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锅炉专业 > 详细内容
电站空冷风机的设计与流场数值计算
发布时间:2011/4/29  阅读次数:1189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摘要:介绍了火电厂直接空冷风机采用5次方流型的设计过程。使用三维N-S方程对所设计的空冷风机在设计点的性能进行了计算,并与采用等α流型的风机性能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5次方流型设计,其全压效率要比等α流型的风机高10%左右。
关键词
空冷风机  设计 三维流场 数值模拟
Design and Flow Field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Air Cooling Fan for Power Station
Abstract:
Design procession of direct air cooling fan using fifth power type line is introduced. The performance of air cooling fan designed with 3D N-S equation is calculated, comparing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fan using equal-type lin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air cooling fan using fifth power type line is higher about 10%.
Key words: Air cooling fan Design 3D field Numerical simulation
0 引言
  由于水资源的匮乏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国内外火电厂的湿式冷却塔正逐渐被空气冷却设备所取代。目前,可供电站空冷选用的空冷系统有直接空冷系统、采用混合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以及采用表面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
  空冷风机的功能是向空冷凝汽器输送冷空气,以冷却、冷凝空冷凝汽器里的饱和蒸汽。该风机为一种大风量、低压头、小轮毂比,无前、后导叶的单叶轮轴流风机。空冷风机由电动机再经齿轮减速箱来驱动,必然要消耗动力,而且需要配置几十台空冷风机同时投运,风机的能耗是相当大的,占汽轮机额定功率的1%~2%。因此,提高风机的效率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大量使用的空冷风机叶片,采用的是早期的翼型,因其沿展向的载荷分布不甚合理,使得风机效率较低。因此本文采用沿展向载荷为5次方曲线的流型设计了空冷风机叶片,并利用CFD求解器Numeca对空冷风机的内部三维粘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风机内部的许多流动细节、规律及性能参数。同时,还与采用等α的变环量流型设计的风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5次方流型设计的空冷风机效率要比等α流型的风机效率高10%左右。因此,采用5次方流型设计的空冷风机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1 5次方流型及其特点
  一般工业用轴流通风机的设计多采用全压p沿动叶叶高按等α规律分布,即
 
   这样的流型基本上能自动满足简单的径向平衡条件,且沿叶高方向各截面的气流速度和全压比较均匀,损失较小。但这样的流型只有在整流条件比较好的流道中使用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若用在整流不好的流道中(如图1所示的空冷风机),往往由于设计时不能满足假设条件而使风机的效率偏低。
  (1)沿径向分配的载荷不是均匀的,叶片中间做功多,两端(叶根和叶尖)做功少;
  (2)在叶片中部,叶轮出口轴向气流速度较大,而在叶片两端 ,叶轮出口轴向气流速度较小。
  风机运行过程中,由于附面层及轮毂的影响,叶根和叶尖处的气流速度较低且均匀性差,而叶片中部流动情况相对较好。因此,采用5次方流型设计空冷风机,使叶片中部做功多,出口气流轴向速度大,正好符合空冷风机的实际情况。
  5次方流型中的6个待定常数由径向平衡方程、连续性方程及动量方程确定。
  
  6个待定常数的初值可根据通风机的总体气动参数:全压和流量,结合流型的特点,任意给定5次方曲线,用回归的方法即可得到。然后,通过反复迭代,试算最终可以确定流型中的全部待定常数。最后按一般计算方法计算出通风机的各项气动数据。
  在计算时,应考虑以下几条原则:
(1)由于空冷风机叶轮前后均无导叶,叶轮出口旋转动能
  (3)由于空冷风机多采用小轮毂比,所以其叶根处气流条件最恶劣,叶根处设计不合理会影响整个流场,影响通风机的效率,故而应使叶根附近叶片的扭曲程度尽量平缓。
2 计算实例
  空冷风机的主要设计参数:流量694.44m3/s,全压205Pa,叶轮转速122r/min。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得到所设计空冷风机应采用的流型为
  风机采用5次方流型时其出口扭速与等α流型的比较如图2所示。从图中看出,采用5次方流型时,在叶根和叶尖附近,做功量可以设计得非常小,使低效区尽量少消耗能量。这样,当两者的设计与使用条件相同时,5次方流型的效率要高于等α流型。
  在设计中 ,把风机的效率高低放在首要位置,因此翼型宜选用平底机翼型(本文选用LS翼型)。最后通过经典的轴流通风机设计计算步骤即可得到空冷风机的各项气动数据。
3  三维CFD分析
3.1  建模与网格划分
  划分网格之前首先要建立三维模型。而上述风机设计给出的几何参数,是叶片不同半径处叶型剖面二维坐标与安装角。为此 ,首先要把原来给出的叶型二维剖面坐标转换成考虑了安装角的三维坐标。转换后,将三维坐标数据导入FINE/AutoGrid中,即可生成风机网格。
3.2 基本方程
   控制方程采用的是时均N-S方程组并配合Baldwin-Lomax湍流模型。离散格式采用基于时间推进法的Jamson格式,有限体积方法离散。
  边界条件为
  (1) 进口:给定流动总压为大气静压力,流动总温为大气静温,流动方向为轴向进气。
  (2) 出口:给定质量流量。出口给定质量流量时,出口压力是参考值。即如果收敛,给定的出口压力不会影响最后结果。
  (3) 壁面:给定绝热和无滑移条件。
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从图中看出,采用5次方流型设计的风机,在设计工况点(流量为694.44m3/s)时,全压比等流型的风机全压高20Pa左右。但5次方流型风机的全压梯度较小,这样,风机流量受环境风速等的影响较大。
3.3.2 效率预测
  风机的全压效率是反映风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分别计算若干个工况点,并利用计算求得的压力场、速度场进行叶轮性能预估。图5为5次方流型和等α流型的全压效率的比较。
  从图中看出,在设计工况点,5次方流型风机的效率要比变环量流型风机效率高10%左右,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4 结论
  介绍了5次方流型设计火电厂直接空冷凝汽器风机的过程,使用三维N-S方程对所设计的风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结果与采用等α流型设计的风
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5次方流型设计的风机全压比等α流型的风机要高20Pa左右,全压效率要高10%左右,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由此可见,采用5次方流型设计方法不仅可改善叶片根部的扭曲度,有利于叶片的制造,而且能取得较佳的气动性能,减少无用功的损失。但是采用5次方流型设计的风机,其流量不仅受外界的干扰较大,而且工作范围较窄,叶片出口的气流均匀性较差。
参考文献
[1]高永卫, 李继宏. 轴流通风机五次方流型设计[J]. 风机技术, 1999,(4):13-15.
[2]J.R. Bredll, D.G. Kroger and G.D. Thiart.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fan performance in a forced draft air-cooled steam condenser.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06, 26:846-852.
[3] 昌泽舟,等. 轴流式通风机实用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4] 高延福, 吴秉礼. 电站空冷风机研究进展[J]. 石油化工设备, 2005,(9):42-46.
[5] 朱坚, 高延福, 杜学忠. 电厂直接空冷大直径风机探讨[J]. 中国电力, 1996,(2):13-17.
[6] C.J. Meyer, D.G. Kroge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flow field in the vicinity of an axial flow fa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2001,36:947-969.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