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锅炉专业 > 详细内容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分析
发布时间:2010/7/10  阅读次数:1333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1.内蒙古呼和浩特热电厂;2.内蒙古金山热电厂,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 0)
摘 要:文章对大容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作了分析 。指出:为了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大容量燃煤电站锅炉均在锅炉尾部烟道设置空 气预热器,而且以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主。由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工作原理上存在不足, 漏风 量大都是其最显著的缺陷。
关键词:漏风;磨损;间隙;经济性;电厂
中图分类号:TK2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10)06—0085—01
1 转子热端蘑菇状变形漏风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热态时,烟气和空气分别从上、下进入预热器转子,通过转子蓄热元件 进行热交换。在这个过程中,热端温度高,膨胀量大,而冷端温度低,相应的膨胀量小,使 得转子延径向下发生变形,呈蘑菇状。某600MW机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热端蘑菇状变 形示意见图1。
从图1可看出,转子下垂量最大达到50mm,而且半径越大,转子外缘下垂量越显著。通过 推算得知,转子变形量与转子半径的二次方成正比,关系式如下:

式中,Y为转子下垂量,mm,a为平均温度下转子的线性膨胀系数,m/℃;Δt为热端与冷端的 平均温差,℃;R为转子半径,m;h为蓄热元件高度,m。
现有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广泛利用可调节扇形板与转子径向密封片配合,达到控制转子冷 、热端漏风的目的,但由于转子特殊的蘑菇状变形,使得直线形式的扇形板与径向密封片无 法达到良好的密封,控制漏风的效果难以保证。
2 密封片(板)磨损漏风
运行过程中,为保证转子与静子构架之间相对较小的间隙,转子密封片与静子密封板会相互 接触,产生磨损。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维持相对较低的漏风面积,但随着设备磨合,漏风 率将增大,而且随着设备工作稳定期的结束,设备逐渐进入工况恶化期,漏风量急剧增加( 见图2)。
造成密封片加速磨损的主要原因有:①转子在不同排烟温度下变形不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转子密封片外端曲线将不符 合 理想设计状态的变形曲线性质,在某一稳定工况下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漏风区间。高压侧空气 气流高速通过这个区间间隙进入负压侧的烟气通道,空气流的吹损,使得这一区间间隙逐渐 增大。②密封片的材质或规格存在问题,不能保证在环境温度频繁变化等恶劣条件下的耐磨效 果,导致密封片过早失效。③为保证转子清洁、气流流通面积和换热效果,空气预热器一般配有蒸汽吹灰系统,为 了 有效排出吹灰时产生的疏水,吹灰器枪管均为内高外低式设计。当吹灰器每次投入运行时, 初始产生的部分冷凝水会聚集在枪管第一喷口处,在高压蒸汽的推动下,夹带大量水滴的蒸 汽高速冲击转子某一固定位置,造成该部位的密封片首先产生磨损。之后,高速气流还会扩 大磨损部位,在某一段长度上产生锯齿状的磨损,导致漏风量的骤增。
3 转子水平度不达标漏风
转子的水平度是影响漏风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转子水平度不达标,各向(径向、轴向、 环向、旁路)密封会在某些固定部位产生大量漏风;同时,其反向位置的密封也会严重磨损 ,致使磨损部位转至其反向位置后,间隙更加明显,漏风量更大,产生恶性互动结果。
一般情况下,转子水平度的控制标准为0.4mm/m。机组在中级以上检修时,都应测量转 子水平度,如果不符合上述标准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
4 负荷变化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由于设计原理与结构的关系,漏风主要存在于转子与静子框架、转子内部 。从产生的渠道来区分,分为直接漏风和携带漏风。直接漏风,产生于动、静密封之间,动 力来自于空气与烟气通道间的压力差Δp,它的决定因素是泄漏系数K、漏风面积A和通道间 压力 差ΔP。当空气预热器投入热态运行时,转子产生蘑菇状变形,转子冷(热)端外侧与扇形 板之 间、转子外侧轴向密封与静子框架之间产生较大非线性间隙,这是造成漏风的最主要原因。 转子旋转时,转子中空气漏入烟气流即产生携带漏风,约占总漏风量的1%左右,它取决于转 子的转速、转子流通面积A等。
[参考文献]
[1] 侯海云.大型回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06,(4):1~2.
[2] 郭立君,何川.泵与风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17,107 ~108,128.
[3] 黄其励,江自生.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 ~4,38~59.
[4] 王东.大容量燃煤电站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分析及控制措施[J].河北 电力技术,2006,25(4):29~32.
[5] 李建功.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再燃烧的预防与处理[J].西北电力技术,2004,( 6):156~158.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