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锅炉专业 > 详细内容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
发布时间:2009/6/11  阅读次数:1030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1.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

1.1                     确保汽包水位计指示正确,水位保护可靠投入。

1.1.1                     当汽包水位计有一套发生故障时,首先应维持机组稳定运行,避免加减负荷和进行重大操作,联系有关人员尽快处理,处理时必须办理工作票并写明故障原因、处理方案和危险因素控制措施等,如8h内不能恢复正常运行时应制定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允许延长工期至24小时。

1.1.2                     按规程要求对汽包水位计进行零位校验,当各水位计偏差大于30mm时,应立即汇报,并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1.1.3                     进行水位计校验时,运行人员和校验人员要密切配合,并要求机组负荷在满负荷情况下且运行稳定,试验期间禁止锅炉吹灰。

1.1.4                     在运行中当发现汽包水位大幅度变化时,应首先分析水位变化的原因,不能盲目操作,如汽包水位变化超过规定值而保护拒动时应执行紧停。

1.1.5                     冬季应保证汽包水位计测量表管伴热的投入,水位测量小间暖气可靠投入,防止表管冻坏,引起水位指示错误。

1.2                     汽包水位保护

1.2.1                     在锅炉启动前和停炉前应进行实际传动校验。用上水方法进行高水位保护校验,用排污门放水的方法进行低水位保护校验,禁止采用信号短接的方法校验。

1.2.2                     在锅炉启动前如果汽包水位保护不完整,锅炉禁止启动。

1.2.3                     汽包水位保护的投退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

1.3                   加强炉水循还泵的运行监视和调整

1.3.1                     当炉水循环泵差压保护故障不能投用时,应立即停止该循环泵的运行。

1.3.2                     正常运行时,要求三台炉水泵同时运行,特殊工况下炉水循环泵备用切换时要坚持先起后停的原则,以防止造成汽包水位的波动。

1.3.3                     加强对炉水循环泵高低压冷却水系通的监视和调整,防止因电机超温造成炉水循环泵掉闸。

1.3.4                     严格按规程规定对炉水循环泵进行注水和冲洗,确保泵内无气泡。

1.4                   保证锅炉给水系统、汽包连续排污阀门开关灵活,锅炉启动前应对有关阀门进行开关试验,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处理。停机期间应对高加入口三通阀进行开关活动试验,确保其在高加故障掉闸时能动作,以防止造成锅炉断水。

1.5                   电动给水泵保持正常备用状态,按规程进行定期切换试验和检查。失去备用时要制定相应的安全运行技术措施,限期恢复投入备用。

1.6                   按规程要求调整锅炉燃烧、给水,保证汽包水位正常。

1.6.1                     机组正常运行中要加强对汽包水位的监视,给水调节应保持自动控制方式,经常检查给水系统的工作情况是否良好,发现自动异常或水位异常时要及时处理。

1.6.2                     加减负荷要按照规程规定进行,大幅度改变负荷后要稳定10~15分钟,以防止因燃烧的变化而导致汽包水位大幅度波动。

1.6.3                     锅炉负荷在10%以下给水自动采用单冲量控制,10%以上应采用三冲量控制。

1.6.4                     当因调整不当造成汽包水位上升时,可以用开大连排的方法降低水位至正常范围。

1.7                   防止省煤器汽化,在锅炉启动初期省煤器再循环门要保持开启状态,当蒸汽流量大于30%MCR时方可关闭。

1.7.1                     以下情况容易引起汽包水位的变化,运行中要引起注意:

1.7.2                     负荷增减幅度过快;

1.7.3                     安全门动作;

1.7.4                     燃料增减过快;

1.7.5                     启动和停止给水泵时;

1.7.6                     给水自动失灵;

1.7.7                     承压部件泄漏。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