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分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 文章对DG600-2401型电动调速给水泵油中进水造成不能安全稳定运行的原因进行 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降低多级水封、使回水管低于水泵大气回收槽、消除由于安装位置 高造成附加“U”形弯的方案。该方案在实际运行中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给水泵;润滑油;密封水;改进技术
中图分类号:TK22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号:1007—6921(2010)06—0088—01
1 概况
某电厂330MW汽轮机组,根据设计要求,每台机组配有3台50%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组,型 号DG600-2401。该泵组是由上海电力修造厂与英国公司合作生产,主给水泵芯包由威尔公司 供货,泵组各轴承均采用滑动轴承,所用润滑油与液力耦合器工作油型号相同,且共用同一 油箱。
2 给水泵密封水工作原理
主给水泵轴端密封采用迷宫式水密封,即末级叶轮出口水经平衡盘与平衡套径向间隙泄到 第一个泄水室,并将其引到前置泵出口(即主泵入口),剩余部分水沿迷宫套径向间隙泄到 第二个泄水室后被引到前置泵入口。第三个水室为轴封供水室,水源由凝升泵出口水引入该 供水室,该压力(P1)大于第二水室压力,(P2)0.2MPa,即△P=P1-P2=0.2MPa。且由 密 封水差压调节阀自动维持,第三个水室的水除部分泄到第二水室(即除氧器)外,其余全部 泄水沿轴向外泄到大气端回水室,经多级水封再导致凝汽器热水井的上部,见图1所示。

3 润滑油进水原因分析
1号机组自整套启动以来,3台给水泵的密封水回水均不能顺利返回凝汽器,使轴端的大 气孔处大量冒水,水以沿轴向间隙进入轴承座造成润滑油中进水,油质乳化。但根据水封的 水阻计算,应该能够顺利返回凝汽器。供货厂家解决的办法是每台泵各配备1台压力式滤油 机,间断或连续运行,但油中的水分仍然较多,为了寻求解决办法,最后将多级水封后的回 水管从凝汽器铜管的上部降为热水井上部(见图1虚线部分),但改进后效果不佳。
电厂海拔高1 020m,故大气压力为0.88×105Pa~0.90×105Pa,根据多级水封的流程阻 力,有以下公式[1]计算:
沿程阻力:hf=λlv2/2dg(式中λ为沿程阻力系数;l为管道长度;d为管直径);
局部阻力:hj=yv2/2g(式中y为局部阻力系数);
流体在重力场中的流动z+p/r+v2/2g=H(z+p/r)为位置水头与压力水头之和;v2/2g为单 位质量流体的动压头,故三项之和为总水头H。
根据现场实测多级水封压头高度、流程分析和计算的结果,给水泵密封水经多级水封,在各 种工况下完全可以克服水封的阻力流到凝汽器,这就说明上海电力修造总厂对水封的设计是 合理的。
那么为什么造成密封水不畅呢?通过就地观察与试验,以及现场的实际系统绘制出图纸逐步 分析。发现根本原因在多级水封与给水泵端头回水(大气端)槽之间,由于设计、安装时为 了不影响地面通行,回水管通过—0.5m的地沟引至0m以上的多级水封。这样在多级水封 前又形成一个不合理的“U”形水封,致使回水阻力增加,造成大气回水槽向外冒水,且很 容易进入轴承回油中,使油中进水,油质恶化。
4 改进方案
以现场的实际位置,并从安全、经济的角度出发,征得厂家同意(图纸为给水泵厂家设计) ,确定将多级水封由原来的+2.8m(从零米到水封顶面)的位置降到零米(按顶部计算)以 下,使回水管低于水泵大气回收槽,从而消除由于安装位置高造成附加“U”形弯的方案( 如图2所示)

5 效果
改进投资少,收益大,只有几道焊口和约4mφ108管就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改进后效果明显 。在改进前的半年时间内给水泵因油中进水,油质乳化无法运行换新油。每台泵换一次需7 桶(180kg/桶),共换5次,同时滤油机处于连续运行状态,油耗、电耗、材料等消耗较大 ,直接经济损失约4万余元,且直接威胁设备的安全。改进后大气回水槽不再往外冒水,压 力式滤油机退出运行,给水泵油中不含水分,从而为给水泵的安全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卫星,陈文梅工程流体力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