6)   负荷变动幅度大,调整不及时;
(7)   锅炉给水管道或受热面爆管。
7.7.3 处理措施:
(1)     首先将所有水位计指示情况相互对照,判断缺水事故的真假和缺水程度;
(2)     手动操作加强给水,使水位恢复正常;
(3)     正在排污时,停止排污;
(4)     水位持续下降时,应降低负荷,降低汽包压力;
(5)     必要时,启动备用给水泵;
(6)     水位降至-200mm紧急停炉;
(7)     严重缺水后的上水,应请示技术总监批准。

7.8           满水事故

7.8.1 现象:
(1) 水位计视窗看不到水位,且锅水颜色发暗;
(2) 水位报警器发出高水位报警信号;
(3) 蒸汽流量不正常小于给水流量;
(4) 严重时过热蒸汽温度下降,发生水冲击。
7.8.2 原因:
(1)   给水自动调节失灵或给水压力过高;
(2)   运行人员对水位监控疏忽;
(3)   负荷变动幅度大,调整不及时。
7.8.3 处理措施:
(1)   首先进行多个水位计指示情况相互对照,判断满水的真假及满水的程度;
(2)   将自动给水调节改为手动给水调节,减少给水;
(3)   轻微满水可手动调节,加大排污;
(4)   水位+150mm,打开事故放水,正常后关闭;
(5)   水位升至+250mm时,应立即紧急停炉。

7.9           水冷壁爆管

7.9.1 现象:
(1)   轻微破裂,焊口泄漏时,会发出蒸汽嘶嘶声,给水流量略有增加;
(2)   严重时,爆管处有明显的爆破声和喷汽声,炉膛负压变正,汽包水位急剧下降,给水流量不正常大于蒸汽流量;
(3)   炉膛负压控制投自动时引风机调节挡板不正常的开大,引风机电流增加;
(4)   旋风分离器进、出口烟温下降,料腿回料温度降低;
(5)   排烟温度降低,排渣困难;
(6)   床压增大,床层压差增大,床料板结。床温分布不均。
7.9.2 原因:
(1) 炉水、给水品质长期超标,使管内结垢,致使局部热阻力增大过热;
(2) 水循环不佳,造成局部过热;
(3) 管材不合格,焊接质量差;
(4) 管外壁磨损严重;
(5) 锅炉严重缺水。
7.9.3 处理措施:
(1)   水冷壁损坏不严重时:
a.   加大给水量,维持汽包水位,可根据情况,降低负荷运行并申请停炉;
b.   燃烧不稳时应及时投油助燃。
(2)   水冷壁损坏严重,无法维持正常水位时:
a. 紧急停炉,停止向锅炉上水;
b. 停炉后,静电除尘器应立即停电;
c. 维持引风机运行,排除炉内蒸汽,若床温下降率超过允许值,停引风机;
d. 停炉后,尽快清除炉内床料,将电除尘、空预器下部灰斗存灰除尽;
e. 其余操作,按正常停炉进行。

7.10 过热器爆管

7.10.1 现象:
(1)   过热器处有蒸汽喷出的声音,且给水流量大于蒸汽流量;。
(2)   炉膛负压减少,或者变正,过热蒸汽压力下降;
(3)   引风机调节挡板不正常的开大,引风机电流增加;
(4)   泄漏侧烟温降低。
7.10.2 原因:
(1)   过热器管内壁结垢,或管内杂物堵塞,导致传热恶化;
(2)   管外壁磨损或高温腐蚀;
(3)   过热器结构不良,造成汽温或壁温,长期超限运行;
(4)   管材质量不合格,焊接质量不佳。
7.10.3 处理措施:
(1)   若爆管不严重,适当降压、降负荷运行,申请停炉。
(2)   严重爆管时:
a.   紧急停炉,保留引风机运行,控制床温下降速率不超过规定值;
b.   维持正常水位;
c.   其余操作按正常停炉进行。

7.11 省煤器泄漏

7.11.1 现象:
(1) 汽包水位下降,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
(2) 泄漏处有异音,烟道不严密处有冒汽、潮湿现象;
(3) 引风机调节挡板不正常的开大,引风机电流增加;
(4) 泄漏侧烟温降低,热风温度降低;
(5) 严重爆管时,水位保持困难。
7.11.2 原因:
(1)   给水品质不合格,使管内腐蚀结垢;
(2)   给水流量、温度经常大幅度波动;
(3)   管材不合格,焊接质量差;
(4)   管外壁磨损严重;
(5)   启停炉时,省煤器再循环门使用不当;
(6)   省煤器附近发生二次燃烧。
7.11.3 处理:
(1)   损坏不严重时,加大给水量,维持汽包水位,适当降压、降负荷运行,申请停炉;
(2)   泄漏严重无法维持正常水位时,紧急停炉;
(3)   维持引风机运行,排除炉内蒸汽;
(4)   严禁锅炉上水和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
(5)   停炉后,通知电除尘停止各电场运行;
(6)   停炉后,尽快将电除尘、空预器下部灰斗存灰除尽;
(7)   其余操作,按正常停炉进行。

7.12 床面结焦

7.12.1 现象:
(1) 流化床内有白色火花;
(2) CRT显示床温、床压分布极不均匀;
(3) 从窥视孔可见渣块,床料在炉内不正常的运动或流化床颜色过暗;
(4) 燃烧极不稳定,相关参数波动大,偏差大。
7.12.2 原因:
(1)   锅炉床温过高;
(2)   锅炉运行中,长时间风、煤配比不当。
(3)   锅炉启动前流化风嘴堵塞过多,或有耐火材料块等杂物留在炉内;
(4)   停炉过程中,燃料未完全燃尽,析出焦油造成低温结焦;
(5)   启动过程中,流化不良,造成局部过热结焦。
7.12.3 处理:
(1)   增大一次风量;
(2)   适当降低床温,特别是在投煤时注意床温升温速率不能急剧上升过大;
(3)   加大床料置换,把流化不良的床料及时排出,填充新床料;
(4)   经调整,仍无改善,马上停炉。

7.13 烟道再燃烧

7.13.1 现象:
(1) 排烟温度不正常升高;
(2) 水平烟道再燃时,烟气含氧量下降,主汽温度异常升高;
(3) 竖井烟道再燃时,一、二次风温升高,省煤器出口水温升高;
(4) 炉膛负压波动大;
(5) 烟道不严密处冒烟火。
7.13.2 原因:
(1) 运行中风煤比严重失调;
(2) 启动过程中,油枪雾化不良,同时长时间燃油运行;
(3) 煤粒过细或炉膛负压过大;
(4) 床面结焦后没有及时停止给煤;
(5) 生火、停炉及低负荷运行烟速低,烟道内堆积未燃尽的可燃物。
7.13.3 处理:
(1) 对燃烧段烟道受热面吹灰,必要时降低负荷;
(2) 若经处理无效,排烟温度升高200℃时,紧急停炉;
(3) 全停风机,密闭锅炉燃烧、风烟系统;
(4) 保持锅炉连续进水。

7.14 流化不良

7.14.1 现象:
(1)   床温分布不均。
(2)   风室风压不稳,炉负压波动大;
(3)   NOX、CO、SO排放值变化大;
(4)   汽温、汽压降低,流量下降。
7.14.2 原因:
(1)   床料过多或过少;
(2)   风量过高或过低;
(3)   炉内耐火防磨材料脱落;
(4)   风帽堵塞;
(5)   风机故障或风门误动,运行人员误操作;
(6)   排渣、返料系统故障;
(7)   局部结渣;
(8)   物料粒径过粗或过细。
7.14.3 处理:
(1)   调整流化风量和风压,可暂时增加一次风量;
(2)   调整该区域给煤或给石灰石;
(3)   加强该区域排渣或尽快置换床料;
(4)   无效且发展严重时,可申请停炉。

7.15 骤减负荷

7.15.1 现象:
(1)   蒸汽流量急剧下降,主汽压力突升;
(2)   汽压过高时,安全门动作;
(3)   汽包水位先下降后上升;
(4)   有关保护声光报警。
7.15.2 原因:
(1)   电网系统故障;
(2)   发电机主开关跳闸;
(3)   汽轮机主汽门关闭。
7.15.3 处理:
(1)   迅速减少给煤或停运部分给煤机,必要时投入油枪稳燃;
(2)   根据压力,打开对空排汽;
(3)   加强水位的监视与调整,
(4)   必要时,通过回料器事故放灰管排出物料;
(5)   作好重新带负荷准备,若长时间不能恢复,则请示停炉;

7.16 J阀回料器堵塞

7.16.1 现象:
(1) 旋风筒料位上升,J阀差压、密度均上升;
(2) 炉床温上升,床压下降;
(3) 回料温度降低,风室风量降低,风压升高,旋风筒出口烟温上升。
7.16.2 原因:
(1) 回料器风室风量或风压不足;
(2) 旋风筒保温、防磨材料脱落;
(3) 回料器A、B风室风帽堵塞,松动风口堵塞;
(4) 料腿内结焦;
(5) 颗粒过细。
7.16.3 处理:
(1)   关小溢流阀,增大至回料器风室风量;
(2)   用压缩空气吹扫;
(3)   适当降低锅炉负荷,降低一次风流化风量,改善煤粒尺寸;
(4)   严重时,开启事故排灰门,排灰时注意J阀料位;
(5)   若处理无效,申请停炉。

7.17 厂用电中断

7.17.1 现象:
(1)   所有转机电流回零,发出声光报警;
(2)   炉MFT动作;
(3)   汽压升高,安全门动作;
(4)   汽温下降,水位下降。
7.17.2 处理:
(1) 手动关闭各风机进出口挡板;
(2) 解列减温水、连排;
(3) 关闭给水总门;
(4) 关闭燃油进回油门;
(5) 复位各跳闸转机并置于手动位置;
(6) 若电源短时间不能恢复,按停炉处理;
(7) 电源恢复后,锅炉上水应请示技术总监批准。

7.18 其他

引风机、高压流化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跳闸,炉MFT,按停炉处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