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 No.1 |
| |
2 ∈ , 2 · 《河北电力拄木》l 年掉4期 W” 型火焰锅炉的特点及运行 刑 省电力试验研究所 兰 删 r文摘1 介绍了大型W 火馅锅炉的特点和运行,PAX燃烧器结构特点和性能, 厦 W 型火焰燃烧的控制厦他化, 并对谣型炉燃烧系统的结构和运行特性进行7分析。 【Abst ract1 This paper introduce S the siructure feature and ope ratioa of large W —flame boilers, p~rformance of PA X bu rners, control aad optimization of W —flame combustion.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characte ristics of this combus Lion system &re also analyzed. 1 设备概妻 上安电厂2×350MW机组是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批成套设备进口项目, 锅炉系加拿大 &W 公司制造,汽轮机、发电机由美国GE公司供货,其它控制及配套设备由意 大利ANSALD0负责。 锅炉为自然循环、W型火焰煤粉炉,设计煤种为25嘶阳泉无烟煤和75嘶寿阳贫煤,其混 煤主要特性:低位发热量0 24147k]/kg, 水份W 一6呖, 灰份A =21.82呖, 可燃基挥 发份 一16.72呖。锅炉主要参数如表1。 襄l W型火焰锅炉主妻参鼓 项 目 单位I最大工况l瓤定工况 项 目 l单位 鼍太工况 定工况 主蒸汽藏t t/h }1190.1 l 1085.1 再热嚣出口温膳 l 。C s39 s39 再热燕汽流量 tth}955.s l 877.8 再热器进口温崖 f ·C 3U 30工 生燕汽压力 MPa l l7.94 l 85 措水强度 C 288 282 再热器进口压力 MPa l 3. l 3.158 l酉 度 l。C l28 l铒 再热器出口压力 MPa l 3.295 l 3.020 二投风温度 l。C 360 3s3 包压力 MPa 1 19.34 1 19.O1 锅炉效率 l 蹦 90.74 90.83 主燕汽蕾崖 。C l 540 s40 锅炉整体布置如图1所示,炉膛高度为42.215米,燃烧室截面积为 .3mx16.419m, 20个主燃烧器布置在标高27.6米处。在每个主燃烧器下方装有一个三次风喷口(抽出风)和 一个分级风口(二次风)。燃烧室断面热负荷为8.523×10。J/m h,炉膛及辐射受热面面 积为5426米 。 汽水系统的流程为 高加一汽包一顶棚过热器一包墙过热器一一级水平过热器一一级立 式过热器一一级减温一一级过热器二段(屏式)一二级减温一二级过热器一段一二级过热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23 · 瞄l B&w 1035/182型煤精垆示意图 二段一汽轮机;再热汽系统:高艇缸排汽一事故喷水一低温再热器(水平段)一高温再热器 一 ‘轮机。主汽温度的调节靠一级和二嘏减温水;再热汽温由位于竖井烟遭的烟气挡板调 节。汽包内径l 676mm、壁厚1 77.8ram:材料为SA299钢, 最大上下壁温差允许到125。c。 2 燃烧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1 制粉系统的构成 上安电厂1 、2 炉所采用的制粉系统为一次风机中速磨正压直吹系统, 整个稍粉系统 由两台一伙风机、两台三分仓再生空预器、两台密封风机、四台MPS磨,四台8224A型给煤 机、若干风粉管遭以及挡板组成。两台一次风机产生的风, 经暖风器后被分成两部分,其中 大部分被空预器加热成350。C左右的热风,另一部分(压力冷风)直接去磨煤机和密封风机 入口。在磨煤机入口装有冷热风调节挡板、一次风截止挡板和流量调节挡板;磨出.r3每个一 次风管上装有两遭截止挡板,其中一道是摩出口的摆动阗,另一遭是装在一次风管上的刀形 闸板阀(手动) 在每台磨煤机入口风道上装有笛形管风量测量装置, 笛形管产生的差压由微差压变送器 转换成4~20mA的电信号, 经N r90系统计算、修正, 在主控B盘直接显示出一次风量的大 小。由于每台磨的一次风最能连续测量,运行人员可以准确地把握一次风量的大小,将制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24 系统和燃烧控制在最佳范围内。 2.2 PAX(一次风交换双调风)燃烧器 上安电厂1 、2 炉所使用的燃烧器为B&W公司开发的新形燃烧器,全称: 一次风交 换双调风燃烧器 , 如图2所示。这种燃烧器的作用在于在合适的范围内确定一个可靠的着 火点, 及通过煤与空气有控制的混合而达到有效燃烧,有利于提高挥发性物质低的煤种的 燃烧性能。 豳? PAX翌葺s钎器 从磨煤机出1:1来的风粉混合物温度为90。C左右,为了提高一次风温,在靠近燃烧器的 弯头分离器处抽出“稀相 气流(约5O呖空气量和1O嘶粉量),在主燃烧器下方送入炉膛, 再在弯头分离器后加入50畅左右的高温风(称作增压风), 将一次风温提高到170。C左右。 通过一次风交换后,使得一次风温大幅度挺高,从而提高了燃烧器的燃烧性能。同时,高温 一次风通过燃烧器喷嘴, 以低流速从中流出而进入燃烧器喉口, 喷嘴的低流速也提高了燃烧 性能。 双调风是指燃烧器的二次风分为内外两部分,用挡板分别控制各自的风量。二次风通过 两个并列空气调节器, 进入燃烧器的内调风和外调风区。进入内调风区的二次风由内调节器 调节, 内调风通道中装有可调式旋流叶片, 可以调整旋流强度;旋转的内二次风离开内调风 风道, 沿着主火焰射流的外绿形成局部的回流区, 这个回梳区可促进燃烧, 并起到稳定靠近 燃烧器喉口的火焰前沿的作用。外调风气流不旋转。内外谰风风量的比例约为3:7左右, 两股气流的动能相差很大 合理地调整内外二次风的风量及内二次风的旋流强度, 一方面可 以实现稳定着火燃烧,另一方面也可降低燃烧产物中的NOx。如果燃烧反斑很剧烈,而且供 氧很充足,就容易产生较多的N0x。因此, 需要把燃烧过程分为两步:当燃烧初期挥发份威 烈燃烧,局部火焰温度很高时,不供给充足的氧气(少给内调风);在燃烧后期再加入大部 分/,bi~风供燃烬用,此时局部火焰温度下降,从而抑制了NOx的生成。-k燃用着火性能差的 煤种时,可以调节内二次风旋流叶片,提高内二次风的旋流强度,强化内回流区卷吸高温烟 气的能力, 提高局部火焰温度, 从而达到建立一个稳定的内着火区来稳定着火 当燃用易燃 煤种时,调大外调风门开度,减小内调风旋流强度, 使气流轴向速度增大, 火焰刚度增加。 这种低N0x燃烧方法与低挥发份煤燃烧要求不谋而合,因为低挥发份煤的挥发份含量 你t=讶期珲发份燃烧不需很多空气,其燃烧反应释放的能量亦少,若加入大量空气会使燃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25 · 温度降低,不利于着火。所以这种双调风燃烧器电适台于烧无烟煤 另外,在主燃烧-NT方4.5米处有一个分级风口(二次风),额定工况下其通过的风量 约为总二次风的20%左右, 目的也是为了将=次风分段送入,减少NOx,提高燃烧稳定性。 2.3 w型火焰 上安电厂1 、21炉采用的是w 型火焰,亦叫垂直燃烧,其主要特点是;一次风喷口速度 很低,满负荷时仅为).4m/s,对低挥发份的煤着火非常有利;由于W 型火焰是先下行再折向 上行。增长了火焰行程,增加了煤粉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一般炉膛煤粉颗粒在炉内滞留时 间为1.5~2.5秽,而上安w型火焰在炉膛内停留则达4.3秒,有利于煤粉燃烬,减少口 损失。 从运行实绩来看,w 型火焰燃烧稳定性较好,150MW(43%)负荷下能停油稳燃, 且可燃物 亦较低。当然,下炉膛的lO00m。左右的卫燃带对稳燃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w型火焰也有其不足之处, 比如燃烧器不好布置,炉膛尺寸大, 钢材消耗量增 加。20个主燃烧器布置如图3所示。Al组为A磨供给的三个燃烧器iA2组为A磨供给的两个燃 烧器。其它依次类推。由此可见,当一台磨或三台磨运行时沿炉膛宽度方向热负荷分布不均 匀,AC、DB磨这种组台方式热负荷也很不均匀。另外,w 型火焰一般只能在前后墙各布置 一排燃烧器,使炉膛很宽,炉膛形状变得报复杂,增加了设计和制造难度,增多了柄投资 3 W型火焰燃烧的控嗣爱优化 3.1 燃油阶段燃烧的控制 点火初期。为使轻油充分燃烧,二次风量应大一些,两台送风机的动时开度应在3O呼靠~ 5O%范围,并尽可能地提高暖风器出口风温 随着二次风温的升高,送风机动叶开度可以逐 渐关小。风量的控制应以油火焰基本不冒黑熵为依据。在2O支油枪全投入,就地浦压为7~ 8kg/cm。(0.686~0.785MPa),二次风温为250~300。C时,只要氧量控制在l3呖~l4呖 范围内,油燃烧就比较正常,火焰发亮,黑烟较步。为了保持尾部受热面的清洁,燃油时应 注意二次风量的控制,让油充分燃烧,并对雾化不好的油抢及时进行处理,尽量提高轻油的 燃烬度。 312 燃煤阶段燃烧的控制 。 3.2.1 燃煤初期燃烧的控制 由于该炉设计上的不足,启动时汽温偏高,过热器壁温超限,初始给煤量不能按 &W规 程所要求的3分钟内从零增加到20~25t/h,实际设定初始给煤量仅为lO~lSt肛,所以刚开 始投粉时,煤粉浓度较低。风粉气流不易着火。从1 、2 炉运行实绩来看。风量的大小对煤 粉着火影响很大。并对控制好再热汽温和过热器金属壁温也很关键,所以说投粉初期必须精 心控制好风量。从2 炉试运行过程中的有关记录结果来看。初投粉时一次风量控制在50N 55t/h。增压风控制在10~15tlh,进风机动叶开度为l7呖~l8%, 二次风分风门开度为23和 ~ 26%,在这种工况下,煤粉着火容易。再热汽温和壁温亦较容易控制。 3.2.2 二次风量的控翩 由于一次风和增压风都有较为准确的测量系统和控制曲线,二次风量的太小可以从AH (空预器)入口的氧量中反映出来,运行中二次风量主要根据氧量的大小来调整。关于氧量 构控制。我们根据B&W提供的热力计算数据,画了一条电负荷与氧量的关系曲线, 如图4 所示。但运行中发现, 当电负荷高于100MW 时。如果增加氧量。一级过热器壁温和减温水 量上升很快,无法按厂家提供的曲线运行。我们认为在100MW负荷以下,氧量或控嗣在5盼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七B Al B2 C2 D1 Cl D2 A2 B1 前 墙 圈3 燃浇器布置示意圈 以下, 随着负荷的升高, 氧量可以适当地减小, 围, 可以通过燃烧调整试验获得。 3.2.3 W 型火焰的燃烧优化 \ \ \ \ D 20 d0 fi0 80 i00 电负荷% 臣4 菹量控 曲提 但最低不能小于3.5% 。氧量的最佳运行范 从1t、2 炉运行实绩来看,w 型火焰的特点没有充分发挥,燃烧尚未达到最佳状态, 飞 灰可燃物比较高,煤粉着火点滞后。我们认为该燃烧系统设计合理,监测控锕手段齐全,较 容易将燃烧控制在最佳范围。运行中应按 & 提供的曲线控制一次风量和增压风量,采用 过大的一次风和增压风量, 对锅炉的经济运行和燃烧的稳定性都不利;每个二次风箱的风压 指示应准确, 通过控制该风压值,可以使每一磨组各燃烧器的二次风量基本保持一致,有利于 煤粉的稳燃和燃烬;控制好二次风总风量,保持AH入I:1氧量在3.5%N5.5%范围内,让煤 粉充分燃烧,减少g 损失:调整内外调风挡板和旋流lⅡ十片开度,使煤粉着火提前,提高燃烧 的稳定性和燃用无烟煤的能力。 从上安电厂l#、2 炉运行结果来看,当燃用煤质基本保持稳定,应用基低位发热量在 20930kJ/kg以上,可燃基挥发份高于n%时,150MW(43%)负荷能停油稳燃。该工况下, 炉内火焰温度较高,分级风着火处最高火焰温度为1580。C, 燃烧稳定, 飞灰可燃物亦较低。 从燃烧角度出发,如果适当调整燃烧器内外调风的比例和旋流叶片角度,低负荷无油稳燃能 力可望进一步提高。 ‘ 结 语 a. 上安电厂1#、2‘炉燃烧系统风温,风压,风量测点齐全,调节挡板,截止档板、手 动挡板设计台理,系统调节性能好,运行人员容易将燃烧控制在最佳范弱。 b. W型火焰炉膛燃烧稳定性好,低负荷时飞灰可燃物比国产200MW机组明显低, 燃 烧效率高。 c. 一次风交换双调风燃烧器使一次风温提高9O。C左右, 有和J于着火 二次风配风可调 性能好, 易于每个燃烧器的燃烧调整;同时, 此种配风方式也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指减步了NOx)。 d. W型火焰配合PAX型燃烧器, 再加上分级风的布置及敷设卫燃带, 提高了锅炉对 低厦应燃料的适应船力,特别是低负荷下的稳定性,锅炉不投油助燃可带43%的负荷 e. 由于加拿大B&w没有设计350MW w 型火焰锅炉的经验,该炉启动过程中汽温严 熏偏高,过热器管壁超温,影响了机组的正常运行 } 9 8 7 6 5 4 3 —_I_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甄长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