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定的运行风速、给料量及床料粒度决定了颗粒在床内的行为。燃烧和脱硫
效率都受粒度影响。小颗粒的反应速度通常大十大颗粒的,然}fU其停留时间却较短,
所以提高燃烧效率的关键在十提高那些一次通过炉膛时没有燃烬,}fU循环次数又不
多的颗粒的燃烬度。
从表3-2中可看出,电除尘第1, 2, 3电场的飞灰可燃物含量越来越高,分别
为13.8%, 27%, 35.7%} IfU第四电场的飞灰可燃物反Ifu又降低至22.2%,这和电除
尘各电场所除出的飞灰的粒度有关系,电除尘前面电场所除出的飞灰颗粒平均粒径
较大,作者认为这多为大颗粒磨损后形成的,或者是经过多次循环的颗粒直接形成
的,燃烧较充分,因}fu飞灰可燃物含量较低。}fU沿着飞灰的前进方向,由大颗粒形
成的飞灰含量降低,一次飞逸出炉膛的飞灰颗粒增加,飞灰可燃物的含量开始增加。
第四电场飞灰可燃物的降低是因为该电场所除出的灰的粒度较小,这些较细的颗粒
比表面积大,在飞逸出炉膛前属十化学燃烧范畴,在形成飞灰后燃烧已很充分,因
此可燃物含量低。
通过电除尘各电场的飞灰可燃物含量可看出,循环流化床的低温燃烧,使得煤
粒燃烬速率较小,对十一次通过炉膛的颗粒,燃烬程度小。
给料粒度分布对运行影响的具体表现为,给料粒度过大,则飞出床层的颗粒量
减少,这使锅炉往往不能维持正常的返料量,造成锅炉出力不够;另一方面,由十
密相区燃烧份额增大致使床温升高,从}fu造成结焦,影响锅炉安全运行。此外,当
燃煤粒度增大时,为保证正常的流化状态,运行风速必然增大,这又会造成风机电
耗的增加,运行经济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