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锅炉受热面系统
安装完后,应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检察规程》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压范围包括锅炉本体一次汽系统(水冷及过热系统)、二次系统(再热系统)及锅炉附属
管道。
ii. 1 锅炉主要性能数据如下(ECR工况):
机组工程,锅炉为**锅炉厂制造。锅炉型号:**型。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单炉膛、п型露天布置、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两台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布置在尾部竖井烟道下方。锅炉主要参数如下: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 1900t/h
过热器出口额定蒸汽压力: 25.5MPa
过热器出口额定蒸汽温度: 571℃
再热蒸汽进口/出口压力: 4.71/4.52Mpa
再热蒸汽进口/出口温度: 322/569℃
给水温度: 284℃
2 编制依据
?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
? 《电力基建工程锅炉水压试验前后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厂化学篇)。
iii. 3 主要施工机械、工机具
? 上水泵一台(利用设备上水泵);
? 空气压缩机两台(移动式DVY-6/7型排汽量6m3/min,7Mpa),用于风压试验;
? 升压泵2台;
? 经校验合格的0.4级压力表(7个),其中3个40Mpa,3个10Mpa,
1个1.6Mpa。
iv. 4 锅炉水压试压范围
1. 锅炉水压试压范围包括
本次水压试验为锅炉本体范围的水压试验,四大管道不参加试验。
a. 一次汽系统:从省煤器进口联箱前截止门到高温过热器出口联箱。包括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包括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包墙过热器和顶棚过热器、低温过热器)以及锅炉本体范围内的排污、疏放水、取样、放空气、锅炉加药、充氮、减温水管道等一次门以内的系统。
其中
1) 水压时安全门按照制造厂要求采取措施。
2) 锅炉蒸汽吹灰及空气预热器蒸汽吹灰管道一次门以前参加水压试验。
3) 水压范围内的热工测点、水位、压力取样一次门前参加水压试验。
4) 在高温过热器出口联箱加装临时水压堵板。
b. 再热汽系统:
从低温再热器入口联箱至高温再热器出口联箱,包括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及水压范围内的减温水、放空气管道等一次门以内的系统。
其中在低温再热器入口联箱上加装临时堵板,在高温再热器出口联箱上加装临时堵板。
?
2. 5 水压试验技术要求如下
? 水压试验时,部件的壁温应保持在21.1℃~48.9℃,如果水温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采用临时设备加热的方法来加以保证(本工程锅炉水压试验正为四月份,水温可达到上述要求);
? 分离器上、下壁温差不得大于40℃;
? 上述一、二两点还应满足设备制造厂的要求;并执行《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a. 一次汽系统试验压力为过热器出口压力的1.25倍且不得小于省煤器设计压力的压力:
Ps=1.25×25.5MPa=31.875MPa
选用量程为0~40MPa,精度为0.4级,D=200~250mm,经过国家标准计量部门校核合格的压力表2块。
布置位置:高温过热器出口联箱。
b. 再热蒸汽系统试验压力为1.5倍再热器设计压力
Ps=1.5×4.71MPa=7.065MPa(水压时,该值为低温再热器入口联箱压力)
选用量程为0~10MPa,精度为0.4级,D=200~250mm,经过国家标准计量部门校验合格的压力表2块。
布置位置:低温再热器出口联箱上。
c. 考虑升压过程中监视方便,在升压泵出口管道上,锅炉零米,升压泵附近设置一块量程为0~40MPa(0~10MPa)精度为0.4级,D=200~250mm,经国家标准计量部门校验合格的压力表。
水压试验的水质应使用合格的除盐水。
3. 6 水压试验应具备条件
? 钢结构安装完毕,高强螺栓全部终紧完并签证验收完毕;
? 锅炉本体受热面和承压部件按图纸要求全部安装完毕;
? 受热面部件间的所有连接管安装完毕以及炉本体疏水、排汽、排空、取样、分离器附属系统、减温水、吹灰管等安装至试验要求范围之内;
? 凡和受压部件焊接并在水压试验范围内受热面上的门孔密封件,保留钩钉,防磨防震罩或板,所有热工测点、刚性梁、一次密封应全部施焊完毕,并经验收;
? 所有焊在受压部件上的临时铁件均应割除打磨光滑,母材无损伤;
? 所有需临时封堵的部件,堵头应满足强度要求;
? 按图纸要求,锅炉所有膨胀部位应检查合格,满足锅炉膨胀要求,膨胀指示器相应安装完;
? 凡参与水压试验且工作介质为蒸汽的管道的弹簧吊架,其弹簧应锁死,不得处于工作状态;
? 承压部件焊口全部结束,并经检验合格;
? 水压试验用的通道楼梯、平台、栏杆和临时脚手架应安全畅通,保证有足够的照明,如锅炉内外应清扫干净无垃圾;
? 水压试验用临时系统安装调试完毕,风压试验临时系统安装调试完毕;
? 水压试验后的废水排放符合工业"三废"排放标准;
? 分离器和其它设备的人孔已关闭;
? 针对质量部编写的《水压试验前检查项目》逐项检查落实,安装技术文件整理齐全;
? 应联系成立由业主、监理、省质检站和施工单位代表组成的水压试验组织机构,安排各人员分工负责事项。试验时,有关人员在现场监督整个试验过程并在试验完后办理有关签证;
? 保证水压试验期间,试验现场专用通讯网络畅通;
? 水压试验系统图和升降压曲线以及作业流程应张贴于现场;
? 测量压力表应安装完毕,并确认测点无误;
? 注意测量水压试验前、后的锅炉基础沉降观测点的数值。
4. 7 水压试验前的风压试验
? 确认具备风压试验条件后,可进行风压试验;
? 风压试验期间,试压范围所有工作停止,保持安静;
? 开空压机,检查空气机出口排气中空气的含油情况,确认合格后, 向一次系统送气;
? 当压力达到0.2MPa时,关空压机出口阀,组织人员分区域检查各系统有无漏气现象,同时注意监视记录压力变化情况;
? 如发现缺陷,应做好标记并报告,如果没有发现泄漏点,则风压试验合格。
5. 临时管路清洗
? 打开临时管路上的阀门,关闭其余阀门;
? 打开上水泵,再开升压泵,开始冲洗临时管路;
? 用量杯在排水口处量取样品,目视检查水中无脏物时,临时管路清洗结束;
6. 锅炉一次汽系统水压试验
a) 锅炉水系统和过热系统的注水
? 开启水冷壁下联箱疏水门;
? 打开一次汽系统的排气阀,其他阀门关闭。
b) 开注水泵及出口阀向锅炉注水
每个系统的排气门有水溢出时,返复开关几次,确保没有空气停留在系统内。关闭排气阀。停止锅炉一次汽系统注水。
c) 试压
? 给试压用水箱注满水,开启试压水泵出口阀及泵出口再循环管路阀,开启水冷壁下联箱疏水阀开始向锅炉一次系统升压,(注意检查再热系统升压路线上的隔离阀门是否紧闭,专人负责监视再热系统压力表);
? 用升压泵再循环门来调节升压速度,控制在0.294MPa/分钟之内,升压泵出口处的压力表和炉顶过热器出口联箱的压力表要有人严密监视,并保持联系;
? 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10%,即2.55Mpa时,关闭升压泵出口阀及旁路阀,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由水压试验领导小组决定是否继续升压;
? 当压力升至安全阀设置压力的80%时(25.5×0.8=20.4Mpa),停升压泵,给安全门上夹具(安全阀暂用临时阀芯),完毕之后继续升压;
? 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25.5Mpa时,停泵全面检查过热系统,记录检查结果,及检查过程中压降情况。汇总后,由水压试验领导小组决定是否继续升压;
? 调节升压速度,保持一个较低的速度继续升压。升压至31.875Mpa(过热器工作压力的1.5倍),关闭泵出口阀及旁路阀,停泵保持20分钟,此时为安全起见,人员不要靠近锅炉;
? 停泵20分钟期间,应注意观察压力表读数变化情况,经业主、监理等确认后,开始降压。微开旁路阀,降压至工作压力 (降压速度在0.294MPa/分钟之内),再次仔细全面检查各系统,有无渗漏,这期间保持系统压力 。记录好每处检查到的缺陷;
? 当压力降至分离器安全阀设置压力的80%时(25.5×0.8=20.4Mpa),停止降压,拆除安全阀夹具后,再开始泄压;
? 微开试压泵再循门,系统逐渐降压,降压至过热器出口联箱就地压力表读数为零时,完全打开疏水门,打开炉顶空气门、放水,一次系统水压试验结束。
7. 锅炉二次系统(再热系统)水压试验
? 从低温再入口联箱向再热系统上水。
? 开启注水泵,向再热系统注水,至满时止,关闭再热系统所有排空阀。开启试压泵,开启低温再热器进口联箱疏水阀,开始向再热系统加压,升压速度由试压泵再循环阀调整,控制在0.294MPa/分钟以下,升压过程中仔细检查系统有无渗漏,若发现重大问题,泄压处理。
? 当压力升至墙再进口联箱工作压力的10%(4.71Mpa×0.1=0.471Mpa)时,关闭升压泵出口阀及旁路阀,全面检查再热系统,将检查结果汇总报水压试验领导小组,决定是否继续升压。
? 当压力升至再热系统安全阀设置压力的80%时(4.71Mpa×0.1=0.471Mpa),停止升压,装上安全阀夹具后(安全阀暂用临时阀芯),再开始升压。
? 继续升压至低再进口联箱工作压力4.71Mpa,停泵,关闭泵出口阀及旁路阀,全面检查再热系统,记录检查结果,及检查过程中压降情况。汇总后,由水压试验领导小组决定是否继续升压。
? 继续升压至最高压力7.065MPa (低再进口联箱工作压力的1.5倍)时,停泵,关闭泵出口阀及旁路阀,稳压保持20分钟,为安全起见,此时人员不要靠近锅炉。
? 20分钟后,由业主、监理、技术监督局代表确认后,开始降压。
? 当压力降至再热系统进口安全阀设置压力的80%时(4.71Mpa×0.1=0.471Mpa),停止降压,拆除安全阀夹具后,再开始泄压。
? 微开旁路阀,降压至低再进口联箱工作压力4.71Mpa,(降压速度控制在0.294MPa/分钟以下),关闭旁路阀,稳压再次全面检查渗漏情况,做好记录。
? 继续泄压至0MPa,完全打开再热器疏水门及炉顶空气门放水。
? 二次系统以低再进口联箱就地压力表读数为准。
v. 水压试验验收
符合《火电施工检验及评定标准》;试验后经宏观检查,受压元件无残余变形;试验时承压件及所有焊逢、人孔、手孔、法兰、阀门等无明显的泄漏,试验压力在停泵期间能维持在允许压降范围内。
vi. 锅炉水压试验后的保养措施
由于水压试验完成和锅炉酸洗之间的时间大大超过30天,因此应按规范要求对锅炉进行防腐蚀保养。可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化学篇)对锅炉采取防腐措施;锅炉防腐蚀保养方法有多种,充氮法和湿法保养法(氨-联氨法)为目前较常用的两种方法。对水冷壁和省煤器等设备采用充氮保养,对无法排水部分采用湿法保养法;
? 充氮法可通过安装临时管道,直接利用瓶装氮气的压力,由过热器排空气管道向锅炉充入一定压力的氮气;
? 湿法保养法,即向锅炉不可排水部分注满氨-联氨的处理水,注水系统可利用水压试验上水临时管路,保养期间应定期抽取水样化验检查联氨浓度,必要时应泵入联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