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锅炉专业 > 详细内容
锅炉高温过热器区域结焦积灰处理措施
发布时间:2011/1/15  阅读次数:1135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要   对某220t/h高压锅炉发生的高温过热器区域严重结焦积灰堵塞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制定并实施一些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锅炉;高温过热器;结焦积灰;处理措施
  
1   问题发生
某NG—220/9.8—M22型高压、自然循环汽包锅炉,采用露天布置、平衡通风、固态机械除渣,单炉膛正四角布置(角置式水平浓淡型燃烧器)、切圆燃烧方式,中间储仓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热风送粉,以燃用焦作方庄无烟煤和山西晋城无烟煤为主,锅炉启动、稳燃用油为0#轻柴油。
该锅炉在元月21日4点班开始出现炉膛冒正现象,被迫减负荷运行,在引风机进口挡板全开的情况下,负荷只能维持到100t/h左右,经过对尾部烟道的检查,发现是高温过热器区域出现了严重的结焦积灰堵塞现象,被迫安排22日9:00停炉。经过42个小时的清理作业,该锅炉于24日3:00点火,8:00恢复供汽。停炉之前,该锅炉连续运行只有60天。
  
2   原因分析
该锅炉停后,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温过热器管道间隙自下而上基本被焦渣堵死(见下图),厚度在 0.5m—1m之间,焦渣普遍比较疏松;低温过热器下部严重积灰,高度在1m左右;屏式过热器上也附有疏松焦渣。
根据设备及运行情况,分析原因主要有:
2.1   该锅炉在投运伊始,燃烧器区域结焦问题十分突出,经常发生落大焦和燃烧不稳现象,严重影响锅炉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及锅炉利用率,甚至造成锅炉被迫停炉清焦。经过摸索,后来在运行中比较注意燃烧器区域的打焦、清焦,操作上也有了一些经验,没有发生大块结焦。但炉顶过热器区域受设计结构限制,只有两个大人孔门,对结焦积灰状况的日常检查、诊断无法进行,因而未能及早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直到最后炉膛负压保持不住才发现。
2.2   受供应条件的限制,该锅炉使用的无烟煤煤质比较杂,煤的灰融点没有测定过,在遇到低灰融点煤种时,极易在炉膛内部形成结焦现象。在炉内结焦、炉膛出口烟温达到1000℃以上的情况下,熔融和半熔融的细灰粒极易粘污、凝结在高温过热器管道上,并逐渐累计,自下而上、由慢而快地发展,并且结焦进一步限制了高温过热器的吸热,使此处烟温进一步上升,加剧结焦状况,并在最后阶段急剧恶化,造成大面积积渣,烟气流动严重受阻,锅炉不能维持运行。
2.3   锅炉的给水温度一直偏低,炉膛热负荷偏大,也容易造成结焦。由于高压加热器设备有故障,设计上220℃的给水温度,一直只能维持在150℃,即便如此,锅炉负荷仍长期在210t/h左右运行。根据测算,不投高加时196t/h负荷加煤量即相当于投高加时的220t/h负荷加煤量。因此,该锅炉实际上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2.4   锅炉本体上设计有的31套吹灰器自试车以来一直没有投用,特别是过热器处的4个长吹灰器未能发挥防范结焦的作用,造成屏过、高过、低过管子上的结渣积灰无法及时清除,长期累计,影响传热效果,导致炉膛及烟道各处的烟气温度提高,如排烟温度比正常值偏高了30℃左右。这些问题也诱发了大块焦渣在高温过热器区域的形成。
2.5 此外,不良的运行习惯也对过热器处结焦产生作用,如运行中为求稳燃负压保持不够,熔融灰粒得不到及时抽吸冷却;受制粉系统影响,炉膛出口存在残余旋转,烟温不均,有局部超温现象等。
  
3   防治措施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在生产中制定并实施了如下措施:
3.1   对汽机高压加热器存在的问题逐个进行了解决,确保锅炉给水温度达到200—220℃,锅炉负荷控制在220t/h以下。
3.2   完善了锅炉屏过与高过之间、高过与低过之间的4套长吹灰器及其它各处吹灰器,每周投用5次,并纳入定期工作制。观测表明,吹灰后烟道各处烟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炉膛出口烟温平均下降了60℃。
3.3   强化运行管理,如要求锅炉必须做到炉膛负压运行,屏过出口烟温不得超过设计的977℃等。
几个月来,该高压锅炉运行稳定,高温过热器区域未再发现结焦。拟定进一步采取的措施包括:做好进厂煤质量的严格管理,建议最好实现从大煤矿定点采购,事前做好灰融点测定,为运行操作提供参考;对锅炉结焦问题继续进行技术攻关和改造;该锅炉的脱硫塔运行中存在易粘灰、易堵塞、易踏陷的现象,脱硫效果有限,并影响到烟气的正常流动,也需进行改造。■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