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锅炉专业 > 详细内容
锅炉哪些部位容易产生腐蚀?腐蚀的特征和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09/6/11  阅读次数:1332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在水管锅炉中,锅筒容易产生腐蚀。其容易腐蚀的部位、特征、原因有:
     一、锅筒内壁的腐蚀
  1、上锅筒(汽鼓)汽水表面分界线上,容易发生一长条的局部腐蚀带。
  2、在给水管出口处,容易发生腐蚀。
       3、锅筒内壁表面有点腐蚀或溃疡性腐蚀,一般常发生在锅炉封头板边和其他受加工应力大的部位,腐蚀都呈不规则形状的深坑。
       4、焊渣堆积之处,极易产生针孔形腐蚀。
       5、上锅筒底部和下锅筒由于污垢(沉积物)的作用,容易形成垢下腐蚀。
       上述的点状腐蚀或溃疡性腐蚀的腐蚀特征是:
       锅炉内部金属表面,形成棕褐色硬壳的包、硬壳下面充满着黑色的液体。如果擦去黑色的液体,金属表面留有深浅不同的凹坑。凹坑深度154mm,大小约为φ10~φ50mm
   产生这种腐蚀的原因:主要是给水不除氧或除氧不正常;停炉保护不佳;还与锅炉启、停频繁操作有关。
   二、锅筒外部表面与炉墙接触部分容易腐蚀
   腐蚀的特征是:外面结成一层坚硬的灰垢和氧化皮。
   腐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附件渗漏或不注意防潮,特别是在停炉期间,容易受炉灰和潮气的侵蚀。
    三、在快装卧式锅壳式锅炉中,锅壳内腐蚀的部位,特征和原因有:
   1、锅壳(锅筒)水位线附近的腐蚀   锅筒水位线附近的腐蚀,是指在水位线上下约100mm(总宽度约200mm),沿锅筒纵向条形带状区域内产生的斑点状腐蚀。
       其特征是:点蚀形状似水滴,腐蚀深度不等,大小不一,分布较为密集,锅炉内进水管附近较为突出:腐蚀严重时,蚀坑表面堆积的腐蚀产物堆积越高蚀坑越深,腐蚀产物为多层状结构.褐色,根部有粉末状产物,蚀坑深度154mm,表面尺寸最大可达φ50mm。管板和烟管在此区域内亦同样有腐蚀。
       腐蚀的原因:主要是给水不除氧或除氧不正常;表面排污(连续排污)不正常,炉水浓缩后碱度过高,高C1­SO24离子浓度的炉水导致金属材料的腐蚀;操作不当,频繁起炉、停炉,又无保护措施,空气进入锅炉而发生溶解氧的腐蚀。
       2、锅壳(锅筒)底部垢下腐蚀   锅壳式锅筒后端水侧的腹部和后管板的下部区域,锅筒内壁垂直中心线两侧45度角范围内存在垢下腐蚀。
       腐蚀特征:为黑褐色隆起的腐蚀疙瘩,呈贝壳状,质地坚硬,去掉腐蚀物后,金属面呈现腐蚀凹坑,凹坑深度154mm,大小为批φ10φ30mm
       腐蚀原因:
       1)铁垢腐蚀是造成锅筒底部大面积腐蚀的主要原因。关于垢下腐蚀的机理,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垢下金属由于结垢过热使保护膜破坏,形成了电化学腐蚀电池的阳极;二是锅水在垢下浓缩而产生碱腐蚀;三是垢下金属因过热而发生汽水腐蚀;四是认为上述三种过程同时或交错进行的。
       2)碱度低,pH值低,含盐量高是造成锅底腐蚀的又一主要原因。锅水碱度低,金属表面不易形成保护膜,容易产生电化学腐蚀;正常的锅水pH值应保持在10—12之间,此时锅炉金属腐蚀轻微或可以认为不受腐蚀。当锅水pH值在90以下时,如果锅内表面不能形成完整的保护膜,金属表面就会暴露在高温水中,pH值很容易促使金属表面腐蚀;当含盐量高时,其中C1CO23浓度偏高,能吸收阳极金属释放出来的电子,加速了阳极金属的溶解,严重腐蚀锅底金属。
       3)温差应力产生热疲劳,热疲劳形成塑性变形损伤区。腐蚀严重部位一般集中在锅筒承热负荷最大的区域,也是炉膛温度最高的地方,高温对金属腐蚀起促进作用。当炉膛温度差造成锅筒内壁材质经常处于热疲劳交变应力时,可能产生微小塑性变形损伤区,使锅筒内表面出现粗糙面,加速腐蚀。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