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锅炉运行中 , 锅炉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而危及锅炉 安全运行的现象 , 称为缺水事故。缺水事故可分为轻微缺水 和严重缺水两种。如水位在最低安全水位线以下 , 但还能看 见 , 或虽然已看不见水位 , 但对允许采用 “ 叫水法 “ 的锅炉 进行 “ 叫水 “ 后水位很快出现时 , 属于轻微缺水。如水位已 看不见 , 用 “ 叫水法 “ 也不能出现时 , 属于严重缺水。
锅炉缺水事故 , 如果处理不当 , 会造成设备严重损坏 , 如 果在锅炉严重缺水的情况下进水 , 就会导致锅炉爆炸。这是因为锅炉缺水后 , 一方面钢板被干烧而过热 , 甚至烧红 , 使 强度大为下降 , 另一方面由于过热后的钢板温度与给水的温 度相差极为悬殊 , 钢板先接触水的部位因遇冷急剧收缩而龟 裂 , 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 , 龟裂处随即撕成大的破口 , 汽水从破口喷射出来 , 即造成爆炸事故。
1. 锅炉缺水的现象
(1) 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线 , 或看不见水位 , 水位表玻璃管 ( 板 ) 上呈白色。
(2) 双色水位计呈全部气相指示颜色。
(3) 高低水位警报器发生低水位警报信号。
(4) 低水位联锁装置使送风机、引风机、炉排减速器电机停止运行。
(5) 过热器汽温急剧上升 , 高于正常出口汽温。
(6) 锅炉排烟温度升高。
(7) 给水流量小于蒸汽流量 , 如若因炉管或省煤器管破裂造成缺水时 , 则出现相反现象。
(8) 缺水严重时 , 可嗅到焦味。
(9) 缺水严重时 , 从炉门可见到烧红的水冷壁管。
(10) 缺水严重时 , 炉管可能破裂 , 这时可昕到有爆破声 ,蒸汽和烟气将从炉门、看火门处喷出。
2. 锅炉缺水的原因
(1) 司炉人员疏忽大意 , 对水位监视不够 , 判断与操作错误或违反岗位责任制 , 擅离职守。
(2) 司炉人员或维修人员冲洗水位表或维修水位表时 ,误将汽、水旋塞关闭 , 造成假水位。
(3) 司炉人员冲洗水位表不及时 , 使水位表水连管堵塞 ,造成假水位。
(4) 给水设备发生故障 , 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或水源中断 , 停止供水。
(5) 给水管路设计不合理。
(6) 并列运行的锅炉的司炉人员相互联系不够 , 邻炉工况变动时 , 本炉未能及时调整给水。
(7) 给水管道被污垢堵塞或破裂 ; 给水系统的阀门关闭或损坏。
(8) 排污阀泄漏或忘记关闭。
(9) 炉管或过热器管、省煤器管破裂。
(10) 高低水位报警器失灵 , 不发出铃声和光信号。
3. 锅炉缺水的处理
当锅炉水位表见不到水位时 , 首先用冲洗水位表的方法判断缺水还是满水。如果判断为缺水 , 对于水位表的水连管 低于最高火界的锅炉 , 应立即紧急停炉 , 降低炉膛温度 , 关 闭主汽阀和给水阀。对于水容量较大 , 并且水连管高于锅炉 最高火界的锅炉 , 可用 “ 叫水 “ 法判断缺水严重程度 , 以便 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 “ 叫水 “, 判断缺水不严重时 , 可以继续向锅炉给水 , 恢复正常水位后 , 可启动燃烧设备逐渐升温、升压投入运行。
通过 “ 叫水 “, 判为严重缺水时 , 必须紧急停炉 , 严禁盲 目向锅炉给水。决不允许有侥幸心理 , 企图掩盖造成锅炉缺 水的责任而盲目给水。这种错误的做法往往酿成大祸 , 扩大 事故 , 甚至造成锅炉爆炸而炉毁人亡。
“ 叫水 “ 的方法是 :
(1) 开启水位表的放水旋塞。
(2) 关闭汽旋塞。
(3) 关闭水旋塞。
(4) 再关闭放水旋塞。
(5) 然后开启水旋塞 , 看是否有水从水连管冲出。如有水冲出 , 则是轻微缺水 ; 如无水位出现 , 证明是严重缺水。 “ 叫水 “ 过程可反复几次但不得拖延太久 , 以免扩大事故。
“ 叫水 “ 操作的原理是 : 当开启放水旋塞后 , 再关闭汽、水连管与水位表之间的旋塞时 , 使水位表与大汽相通 , 水位 表中的压力为零。这时再关闭放水旋塞 , 开启水连管与水位表之间的水旋塞 , 因锅筒内压力高于水位表内压力 , 如果锅 筒水位正处于水连管附近时水将被汽流带入水位表中 , 这说 明缺水程度还不严重。如果 “ 叫水 “ 后水位表中始终不见水 位 , 则认为缺水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