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锅炉专业 > 详细内容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发布时间:2009/10/18  阅读次数:20660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第八篇 安全措施
锅炉清洗前,有关人员必须学习清洗的安全和操作规程(各丁可按此安全措施结合本厂具体情况制定规程)。熟悉清洗用药的性能和灼伤急救方法。清洗工作人员需经演习和考试合格方可参加清洗工作。清洗时所担任的工作应与演习时相同。为了避免误操作,在清洗过程中应由清洗负责人发给操作票进行操作。
参加化学清洗的人员应佩带专用符号,与清洗无关的人员不得逗留在清洗现场。
清洗现场必须备有消防设备,消防水管路应保持畅通。现场需挂贴“注意安全”、“严禁明火”、“有毒危险”、“请勿靠近”等标语牌,并作好安全宣传工作。
化学元素清洗系统的安全检查,应符合下述要求:
与化学清洗无关的仪表及管道应隔绝;临时安装的管道应与清洗系统图相符;对影响安全的扶梯、孔洞、沟盖板、脚手架,要做妥善处理。
清洗系统所有管道焊接应可靠,所有阀门、法兰以及水泵的盘根均应严密,应设防溅装置,防备漏泄时酸液四溅。还应备有毛毡、胶皮垫、塑料布和卡子以便漏酸时包扎。
酸泵、取样点、化验站和监视管附近须设水源,用胶皮软管连接,以备阀门或管道泄漏时冲洗用,还应备有石灰以便中和时用。
清洗时,禁止在清洗系统上进行其他工作,尤其不准进行明火作业。在加药场地及锅炉项部严禁吸烟。
清洗过程中应有检修人员值班,随时检修清洗设备的缺陷;搬运浓酸、碱溶液时,应有专用工具,禁止肩扛或手抱。
直接接触苛性碱或酸的人员的检修钳工,应穿防护工作服、胶皮靴、带胶此围裙、胶此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或防毒面具以防酸、碱飞溅烧伤。开启苛性碱桶时,应使用专用工具,禁止用铁锤和凿子凿开,并应防护面罩,以防苛性碱的细块溅到脸上,破碎大块苛性碱时,需用布包住或在大桶内进行。溶解块状苛性碱时,应放在有盖的槽中进行并定时用木棒搅拌。如溶解金属桶内的苛性碱时,可先打开金属桶的盖子,将桶倒置于溶液箱的支架上,将蒸汽管引到金属桶的开口处,用蒸汽直接冲溶桶内的苛性碱。在配碱地点应备有盛有清洁水的水桶、毛巾、药棉和浓度为0.2%的硼酸溶液。
酸液漏支地面上应用石灰中和。溅于衣服上,应先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2--3%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中和,最后再用水冲洗。若酸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有清水冲洗,再用2--3%浓度的重碳酸钠溶液清洗,最后涂上一层凡士林。若酸液溅入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并立即送医务室急救。
清洗过程中应有医务人员值班,并备有下列急救药品:2%的氨水、重碳酸钠和碳酸钠溶液各5L,石灰水溶液10L。
用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20g、氧化镁20g、甘油15g、水44g和盐酸普鲁卡因1g混合而成的药膏。
静脉注射用10%的葡萄糖酸钙或10%氯化钙溶液30--40支,每支为10mL。10%的碘化钠溶液10支,每支5--10mg。药片:可拉明、咖啡因及止痛片若干。
上述8.11.2、8.11.3、8.11.4三种药是氢氟酸灼伤急救用药。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2]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