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对锅炉过热蒸汽出口至减温减压器入口之间管道进行暖管,通过减温减压器手动总阀前疏水阀进行疏水排汽,确
水阀已完全排汽后,可手动开启减温减压器手动总阀,并开启电动减温减压阀的旁路阀,此时,电动减温减压阀处于关闭位置,减温减压器排汽阀后疏水阀有低压炉在供汽,应缓慢开启减温减压器排汽阀,当阀门微开并听到蒸汽流动声时,应停止开阀,确认没有产生水击后,再慢开排汽阀,如汽流声正常,关闭前后疏水阀,逐渐将排汽阀全开,手动总阀也全开,关闭电动阀的旁路阀,并汽成功。
12.2 手动控制减温减压器的电动减温减压阀,逐渐开大此阀,并手动投入减温水,控制汽温在250℃--300℃之间,在逐渐开大,电动减温减压阀的同时,逐渐关小,锅炉过热蒸汽排空阀,直至关闭。
12.3 当完成上述操作后,根据全厂用汽情况调整中压炉、低压炉负荷,逐渐将负荷移至中压炉。
12.4 当中、低压炉移负荷操作完毕,并确认中压炉工作正常后,减温减压器的自动控制系统可由手动控制改为自动控制。
12.5 如果全厂大修后,第一次启动,直接由中压炉送气,在中压炉点火升压过程中,当热紧螺栓工作完成后,便可
通过减温减压器至分汽缸,由分汽缸为各生产装置送气暖
管,这样,可减少蒸汽排放,节约燃料。
在直接送气过程中,同样要注意疏水避免在送气过程中产生水冲击,直接送气过程中,主管道至分汽缸阀门全开,分汽缸至生产装置蒸汽管线至少有一路全开,该路蒸汽管线上疏水阀应全开,此项工作应通过厂生产调度进行联系。
此时中压炉应降压运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压力、温度、流量控制,如用汽量小,在最低燃烧火势情况下,仍燃压力升高,气温升高,可利于过热蒸汽排空阀进行控制,加大排空流量、增加自然压力,气温便会降下来,低压蒸汽气温,可用喷减温水控制在250--300
13.1 中压炉启动过程中应先为减温减压器送汽,并汽成功后,运行稳定,然后可以为汽机送汽,进行气轮机、发电机的启动工作,气轮机运行正常,气轮机排汽与低压蒸汽管网并汽成功后,发电机才可以升压并网,上述工作完成后,可进行减温减压器与气轮机排汽的移负荷工作,蒸汽移负荷完成后,减温减压器可以处于热备用状态。
13.2 减温减压器热备用是在汽机排汽移负荷完成后,此时只要打开电动减温减压阀。(开度大小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以不明显影响分汽缸内低压蒸汽温度为原则,)关闭电动减温减压阀及喷水阀即可。此时进汽温度435℃,不进行喷水减温,但减温减压器本声有散热损失,只要控制旁路阀开度合适,进汽量大小合适,通过减温减压器本体散热至分汽缸前,温度可以控制在300℃以下,而减温减压器内又不致产生积水,具体开度大小在实践中摸出规律。
14.1 减温减压器的停止运行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中压炉运行中由于事故检修启动低压炉,低压炉并汽后,中压炉按正常停炉出现的减温减压器停运。另一种是全厂大修,中压炉供汽,最后中压炉停运,先停气轮机,后转减温减压器运行,然后全厂停止用汽,最后停中压炉与减温减压器。再一种是中压炉事故停炉引起减温减压器停运。
14.2 中压炉事故检修按计划停中压炉,在低压炉并汽后,运行正常后,中压炉停运,当中压炉正常停炉,中压炉已停止给煤,停止送风,此时将压力温度自动调整,改为手动调整,关小喷水阀,监视排汽温度在合格范围,随蒸汽流量减小,直至到零,全部关闭电动喷水阀,并手动关闭来水阀,全部关闭手动总阀,排汽阀同时微开,手动总阀前疏水阀,控制中压锅炉压力,如有上开趋势,开大疏水阀或用过热蒸汽放空阀控制。
改手动控制,注意气温不低于250℃,必要时关闭电动喷
水阀及来水阀,直至备用炉并汽后,关闭减温减压器手动
总阀、排汽阀,打开手动总阀前疏水阀。
14.4 中压炉运行,由于大修期全厂停工,中压炉最后停运,中压炉可先降压运行,减温减压器由自动控制改为手动控制,中压炉停止给煤及送风后,由于汽温会下降,监视汽温在300℃以下时,关闭电动喷水阀及来水阀,让蒸汽系统自然降压降温,直至分汽缸不再向外送汽,关闭手动总阀,由疏水阀控制中压炉压力,中压炉按正常停炉操作进行。
15.1.1微开分汽缸通往除氧间的供汽阀,并微开除氧间通往除氧器水箱蒸汽加热管路上阀门及通往除氧头的进汽阀(可利用旁路阀)进行疏水,防止分汽缸上送汽阀内漏,致使通汽管路存有积水,将积水疏入除氧器下部水箱,防止正式送汽时产生水击,疏水完毕后,关闭上述各阀门。
15.1.2启动脱盐水泵,为除氧器供水,水位在水位计显示中间水位。
15.1.3分汽缸上送汽阀全开,微开除氧器水箱,蒸汽加热管路阀门,逐渐开启致适当开度,调整除氧头上的放空阀,使冒出少量蒸汽为宜,如放空阀排汽带有压力应适当关小进汽阀门。
15.1.5当锅炉开始连续进水时,除氧器也要连续进水,此时,除氧头进汽阀也应打开,利用电动阀调节进汽量的大小,手动控制,调整初期水温可略低于104℃,直至锅炉负荷稳定,除氧器进水量也稳定之后,可以调整进汽量及进水量,使水温达到104℃,使给水除氧合格。
15.1.6当运行稳定时,进水量、进汽量可由手动控制改为自动控制。
15.1.7在没有外来汽源时锅炉开工,除氧器供水可不除氧,直接由脱盐水为锅炉供水,直到分汽缸中有锅炉供汽压力时,应尽快为除氧器供汽,进行除氧。
15.2.1严格监视除氧温度,除氧头排空阀的冒汽量、进气压力等指标,防止安全阀起跳及水封冒水。
15.2.5一旦水封冒水,说明进汽量过大或进水量过小,要尽快手动调整并为水封补水,直至运行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