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清除锅炉内表面的铁锈和污垢,下列情况应该进行煮炉。
4.1.2锅炉经过改造和大修更换汽水受热面管50%以上或受热面管内表面进行过机械,化学清洗。
4.2.1煮炉要使用符合要求的软化水或除盐水,煮炉过程中保持高水位运行,但防止满水。
本锅炉加氢氧化钠按3公斤/米3水容积,加磷酸三钠按2.5公斤/米3水容积,计算药品纯度按100%计量。药量按锅炉水容积计算的理论重量110%准备。该炉水容积参考锅炉厂图纸计算。
4.2.3加药前先将氢氧化钠及磷酸三钠分别配成20%浓度的药液,然后拆掉汽包放空伐进行加药,一次性将药加足,加药时汽包水位保持最低可见水位。因为锅炉点火升温后,水位因水
膨胀会上升。
4.2.4煮炉期间根据以下说明绘制煮炉曲线,按煮炉曲线严格控制。当锅炉压力升到0.2--0.3Mpa时,车间组织维修人员对所
有伐门、法兰、手孔、人孔、水位计等的螺栓热紧一次。保持锅炉压力0.3--0.4Mpa持续时间十个小时,并进行联箱排污每个排污点持续半分钟,以加强水循环使药液均匀,炉水碱度保持46.5毫克当量/升,二期煮炉将锅炉升压至0.6Mpa,保持压力持续时间仍为十小时,并进行第二次联箱排污,排污操作按前规定进行。
三期煮炉,将压力升至1.0Mpa,保持压力持续八小时,然后降低炉水碱度,即放水、进水工作,由炉水的磷酸根含量变化情况决定放水,进水的情况,当磷酸根在炉水中趋于稳定时,煮炉可以结束,否则继续保持压力1.0Mpa,进行煮炉,直到磷酸根稳定为止。
4.2.5煮炉期间从连续排污和联箱排污采样,对炉水碱度及磷酸根的变化进行监视分析,一般采样时间按以下规定进行。
开始升压后,每两小时采样分析一次。
保持压力,进行联箱排污前采样分析一次,排污后再采样分析一次。换水后期每小时采样分析一次。
随时注意监视和记录锅炉膨胀变化情况,将膨胀指示器的数值与锅炉压力对应记录。
煮炉期间产生的蒸汽应由过热器出口联箱的放空伐排放,一般不允许为生产送汽。其排汽量前期为2~3吨/后期为3~5吨/
时。
4.2.8当炉水碱度换至符合运行标准时,可进行安全伐校验工作及冲洗蒸汽管路工作。在进行联箱排污时要注意倾听各排污点是否排污畅通,如发现有的排污点有堵塞倾向时,煮炉后要停炉检查并清除。如没有发现堵塞倾向,根据生产需要锅炉可在校验安全伐后,投入试运行及正式生产运行,如时间允许煮炉后进行安全伐校验工作后,可停炉检查,也可不进行安全伐校验而直接停炉检查。校验安全伐的工作等重新锅炉启动后,再行校验工作。
锅炉安全伐的定压校验工作是在锅炉正常的点火升压或煮炉完成后升压至略低于额定工作压力后完成安全伐校稳工作的前期准备。安全伐校验工作必须由车间领导组织进行,主管生产副主任,锅炉技术人员,司炉班长等在场,司炉员配合工作,联合进行。安全伐校验工作没有完成前,锅炉不允许为生产送汽。安全伐校验工作中锅炉也不允许为生产送汽。
锅炉安全伐有弹簧式,重锤式安全伐两种。安全伐的定压校验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试验过程,实际的定压值与理论定压值接近即可。
以重锤式安全伐定压校验为例。锅炉在安全伐定压校验时必须是单独运行的锅炉并没有为生产装置或汽轮机供汽。并且是具备正常运行条件的,已达到略低于正常工作压力的锅炉。
5.2.3通知司炉人员升压、升压要缓慢,直至安全伐起跳,然后降低压力使其回座。
5.2.4记录安全伐起跳压力。起跳压力高于理论值,将重锤内移,起跳压力低于理论值,将得锤外移。
5.2.5重新升压,使安全伐起跳回座,调整重锤位置,直至起跳压力等于或非常接近理论值位置,校验成功,将该安全伐压死。
5.2.6按以上程序校验第二只安全伐,直至安全伐定压校验完毕。弹簧式安全伐的调整以压紧螺母决定弹簧压力大小,确定安全伐的实际定值,操作程序与以上相同。
5.2.7安全伐全部校验完成后,要降低锅炉压力在正常工作压力以下,把压死的安全伐去掉多余重物,然后锅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具备为生产装置或汽机供汽条件。
煮炉,安全伐校验完毕才能具备点火、升压的条件。已经正式投入运行过的锅炉,由于生产需要停炉,但做为备用炉随时准备启动的锅炉。经阶段性小修后,经过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合格,安全伐定压值符合要求,具备备用炉条件的锅炉。
打开汽包放空伐及有关疏水伐,过热器放空伐,投入玻璃板水位计,然后联系司泵人员送合格给水。
6.2.3上水速度按夏季不低于1小时,春秋不低于1.5小时,冬季不低于2小时速度,给锅炉上水,至玻璃板水位计中心线以下较低水位。
6.2.4在炉排前部堆放适量木柴,或其他易燃品将煤引燃,关闭炉排下后五个风室的挡风板,视燃烧情况适当给煤,并启动炉排。待燃煤到第一风室后开启鼓风机适当送风,用鼓风机入口导向板控制送风风压及风量,控制炉膛火势,当煤正常燃烧后,慢速将燃煤拉向炉膛后部,个依次开启各风室的挡风板。控制送风风压及风量,控制火焰
并逐燃烧情况。
6.2.5当排烟温度接近110℃时,可启动引风机,也可视实际情况提前启动引风机。
6.2.6当压力升到0.05Mpa以上时,可关闭汽包放空伐,由过热器放空伐控制升压速度,升压速度不宜过快.
6.2.7汽包压力升至0.098Mpa以上时,应进行汽包液位的冲洗工作,其他液位指示仪表,应以汽包玻璃板或玻璃管液位计指示为准,进行对照效验工作。
6.2.8汽包压力升至0.098Mpa时可进行定期排污工作,此情况下的定期排污主要目的是使锅炉水冷壁上、下部位受热均匀,减小温差。
定期排污注意事项:排污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汽包水位正常,定期排污各点都要进行,开度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每点排放时间在1分钟左右,此时定期排污与正常工作压力下排污不同,压力低、开度小会排量不足,时间短、排量不足,达不到缩小上、下部温差的目的。
额定工作压力下进行定期排污,与升压过程中排污其目的不同,在运行中工作压力下排污,主要是排掉联箱中的沉积物,要求阀门快开、开大、马上关小、关闭,特点是开度大,时间短,开度大有利于将沉积物冲走,时间短防止破坏水冷壁内正常的汽水循环,而且此时压力高,排量大,防止液位降低。
6.2.9汽包压力升至0.196Mpa上时,保持压力在0.196--0.294Mpa之间,联系维修工作人员进行热紧螺栓工作,包括人孔、手孔各阀门、阀兰等处螺栓。
6.2.10汽包压力升至0.49Mpa以上时,维持压力在0.49--0.98Mpa之间,联系仪表工作人员进行表管冲洗工作,并联系化验人员对蒸汽进行取样化验,汽轮机可进行暖管工作,此时可对锅炉进行第二次联箱排污工作,在排污操作中较第一次排污,开度小,排放时间短。
6.2.11当汽包压力升至1.976Mpa以上时,温度超过250℃,如蒸汽中SLO2含量在80mg/L以下时,可联系汽轮机岗位工作人员对汽轮机进行冲转工作,如果汽轮机不开机,可以启动减温减压器,为生产装置供汽。
6.2.12锅炉升压过程中,要注意燃烧、排汽量、气温三者的联系,火势大需排汽量大,蒸汽才不会超温,要注意升压过程中,气温要控制在400℃以下,只有当正式进行送气后,压力才可以按额定工作压力和额定蒸汽温度进行控制。
在蒸汽量25t/h以下运行时,要按本锅炉运行特点,摸索出蒸汽流量和气温的对应关系,气温高时要提前效验减温器,防止超温,如减温器投入,减温水开足仍不能控制气温在合格范围应马上减小火势,使锅炉在额定工作压力以下运行维持气温合格为原则。
6.2.13在为汽轮机或减温减压器送汽后,在过热蒸汽不超温的情况下,逐步调整压力达额定工作压力,使锅炉处于正常状态。
并汽也称并炉。是新点火升压后的锅炉与正在运行的锅炉达到共同供汽的操作。
并汽前最为引起高度重视的工作是疏水,有的也称倒汽。疏水工作做得不好,在并汽过程中会引起水冲击,水冲击严重时会把蒸汽管线法兰处造成泄漏,水冲击的过程会发生骇人听闻的撞击声,管线会引起强烈振动,所以一定要把并汽锅炉蒸汽出口至正在运行的锅炉供汽母线之间的连通管中的凝结水在并汽前进行疏掉、放净,并使这段管线升温。完成并汽前准备工作。
新点火升压锅炉调整压力略低于运行锅炉压力0.1--0.2Mpa。打开新运行炉主汽出口伐后的疏水伐,此时主汽出口伐处于关闭状态,打开正在为生产供汽的分汽缸至待并汽炉管线上的连通伐。控制待并汽炉主汽出口伐后疏水伐的开度,进行疏水,疏水速度应缓慢进行,速度过快也会引起水冲击。伐门开度处微开即可,直到疏水中有蒸汽冒出,确认这段管线中的凝结水已全部放出,疏水伐排出过热蒸汽为止。听声音即可判断,过热蒸汽排汽声音高、明显。实际操作中容易体会、判断。待并汽炉司炉与运行炉司炉联系后,可进行并汽操作,打开待并汽炉主汽出口伐,操作要缓慢进行,特别是
开始阶段,开到伐门手轮两三圈开度后,确认不会产生水冲击后,可加快开伐速度,并逐渐关小放空伐及疏水伐。最后放空伐及疏水伐关死,主汽出口伐全开,则完成并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