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锅炉专业 > 详细内容
一种煤耗目标管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1/1/15  阅读次数:1127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1 前言
锅炉是耗煤大户,煤耗水平可用吨蒸汽煤耗来衡量。然而影响吨蒸汽煤耗的因素,除了可受内部运行控制的锅炉热效率、给水温度、排污率外,还和煤质这一外部条件密切相关。由于目前进厂煤货源杂、厂家多,煤质波动不可避免,这必然引起煤耗客观变化。因此,要进行煤耗的月度或年度的对比分析,必须尽量考虑到煤质波动因素,还原出真实的锅炉经济运行水平,以便于奖惩考核。
我们可以设定一个目标煤耗,根据锅炉前一段时间的运行水平,确定目标煤耗下的目标煤质,当外界煤质变化时,根据目标煤耗和目标煤质得出一个理论的推算煤耗,该推算煤耗是涵盖了煤质波动因素后的煤耗,可用来与实际煤耗相比较,进而客观公正地分析出锅炉经济运行水平。
煤质的变化,体现为煤中各种工业分析成分的变化。如灰分和水分增加,相对应的,含碳量和发热量则会降低。这里,我们选取发热量做为反映煤质波动的参数,因为发热量是其它工业分析成分的综合体现,其高低直接影响锅炉煤耗。
  
2   建立煤耗目标管理方法的步骤
2.1   将发热量统一为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对不同的煤质而言,将发热量统一折算为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才有对比意义。这是因为,我们平时化验分析测定的是分析基弹筒全发热量,这种发热量,只考虑了含碳量、灰分、挥发分,没有考虑到外水含量的影响。而在实际生产中,外水虽然不参与锅炉的燃烧放热,但在计算煤量和煤耗时,却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折算为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就能综合上外水的影响。
根据发热量的基准与换算原理,有以下发热量折算公式: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0.999×Q弹筒—94.2Sf)—206×Hf]×(100—W全)÷(100—W内)—23×W全
其中:发热量单位均采用KJ/Kg。
利用Excel表建立公式,只要输入Q弹筒、Sf、 Hf 、W全、W内这5个数值,即可得出结果。
2.2   建立目标煤耗与目标煤质(发热量)。
以2010年上半年为例,进厂煤质情况见下表:
工业分析成分(%)
发热量
W
W
W
Af
Vf
Cf
KJ/Kg
9.07
7.73
1.33
24.13
10.39
64.14
0.47
25940
应用上述发热量折算公式,得到上半年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22686 KJ/Kg。
在实际低位发热量22686KJ/Kg的情况下,2010年上半年锅炉的实际煤耗水平为138.46kg/t。我们如果把136.5 kg/t作为一个煤耗目标,在不考虑锅炉运转率的条件下,经计算,进厂煤低位发热量应达到23012KJ/Kg,该值可作为目标煤质(目标发热量)。
2.3   根据实际发热量,求取推算煤耗,并与实际煤耗比较。
每月可先折算出进厂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通过与23012KJ/Kg目标发热量和136.5 kg/t目标煤耗相比,得出本月应完成的推算煤耗。推算煤耗 =23012×136.5/折算的发热量=3141138/折算的发热量。
下面的煤耗检查考核表,列出了不同折算发热量条件下的推算煤耗。
推算煤耗高于136.5Kg/t目标煤耗的数值,可归为煤质因素。
将推算煤耗与实际完成煤耗比较,超出(或降低)部分,做为绩效考核依据。
  
3   示例
       以2010年下半年的几个月为例,评价锅炉煤耗水平。
项目
单位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化验发热量
KJ/Kg
26030
26170
25730
25314
24904
折算低位发热量
KJ/Kg
22764
22965
22447
21743
21471
推算煤耗
kg/t
137.99
136.78
139.94
144.47
146.30
实际完成煤耗
kg/t
135.39
138.94
139.88
145.35
146.13
比较
2.16
0.06
0.88
0.17
考核意见
--
奖励
考核
奖励
考核
奖励
可以看出,在考虑煤质因素后,理论上的推算煤耗与实际完成煤耗较为接近,超出或降低的部分,可以归因于运行操作,列入绩效考核。与上半年煤耗水平相比,7、9和11月份表现较好。
  
4   小结
通过折算发热量,计算锅炉推算煤耗,并与实际完成煤耗比较,可分析出锅炉经济运行水平,使绩效考核也能建立在煤质分析的基础上。但这种煤耗目标管理方法,没有考虑到煤质变化对其它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如飞灰可燃物、排烟温度等,只能做为一种近似的处理方法,来分析目前的煤耗水平和运行操作水平。■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