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锅炉专业 > 详细内容
超临界锅炉制造技术探讨
发布时间:2009/6/12  阅读次数:897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超临界锅炉制造技术探讨
樊险峰,杨 松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6)
  
摘要: 对超临界锅炉的结构及制造工艺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对目前国际上新开发的新型耐热钢性能及工艺要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超超临界锅炉;锅炉结构;新型耐热钢;制造工艺

0 前言

  8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美国CE公司300 MW、600 MW锅炉全部设计和制造技术,并成功地试制出国内首台600 MW考核机组,为我国大型火电机组的制造奠定了基础。20年来我国各电站锅炉制造企业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对生产设备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和改造,同时掌握了大型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管理和运行技术。目前大机组已成为我国火力发电的主力机组。我国锅炉行业已相继为国内和国外生产电站锅炉300 MW级200余台,600 MW级约10余台,主导企业电站锅炉年生产能力均达到甚至超过3 000 MW/年,最大为4 500 MW/年。
  40多年来,世界先进工业国家锅炉的蒸汽温度从20世纪50年代的482~538 ℃,提高到60~80年代的566 ℃,90年代又提高到593 ℃,预计到21世纪将会提高到625 ℃甚至更高,相应的锅炉的蒸汽压力从超临界锅炉的24.6~25.5 MPa,进一步提高到超超临界锅炉的31.6 MPa。超临界机组的效率大大高于亚临界机组,具有节能和环保双重效益。目前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已成为一些先进国家成熟的制造技术,虽然我国开发工作起步较一些发达国家晚30~40年,但经过近20年来装备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制造装备上我国已具备了生产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的制造技术。

1 超临界锅炉的结构及制造工艺特点

  超临界锅炉与亚临界锅炉相比,在结构上最显著的特点是超临界锅炉以炉外分离器替代了大型汽包。美国﹑前苏联﹑日本﹑欧洲的主要锅炉制造部门通过近40年的开发研制,在炉型、燃烧方式、受热面的布置形式、调温方式等许多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见表1。
1.1 炉型
  
炉型主要取决于煤种,也和制造厂商的传统有关,除了前苏联的T型外,主要是单烟道塔式布置和双烟道П型布置2种。欧洲大多采用塔式布置,美国﹑日本则采用双烟道П型布置。塔式布置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对流受热面受热均匀,磨损轻,对结焦和堵灰不敏感,且停炉时可完全疏水;缺点是厂房高,构架金属耗量大,安装难度大。П型布置的优点是厂房比较矮,结构紧凑。

表1 国外主要公司超临界锅炉技术特征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