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9 投入空冷岛30列运行,背压投入之前22KPa.30列投入。之前其凝结水总管温度为:9.68度,凝结水管温度1为:8.7度;凝结水管温度2为:12.54度;凝结水管温度3为:5.25度;凝结水管温度4为:5.77度。
18:02 30列凝结水总管温度为:18度,凝结水管温度1为:10度;凝结水管温度2为:10度;凝结水管温度3为:22度;凝结水管温度4为:18度。背压持续上升,减负荷至384MW。过冷度A、B侧均在30度以上
18:12 空冷岛30列温度仍然偏低,凝结水总管温度为:27度,凝结水管温度1为:18度;凝结水管温度2为:13度;凝结水管温度3为:29度;凝结水管温度4为:25度。
18:18 切除空冷岛30列。负荷最低降至340MW,背压最高上升至51KPa。并触发空冷RB跳最下层磨,降负荷之后,背压逐渐恢复正常。
原因分析:第1:此次机组启动之后,空冷岛漏点较多,且多数在散热片上部,发现较难。机组运行中背压偏高,后夜班360MW,切除俩列的情况下,背压最低在保证过冷度的情况下只能到10KPa左右。空冷岛内部积存不凝结空气较多,且影响正常排汽的凝结。在投入某一列的时候,由于蒸汽的凝结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整个空冷系统内积存不凝结气体较多,所以更加使凝结过程推后。大量的不凝结气体和蒸汽通过抽真空管而排挤了其他正常的抽汽功能,所以导致背压持续上升。
第二:通过观察,此次启机之后,排汽装置水位A、B俩侧一直偏差较大,而且表现为某一时间段水位极低,最低1.38米,另一侧约为1.7米左右。之后表现为排汽装置水位极高,达到最高指示2.93米。分析原因为在水位极低的时候,空冷岛系统已工作不正常,由于有不凝结气体通过漏点被吸入,使空冷岛各凝结水管中的水积聚无法进入排汽装置或只有很少一部分进入(不排除已经有部分水冻结,但通过能监视的参数,认为可能性较小)。当通过降负荷,降风机转速,甚至停止某一列运行等措施之后,背压逐渐恢复,此时空冷岛系统中积存的凝结水大量进入排汽装置,而导致水位极高。在上述过程中,如果不降负荷,此时背压在30KPa左右时,如果下调风机转速,虽然对过冷度能逐渐恢复,但背压却不可避免要上升;但如果要加风机转速,虽然背压短时间呈下降趋势,但过冷度却越来越大。如果过冷度越大,说明不凝结的气体越多,此进背压已非常难以控制。
在这种情况发生时,第一快速降负荷,使背压和排汽温度先降下来。调整过冷度至正常范围之内,稳定一段时间。如果急于加负荷,仍然会使背压上升。正常运行中,加强监视调整过冷度才是空冷岛调整的关键,而且在调整中只能一列一列进行,否则将使背压波动,进而影响机组负荷。
写在几天后的话,说实在的,我的分析错了,这次事件的原因是:空冷岛回水除氧器及其前置滤网被焊渣等杂物堵了。空冷岛回水除氧器是荷兰的斯托克喷嘴,,大概结构就是好多金属片互相压在一起,靠回水压力将其顶开,但是杂物进入后,通道面积减小,低负荷还行,高负荷就完蛋了。这次事件最后机组停下来,清理杂物后启动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