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锅炉专业 > 详细内容
35T中压锅炉的操作法、事故处理方法及安全生产规程
发布时间:2010/10/19  阅读次数:15705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3.10T 锅炉操作规程 1 点火前检查 1.1 燃烧室内无焦渣及杂物,炉墙后拱无裂缝,二次风嘴、看火孔、水冷壁管、联箱均正常,所有看火孔、检查门均需关严。 1.2 所有烟道挡板、闸门等位置正确,开关灵活,各处保温层均
1.1 燃烧室内无焦渣及杂物,炉墙后拱无裂缝,二次风嘴、看火孔、水冷壁管、联箱均正常,所有看火孔、检查门均需关严。
1.2  所有烟道挡板、闸门等位置正确,开关灵活,各处保温层均应完整良好。
1.3  锅筒下联箱等处的膨胀指示器无卡住或顶碰,平台扶梯及炉顶无杂物。
1.4  所有阀门开关要灵活正确,给水泵出入口阀门应开启,所有转动机械均应加足油。
1.5  所有水位表要清洁,照明应充足,汽水阀门应开启,放水阀门应关闭,先将过热器的出口集箱上的疏水阀打开,以便蒸汽在过热器内流动冷却,以免烧坏过热器。当压力升高时,逐渐关闭疏水阀门,并入主蒸汽管道后将疏水阀关闭严密。
1.6  点火前打开省煤器的循环阀门,关闭通往锅炉的上水阀门,所有冷却水阀、除渣器用水阀应打开。
1.7  各风机启动前要盘车,无卡住、无异音、导向板应关闭,操作灵活,启动各风机无机械摩擦,电流及振动值在允许范围之内;
1.8  试启动给煤机、抛煤机、除渣机无卡住、无异音、电流及振动值在允许范围之内。
                                                    
2.1  锅炉上水前应试启动给水泵,保证给水泵无杂音、无卡住、无泄漏,电流及振动值在允许范围内;
2.2  打开锅筒空气阀,关闭循环阀和直接上水阀,使水经省煤器进入炉膛内;
2.3  上水速度应缓慢,上水时间夏季约需1-1.5小时,冬季约需2-3小时,上水过急会引起热膨胀不均,以致泄露;
2.4  点火前,炉内水位在水位表最低水位处维持不变,若有变化必须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2.5  上水时,应检查联箱、锅筒、人孔盖等是否严密,若有漏水现象应进行处理。
3.3  关闭入口挡板,用启动开停按钮,观察叶轮转动方是否符合要求。
到最高值,但经5-10秒后又退回到空载电流值。如果指针不能迅速退回,应立即停用,以免电动机过载损坏。
4.1  点火前应对烟道通风,时间不少于10分钟,打开自然通风门及引风导向板,调整风室风门和挡板。
正常后,再调整风门开度,维持炉膛负压在2-3mm水柱。
4.4  先开抛煤机后开给煤机,向火床少量抛煤,使升火速度缓慢平稳。
4.5  在升温期间,应监视省煤器内的水温,并控制在工作压力下低于饱和温度40℃,以防止沸腾而产生水击,如超温可打开省煤器循环管,将一些高温水放回水箱。也可采取锅炉放水和加大省煤器进水以保持正常水位。
4.6  当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温达120℃以上时,方可启动送风机和二次风机;当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温度达300℃以下,必须启动送风机,以免烧坏预热器。
4.7  启动炉排慢速运转,随着燃烧情况,逐渐增加风量、给煤量及炉排速度,及时调整炉膛负压。
5.1  升火速度不能太急促,特别是水容量大和水循环较差的锅炉,以免因突然的热膨胀损坏锅炉部件和炉墙。
5.3  对于有几个锅筒的锅炉,升火时应在下锅筒适当放水,并相应补充给水,以促进上下锅筒之间的水循环,减少温度差。
5.4  升火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水位,因炉水受热膨胀,水位逐渐上升,可用放水方法维持在较低水位线上。
间,冷炉点火到供汽的时间,夏季不少于3小时,冬季不少于4小时,新安装的锅炉要适当延长升压时间,一般不少于5小时。
6.6  升火过程中,随着气压的升高逐渐地关小过热器疏水阀,到开启总汽阀之后完全关闭,不允许提前关闭。
7.1  通知用汽单位并得到同意,关闭同一蒸汽母管上其他未投运的主汽阀。
8.1  并炉前先冲洗水位表并校对各水位表是否一致,压力表的指示是否正确。
8.2  检查锅炉各机械是否运转正常,燃烧稳定,水位处于正常位置。
8.3  在并炉过程中,若出现蒸汽管水冲击,应停止并炉,减弱燃烧,加强疏水,待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并炉。
                                                      
8.5  根据供气量的大小及时调整给煤量、给水量、给风量及炉排转速,使各运行参数保持在规定范围之内。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1]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