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
引风机轴承烧瓦原因分析及治理 |
刘立军 (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江苏省 南京市 210028) |
摘要: 为进一步减少火力发电厂烧瓦现象的发生,就徐塘发电厂62号引风机试运过程中的轴瓦温度高和烧瓦事故进行了分析,从轴承的结构、润滑油和冷却方式等多个方面对轴瓦温升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和实施了多种改进措施。最终通过设计和实施强制外循环冷却装置,改进了轴承润滑和冷却效果,彻底解决了轴承温度高的缺陷,保证了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
关键词: 轴承;润滑;故障;冷却;循环 |
表1 气流分布试验时引风机轴瓦温升值
时间 | 61号电机轴承温度/℃ | 时间 | 62号电机轴承温度/℃ | ||
电机侧 | 风机侧 | 电机侧 | 风机侧 | ||
12:00 | 19.0 | 18.1 | 12:00 | 19.9 | 16.7 |
13:00 | 40.1 | 38.5 | 13:00 | 41.4 | 35.7 |
14:00 | 48.7 | 49.1 | 14:00 | 53.9 | 47.2 |
15:00 | 50.7 | 51.9 | 15:00 | 56.9 | 50.3 |
16:00 | 53.1 | 55.8 | 16:00 | 59.2 | 52.9 |
16:30 | 54.8 | 57.9 | 16:01 | 62.4 | 53.5 |
16:31 | 55.2 | 61.2 |
4月2日~4月5日对电机轴瓦解体检查,发现2台电机端外侧和风机端外侧轴瓦均有磨瓦现象,但内侧没有磨瓦现象。同时发现油挡附近轴颈处油润滑明显不足。对瓦面作刮瓦处理试转,当温度达到56~60℃后,瓦温快速攀升。前后试运转达11次,每次情况都差不多。解瓦检查发现,瓦面痕迹一致。加大冷却油量后,不再烧瓦,但温度仍然升至62℃,并且随着气温的波动而波动。整个过程中,2台风机轴系振动很好,最大振动均为1丝左右。
2 原因分析
表2 甲、乙侧引风机电机轴承检查数据
检查项目 | 甲侧引风机电机 | 乙侧引风机电机 | ||
推力端 | 膨胀端 | 推力端 | 膨胀端 | |
电机轴与轴瓦之间侧间隙/mm | 0.15 | 0.15 | 0.15 | 0.15 |
电机轴与轴瓦之间顶间隙 /mm | 0.33 | 0.32 | 0.32 | 0.33 |
电机轴瓦接触角 | 75° | 75° | 75° | 75° |
电机轴瓦接触面/点·cm-2 | ≥1 | ≥1 | ≥1 | ≥1 |
轴肩与轴瓦之间间隙/ mm | 7.4 | 7.6 | 7.5 | 7.4 |
由于2台引风机轴系轴向、水平、垂直方向振动都很小,所以排除了轴系不对中、磁力线中心、电机基础等问题。瓦面没有被电击的痕迹,所以也排除了轴承座绝缘不够和转子磁通量轴向分布不均等原因。2台风机为同一批产品,且烧瓦发生的过程和症状非常相似,所以初步认定故障原因是一致的。
由这2台引风机电机轴瓦温升高直至烧瓦整个过程,通过对原始记录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初步判断故障是由于甩油环转动带上来的油量太少,在下瓦压力角内无法形成和保持一定厚度的油膜,导致轴颈与轴瓦接触摩擦。瓦温、油温升高后,润滑油的黏度下降,加剧了油膜的破坏,直至轴瓦与轴颈摩擦,温度急剧升高。当温度达到某一临界数值时,油膜承压能力低于轴颈压力,由此将引起恶性循环,导致轴瓦温度快速攀升。
加大润滑冷却油量后,润滑油位高于轴瓦下瓦面,这虽然缓解了油膜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轴与轴瓦的直接接触,但是此时的平衡温度达到62℃,是一种高位平衡,轴承运行风险太大。
3 改进措施
(1) 更换润滑油。用46号机械油代替46号透平油,目的是为了提高润滑油的黏度,使得在甩油环转动时可以带上更多的油。但高温时,机械油黏度的下降程度比透平油大。但是试验证明,效果并不明显。
(2) 对轴瓦进口油囊作加深处理。在出油侧增加出油油囊,在瓦面开网状油槽,目的是为了加大轴润滑冷却油的循环速度。上述措施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
(3) 对甩油环进行改进。在粗糙甩油面内侧开浅斜槽,在甩油环侧面加开几条浅油槽。该措施同时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正面作用是有利于甩油环在转动过程中储油,使得带油量增加。负面作用是油槽加深,出油量相对于带油量的比重下降。
(4) 加大润滑油量。将油位实际高度达到下瓦面以下(图纸要求下瓦的2/3高度),这样虽然缓解了油膜破坏,但油位太高,以致局部换热效果变差,平衡时温度太高,风险加大。
(5) 在油室内加设盘管式水冷却装置。该方法相对比较简易方便。但是由于油室结构特殊,且增加冷却装置将相对减少油室中的油量,如果发生冷却水效率降低或者上层油温升高现象(冷却只能针对下层油),温度就不能很好控制。
现场实施效果表明,实施上述多种措施后的效果并不明显,以上方法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轴瓦温度过高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改变润滑冷却方式,才能达到轴瓦降温的目的。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决定采用电机轴承外循环冷却装置。改进前、后轴瓦结构图,分别见图1、图2。电机用外循环润滑系统见图3。尽管增加了投资,但有效地增加了散热量和润滑流量。在选择油循环的路径上,采用进油(冷油)喷淋,油室高位油溢流回油的方案。在电机轴承外部加装一套循环润滑油系统,供2台电机4个轴瓦用。甩油环仍然保留,在每个轴承上瓦靠进油侧装1根Dg15的进油管,安装1个Dg15的阀门,以便调节进油量的大小,0.2MPa压力对轴颈直接喷淋。每个轴瓦约有4L/min的润滑油流经瓦面,充足的油量形成一定的油膜,确保摩擦面处于液体摩擦状态,并及时带走轴承产生的热量。用轴承座的预留接口做回油接口(管径为Dg50),使油室仍然保持原有的油位高度。当外循环装置发生故障或断电,导致短时间意外事故发生时,甩油环仍然可以向轴瓦供油。值班人员发现瓦温上升快,温度高等异常情况后,可以及时处理,采取措施以避免烧瓦事故的发生。
图1 改进前的轴瓦结构
图2 改进后的轴瓦结构
图3 电机用外循环润滑系统图
为确认电机轴承外循环冷却装置的可靠性,装置装好后,将6号锅炉的一次风机、送风、密封风机和引风机全部启动,按照设备的额定工况进行满负荷运行,运行48h,整个过程中最高温度始终保持在37℃左右,说明上述方案起到了很好效果。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