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应用技术可通过改变能源结构和燃料燃烧产物污染性质,达到从源头降低污染特排放量的目的。目前常用的燃料从污染特排放角度排序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制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煤油、轻质燃料油、无烟煤、焦炭、褐煤、低挥发分烟煤、重油、高挥发分烟煤、煤焦油等。
液化石油气、煤制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属于人工生产燃料气,在环境规划中应考虑到产业结构特点,实施结合利用。液化石油气是以丁烷和丙炳为主要成分的气体燃料,可通过石油精炼或重油催化裂解生产,其发热值高达4700kj/m3左右。它同天然气一样属于清洁燃料,但价格高于天然气,可适用于民用炉灶作燃料,很难用于工业锅炉。煤制气是煤在缺氧条件下经气体所产生的气体燃料,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因加工方法不同,产品的成分也不同,可分为空气煤气、混合煤气、水煤气等。煤制气的发热值较低,在5000kj/m3左右,属于清洁燃料,价格较高,可用于民用炉灶,也可用于工业锅炉。但目前国内煤炭气化技术相对落后,气化炉与锅炉二者的效率乘积,才为总的热效率。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是钢铁厂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并含有较多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热值较低,约为3000~4000kj/m3,是宝贵的余能资源,可作为钢铁厂自用能源或工业锅炉燃用。国外一些先进企业可实现负能炼钢,国内治金企业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回收利用高炉煤气与转炉煤气,并创造了双预热法,用于本系统自用加热,或实行热电联产,为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煤油、轻质燃料油(柴油)、重油、渣油属于液体燃料,是石油加工产品,其含硫量与石油来源和加工方法有关(小型炼油厂往往不作脱硫处理,使油品的含硫量较高),在选择燃料油时应予以考虑。在一些大城市,曾以柴油为清洁燃料取代小型燃煤锅炉。但因其价格高,有异味,没有得到普及推广。重油、渣油杂质与硫含量高,在一些城市已经列于禁用燃料,其他可以使用的地区应考虑尾端治理的问题,确保锅炉烟气排放达标。
褐煤、低挥发分烟煤、高挥发分烟煤均为天然固体燃料,其含硫量和含灰量因其产地等情况不同而异。因此在选用时,必须进行煤质工业分析,检查其各项指标是否达到原设计要求,方可应用。目前一些地方和城市选用低硫煤(含硫量<0.5%为清洁燃料),作为锅炉节能减排措施取得一定效果。但必须加强市场管理和执法力度,确保低硫煤的供给质量与渠道方可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