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吹灰排污工作标准
吹灰工作执行标准
一、吹灰的目的
离开炉膛的高温烟气中带有许多小颗粒烟尘。当烟气流经锅炉各受热面时,一部分烟尘就附着在排管、过热器和省煤器等受热面上。由于烟尘的导热性很差,这就直接影响到锅炉传热,造成燃料的浪费和排烟温度升高,使锅炉热效率降低,蒸发量减少。因此锅炉运行中,应定期进行受热面的吹灰工作。
二、吹灰的次数应根据锅炉的结构型式和煤质来确定,但在锅炉运行时,应一开始即正常投入吹灰装置,否则,如果受热面上已粘结成灰垢就不易清除。一般火管锅炉最好每班不小于一次,水管锅炉每班不少于二次。
三、吹灰操作
1.吹灰前必须检查吹灰设备和阀门应无泄漏。
2.吹灰应按顺烟气的流向逐级进行,即先吹水冷壁,再吹过热器、对流管束,然后吹省煤器、空气预热器,使积灰随烟气流经烟道,进入锅炉尾部的除尘器,而不至落在邻近的受热面上。
3.当锅炉两侧装有吹灰器时,应吹完一侧后再吹另一侧,两侧不得同时吹灰。
4.吹灰应在低负荷下进行。吹灰时应增大炉膛负压,一般保持负压在50Pa左右。
5.若用蒸汽吹灰,吹灰前要先开启吹灰系统的疏水阀,然后稍开供吹灰用汽的蒸汽阀门进行暖管和疏水。待吹灰的蒸汽管内没有冷凝水后,关闭疏水阀,全开吹灰蒸汽阀门进行吹灰。若不暖管和疏水,连水带汽吹到受热面上,不但积灰不能吹掉,反而造成烟灰易于积附在受热面上,同时还可能造成受热面的腐蚀。吹灰完毕,关闭吹灰蒸汽阀,并检查其严密性,防止蒸汽漏人炉内,降低烟气温度。
6.若有压缩空气源,最好使用压缩空气吹灰,其效果比蒸汽要好。压缩空气的压力一般要保持在0.5~0.7MPa范围内。
四、吹灰时注意事项
1.吹灰应在低负荷下顺烟气流向逐个进行,不应二个或几个吹灰器同时进行,以免锅炉压力下降过多。汽压下降过多,应停止吹灰。
2.吹灰时要注意安全,操作时应戴好手套、眼镜,人站在侧面操作。
排污工作执行标准
一、排污作用及种类
1.排污作用
排污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持受热面水侧的清洁、排除锅内存积物、以及避免锅水发生泡沫而影响蒸汽品质。
2.排污种类及要求
排污分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连续排污又称表面排污,根据锅炉水质化验部门提供的水质情况进行调整。定期排污根据操作规程,由运行人员定期进行,同时根据化验部门提供的水质情况调整排污量的大小。
二、定期排污
1.排污时间间隔和数量
定期排污的时间间隔和数量,主要取决于锅水的质量。一般排污量不超过给水量的5%,正常情况下,常控制在2%~3%,每班排两次为宜。中小型工业锅炉采用定期排污,而热水锅炉只有定期排污。
2.排污操作
(1)排污前应将锅筒水位保持在高于正常水位,并应注意到本锅炉排污不会影响其他锅炉的运行和检修。
(2)操作方法有两种。
①先开启快开阀3,然后再缓慢稍开慢开阀2,预热管道后再全开慢开阀进行排污。排污时可间断关、启快开阀3,以提高排污效果。排污结束后,先关闭慢开阀2,再关闭快开阀3。
②先开启慢开阀2,再间断开、启快开阀3进行排污。排污结束后,先关闭快开阀3,再关闭慢开阀2。为防止两阀之间积水,可在排污完毕后,再稍开快开阀,放尽积水后再关上。
3.排污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1)排污时,应将水位保持在高于正常水位,且在低负荷时进行。
(2)排污时,应有人监护,以免排污阀开后忘关。
(3)上述两种排污操作方法,应采取其中一种方法进行操作,以免两个排污阀都磨损。操作时先开启的阀门应全开,且关闭时后关;后开启的阀门,应先稍开进行暖管后再慢慢全开,而关闭时应先关。
(4)开启阀门应用手轮或专用扳手,不可用其他加长手柄的方法开启阀门,以免损坏排污阀而出现不应有的事故。
(5)水位不正常或发生事故时(满水除外),应立即停止排污。
(6)排污阀应严密不漏。排污完毕,排污阀应关闭,管内不能有水的流动声。巡回检查时,应用手触摸一下排污阀出口的引出管道,是否有异常情况。
三、连续排污
连续排污的目的,是为了将锅筒蒸发面以下100~200mm之间含盐浓度大的锅水,通过连续排污装置排出锅外,以降低锅水的含盐量。连续排污可提高蒸汽的品质和减少定期排污的排污率,因此蒸发量较高的锅炉都有连续排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