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金属表面由于其表面与外部介质(例如水、汽等)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遭致损坏的过程称为腐蚀。
锅炉金属的腐蚀,按其本质来说,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大类。在化学腐蚀过程中,不产生电流,仅是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作用而使金属受到破坏的现象,如
金属表面与水、汽接触的表面而发生均匀的腐蚀等都属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过程中能产生电流,金属遇到水分或在潮湿的地方最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如锅炉水质不良基本上都属于电化学腐蚀。
腐蚀破坏的形式主要可分为两种,即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均匀腐蚀是在全部金属表面上大致以同一速度进行的腐蚀。化学腐蚀的特点就是有很大的均匀程度。
局部腐蚀仅发生在金属的某一部分表面,只是个别地点金属受到破坏。这种腐蚀有:斑痕腐蚀,溃疡腐蚀,点状腐蚀,晶间腐蚀,选择性腐蚀以及由于“疲劳”而引起的腐蚀性裂纹也属于局部腐蚀。
斑痕腐蚀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分散在金属表面的个别部分。如果斑痕腐蚀的面积具有明显的边缘并成为稍深的陷坑,即为溃疡腐蚀;有时金属表面会被腐蚀成许多直径为0.1~2mm的凹坑,这种腐蚀称为点状腐蚀。点状腐蚀的深度变化很大,可以一直深到穿透成孔;金属结晶的边缘间所产生的腐蚀是晶间腐蚀,晶间腐蚀使金属结晶间结合力减弱,金属强度大为降低,最后引起金属的脆化或产生结晶间的裂缝,用奥氏体钢制造
锅炉会发生这种情况;选择性腐蚀是某些介质对黄铜或其它合金发生作用,把黄铜或合金中某一成分腐蚀了,使金属强度变差;疲劳裂缝则是金属由于在交变应力和侵蚀性介质的作用下,产生穿过金属结晶本体的横断裂缝。
局部腐蚀对锅炉危害最大,其中点状腐蚀会形成小孔,最为麻烦。当然,实际上任何一种腐蚀,都是几种腐蚀形式结合在一起的。随着局部腐蚀的程度越大,侵入金属内部的速度越大,其后果越是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