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检修技术 > 详细内容
300兆瓦QFSN2-300-2型汽轮发电机发电机检修规程
发布时间:2011/4/5  阅读次数:12292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第四章 发电机的大修
第一节     发电机的电气试验
4.1.1 绝缘电阻的测量:
     1. 电阻测温元件绝缘电阻的测量,试验电压为250伏,结果不小于5兆欧;
     2. 转子绕组绝缘电阻的测量,试验电压为500伏、10分钟,试验标准为10-50兆欧(为了安全,投运前不要做大于400伏的交流电气试验);
     3.定子绕组绝缘电阻的测量,试验电压为2500伏、1分钟,试验标准大于500兆欧;极化指数不应小于2.0
4. 轴承绝缘(瞬时)、密封支座、中间环绝缘用500伏试验电压,结果不小于100兆欧
5. 端部铁心及轴瓦热电偶绝缘测量,用500伏试验电压,结果不小于100兆欧
6. 励磁机电枢绝缘测量,用500伏试验电压,结果不小于100兆欧
4.1.2 发电机耐压试验:
1.定子绕组手包绝缘表面电位测量,试验电压为直流20千伏,此项试验用以检查定子端部主要是引线接头、端部接头、隔相接头以及过渡引线并联块的绝缘状态,结果应不大于500伏;
2.直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直流50千伏(安装时做直流60千伏),此试验在安装转子之后,交流耐压之前做,先用2500伏专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得
①绕组与汇水管绝缘大于100千欧,
②汇水管对地电阻大于30千欧;在测量①、②两项绝缘之前,要先把汇水管对地的连接线拆除,测量后恢复接地状态;
3.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交流30千伏(发电机安装时做交流32.25千伏),
4.1.3 电阻测量
1.电阻测温元件测量须拆掉外部接线及接地线,铜元件电阻折算到0℃时应为50欧,铂元件电阻折算到0℃时应为100欧;
2.转子绕组直流电阻测量,与初次测得值比较不大于2%;
3.定子三相绕组的电阻测量,测得各相直流电阻在校正了由于引线长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和最小值之比不得超过1%;与初次测得值比较相对变化不得大于2%;
4.1.4 其他电气试验项目
1.定子线棒表面防晕结构性能测定,无槽楔覆盖时可用数字万用表测定子线棒表面半导体漆的电阻系数;有槽楔覆盖时可在相电压下用“惠普”超声波——声探测仪的探棒沿槽楔活动,根据测得的声频可判定防晕结构有、无局部缺陷以及其具体位置;
2.测量轴电压,须在停机前或启动后带有励磁的情况下进行;
3.测转子绕组交流阻抗,与出厂值、交接验收值比较,以检查转子有无匝间短路;或用开口变压器测量转子匝间短路;
4. 定子铁心感应铁损试验(推荐项目),轭部磁密为1.3T,并用红外线热像仪扫描,检查有、无短路点;铁芯齿的最高温升不超过25℃,相互间温差不大于15℃;
5.感应涡流测试(推荐项目),检查定子相引出线的软连接铜线有无断股。                                              
第二节   定子水路反冲洗
4.2.1反冲洗回路示意图:
4.2.2水冷发电机水路的弯角、缩口处不免积聚污物,时间久之,可能造成流量减小或局部堵塞,所以必须结合检修进行冲洗;
4.2.3 反冲洗步骤:
1. 先打开进、出水管的放水阀,排尽线圈内的积水,再用0.3~0.5MP的压缩空气剩水全部吹干净,通入清洁的冷凝水,冲洗到出水口无黄色杂质污水;
2. 再反方向重复上述工序,如此正、反方向交替冲洗3~4次即可;
4.2.4 如果事先发现个别线圈水路阻塞,应将其两端绝缘引水管打开,用压缩空气和水反复对该线圈进行单独冲洗,必要时可用高压氮气、氧气吹扫,甚至酸洗去垢,最后进行流量试验应合格。
第三节     发电机抽转子
4.3.1发电机抽转子
1.抽转子前测量定、转子间隙;拆除导向叶片座,并做好位置标记,测量各部位有关间隙;
2.在两端机座安装面上,各安装两组专用吊攀(WH-5EH-472-401、2、4)、5吨手动葫芦,将汽、励两下端盖往下落约300mm;下端盖与本体之间应有垫木隔离,以免损伤下端盖结合面;
3.将转子大齿盘到垂直位置,盘车时应由专人负责;
4.从汽侧对轮处吊起转子,装好该端承重千斤托架,落吊使转子重量移至千斤托架,取出#5轴承下瓦及瓦衬;
5.从励端轴径外侧吊起转子并将转子托架(WH-5EH-048-316)安装牢固,落下吊车,使转子重量移至转子托架并较中心标高垫平且牢稳,然后取出励端下瓦;
6.将转子励端用#1行车吊起,用2根#8铁丝由汽端下部气隙穿至励端,将两端带有尼龙绳的定子铁芯橡胶保护板(WH-5EH-557-315)由下部气隙拉入定子膛内正下部,且两端均匀,并固定。
7. 将弧形钢滑板(8EH-192-1857)用同样的方法拉入且放在定子铁芯橡胶保护板上面且固定。
8.分别在汽端护环内侧铁芯正下部及轴径部位安装汽侧托板(5EH-135-307)及轴颈托架(5EH-048-341),如下图所示:
9. 在汽端用#2行车吊起转子(吊攀WH-5EH-472-403),此时指挥#1、#2行车同步缓慢向励侧移动,并保证定转子气隙均匀,直至转子汽侧钢丝绳靠近机座为止;
10. 落下汽侧#2行车,使转子重量移至托板上,再落下励侧#1行车并校准标高,轴中心位置垫平稳,使转子重量移至励侧转子托架上;
11. 将#1行车移抽出转子地锚位置上方,用小吊钩住Φ24钢丝绳,通过双滑轮组挂至转子托架拉孔处。
12.将#2行车移至励侧上方,用大钩吊起转子并使其水平。
13.指挥#1行车缓慢起吊拉出转子,#2行车随转子外移而移动,此时应注意汽侧轴径托架入膛内后与弧形滑板的接触情况,转子重量应逐渐由铁芯处的弧形木托板移至轴径托架,直至转子中心露出后停止行车,先落下#2行车,再落下#1行车,并同时垫平转子,使其平稳。
14. 将转子中心起吊处垫上d=2黄铜板,用白布将合格的Φ43钢丝绳垫好,环绕转子一圈,采用双包兰形吊结,指挥行车缓慢吊起转子(如下图)并将其找平衡,使转子膛内部分气隙均匀,然后,缓慢移动行车抽出转子,放至指定检修位置,用专用篷布盖好。
4.3.2 注意事项
1. 为使光滑,弧形滑板表面应涂以石腊或润滑脂;
2. 整个过程应注意切勿碰伤铝风叶片。
第四节   发电机定子绕组的检修
4.4.1发电机定子直线段绕组紧固情况检查:
1. 发电机投运一年后,或大修中应仔细检查定子直线段绕组紧固情况:通过槽楔上所开小孔测量下面波纹板的波峰、波谷,算出差值应不大于出厂值0.7mm,如发现松动槽楔可参照第六节内容进行处理,若检查结果难以判断,要及时与制造厂家取得联系,以获得必要的技术指导;
       2. 本设计的定子线圈防晕结构在线圈的直线部分涂以低电阻半导体漆,端部出铁芯部分涂以高电阻半导体漆,槽内固定径向用绝缘波纹板,层间用绝缘玻璃布板塞紧结构。检修时,对线棒加上相电压,用真空管电压表测量上层线棒的表面电位,对偏高的要检查原因,采取措施,如用半导体玻璃布板塞紧两侧间隙等。
4.4.2   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紧固情况检查:
       定子端部绕组渐伸线部分,在额定运行中要受到比槽内部分大得多的交变电磁应力,当外部短路时,所产生的交变电磁应力,比额定时大近百倍,因此要认真仔细检查绝缘支架、绝缘压板、反磁螺杆、适形垫块等紧固件是否松动, 仔细检查上述零部件及线圈绝缘有无损伤及磨损,对于底层看不到的位置,要用反光镜检查有无因磨损产生的黄色粉末,此项检查宜在早期进行,发现松动或损伤并立即消缺;另外仔细检查环氧玻璃线圈支架、L形弹簧板、聚四氟乙烯滑移层与铁心压圈之间固定是否牢固,有无松弛,如需更换反磁螺杆等金属部件,一定要核实材质为高强度非磁性材料;
4.4.3定子端部绕组、连接线、接头及其绝缘检查。
1. 用0.2-0.3Mpa的无油、无水的压缩空气吹净线圈表面灰尘,如有油灰污垢,可用干净破布浸SS-25清洗剂擦除;
2.仔细检查上述部位有无损伤或过热迹象,有无放电火花腐蚀痕迹,绕组上有无绝缘带剥落、起皱、膨胀或分层痕迹,接头绝缘带是否包扎严密,连接线的支撑垫块有无松弛及磨损,有无黄色粉末、浅灰白色积垢;如绝缘损伤需处理,要将损坏部分剥除,刷上一层环氧胶,用环氧云母带半迭至原来厚度,其绕向与原绝缘向相同,每包一层刷一遍环氧胶,最后包两层无碱玻璃丝带,刷环氧胶。包扎新绝缘要与原绝缘搭接严密。
4.4.4绝缘引水管检查:
1.检查聚四氟乙烯绝缘引水管有无裂纹,磨损及变质现象。如有上述情况,即使打水压合格也要更换新管。更换新绝缘引水管时要同时更换退火处理过的锥形铜垫,在装新的绝缘引水管时,必须用两把扳手拧紧螺帽;
2. 更换的新管应经1.9MPa/15分钟水压试验合格;
3. 绝缘引水管与线圈连接处半迭包0.17mm黑玻璃漆布带16层,新包绝缘需和原绝缘重迭,外面半迭包一层玻璃丝带,绝缘引水管与总进出水管连接处,半迭包一层玻璃丝带,绝缘包扎完,其表面涂以环氧绝缘;
4. 绝缘引水管交叉时,不得相互碰触(也不允许与其他构件相接触),以防磨损。如有上述情况,中间必须垫以毛毡,并用刷过环氧的玻璃丝带绑扎牢固;也不允许与其他构件相接触。
第五节   发电机定子铁心及机座检修
4.5.1 铁芯的检查
1. 仔细检查铁芯各部位,有无机械性损伤,有无局部过热漆膜变色、或烧结的痕迹,如有片间短路应予以修理(见4.5.2铁心的修理),如必要可做铁心感应铁损试验;
2.检查铁心齿部叠片,特别是端部阶梯形叠片及齿压板是否松动;
3.检查通风槽中是否有异物或脏物进入;
4.检查两端铁芯压圈、铜屏蔽、定位筋螺母是否有过热或发现黄粉,如有应查明松动部位,并采取紧固措施;
5、检查弹性定位筋的紧固情况,机座与铁心外圆之间的风区隔板有无松动、脱落(此项检查受到空间狭小的限制,不能完全检查到位)
4.5.2 铁芯修理
1. 如果铁芯内径齿部有锈斑和丹粉现象,可用毛刷先清理干净,再刷上几遍绝缘漆即可;
2. 若铁芯片间损坏较严重,可用改锥轻轻撬开矽钢片,注意不得碰伤线圈,用干燥清洁的压缩空气彻底吹扫,再用四氯化碳进行清洗,然后塞入环氧玻璃层压片;当维修铁心端部阶梯形叠片及齿压板时,对填塞环氧玻璃层压片的齿部应开小槽以利于通风冷却;
3. 若铁芯表面有局部短路现象,在其周围用医用棉或腻子将缝塞严。用30%~35%浓度的硝酸溶液,反复用毛刷刷洗。当溶液出现铁红色,说明铁元素和硝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硝酸铁和硝酸亚铁悬浮溶液中。然后再用同样的溶液同样的办法刷洗,重复上述过程,直至铁芯试验合格为止。由于矽钢片绝缘和线棒绝缘材料是黄色绝缘呈酸性,所以稀硝酸不会和它们发生化学反应,虽然如此,但也不准将硝酸液滴漏到线棒和其它铁芯上;
4. 若矽钢片齿根部出现金属疲劳,应设法将其除掉,以免运行中脱落引起后患。如矽钢片倒伏,但无金属疲劳时无需扶直,因矽钢硬度大,扶直处理后可能会使其根部断裂。
  
  
第六节   槽楔的检查与修理
4.6.1 检查槽楔附近是否有黄粉出现。如有黄粉说明槽楔松动磨损造成,用小锤敲击槽楔,当三分之二发声清脆则认为紧固。如一个槽内连续有二块松动则应进行处理,封口槽楔的绑线不应有松股现象;
4.6.2 各封口槽楔应与铁芯通风孔对齐,无突出铁芯及破裂、变形、老化现象;
4.6.3 槽楔若需处理时,应用木锤和环氧布板敲打,不得使用金属工具。在封口槽处理时,应垫上绝缘纸板,以免损坏线圈端部绝缘;
4.6.4 中间段槽楔松动,可能是楔下波纹板热变形受压时间长失去弹性,应打出主槽楔及斜槽楔,取出波纹板和其上下两面的环氧玻璃丝板,更换新波纹板,在波纹板上下两面垫上环氧玻璃布板。再打上主槽楔和斜槽楔,使槽楔沿轴向首尾相接,以防其松动。
4.6.5 封口槽楔下既无斜槽楔又无波纹板,其下只放环氧玻璃布板作为楔下垫条,封口槽楔打紧后用涤玻璃绳与上下层线棒绑扎紧固,并刷绝缘漆或环氧胶,加热固化或自然固化。
4.6.6(若在处理槽楔时,发现铁芯扩槽段线棒的侧面斜楔松动应将侧面斜楔取出,填塞低阻半导体环氧玻璃布板,再将侧面槽楔打紧。)
第七节   发电机转子检修
4.7.1 转子本体检修
1. 检查轴径上有无刻痕、裂纹、凹槽、过热变色或其他缺陷,与油封、轴瓦、密封瓦、迷宫挡油环接触面处有无过度磨损或不圆度;
2. 检查风扇座环及动风叶有无过热迹象,动叶片压环、座环外圆、座环端面有无摩擦损伤,动风叶及衬托部分有无裂纹或刻痕;检查导向叶片座及其上的静风叶片有无损伤或松弛,拆下的无磁性制动垫片必须更换新的;中心环与风扇座环挡风圈之间的非金属密封圈有无粉尘,并核实密封件完整无损;座环上的金属平衡块是比较容易松动的零件,必须认真检查,如有松动可将平衡块顶丝旋紧后用样冲锁死;
3. 检查转子槽楔上各通风孔均畅通无阻,槽楔与绕组铜线风孔之间有无轴向位移,影响通流面积,因线圈端部无风斗,用0.3~0.4MPa干燥压缩空气将大护环下的气室和大齿上的甩风槽吹扫干净即可。
4. 检查J型连接铜线压在径向导电螺杆上的螺母有无松弛;如拆开护环,要检查J型连接铜线通风道有无堵塞、过热变色的迹象;绕组端部绝缘、匝间绝缘、极间连接线绝缘包括绝缘垫块均应无位移或损伤;导电杆绝缘应无松弛、裂纹、过热变色,亦无电弧烧伤痕迹,并用0.3~0.4MPa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干净。
5. 发电机经历过严重误操作,转子会受到很大电流的冲击,应着重检查以下部位:
①目检护环与转子本体之间的间隙是否保持均匀分配,二者的配合面上有无过热变色、机械损伤及电腐蚀、电烧伤现象,如有轻微的变色和电腐蚀可不做处理,但要记下位置,以便进一步观察,并向有关领导汇报分析原因,如果电烧伤及电腐蚀严重,要会同制造厂研究处理方案;
②可用工业内窥镜观察护环下的端部绕组有无位移或变形,绝缘垫有无松动现象,必要时可拆去风扇座环及挡风圈,用小反光镜观察;
③仔细检查转子槽楔是否有烧伤、磨损、位移的痕迹,并仔细检查转子锻件各个部位,有无可能发展成裂缝的刻痕、浅沟;
④检查联轴器上的键和连接螺栓有无松动,螺栓有无弯曲、损伤,必要时可用X光片检查。
4.7.2 转子的试验
     1. 测量转子线圈直流电阻:与初次测得值比较不大于2%;用500伏兆欧表测量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需先将同轴连接的励磁机上的所有二极管用铜线可靠短路),如测得的绝缘电阻小于10兆欧,则说明转子可能受潮或污染,需要清理或烘干;
     2. 静态下测量转子线圈的交流阻抗,在绕组两端施加110~120伏交流电压,用电压计、电流计法测量计算所得的阻抗值与出厂值对比,不应有明显的变化;
3. 用自制的试验装置按照附图接好,充入干燥的空气或氮气,试验压力为1.38MPa,漏气标准应小于0.02MPa每小时(推荐用氟-12查找漏气点);如漏气应更换橡胶密封圈,然后重新找漏,直至不漏气为止。试验结束后,应将励端拆除的密封堵板和密封圈恢复运行状态,每天工作结束必须将转子用蓬布盖好。
第八节   测温元件的检修
4.8.1 测温元件的结构图:
4.8.2对定子上的测量绕组层间温度、出水温度、氢气温度、空气温度等各种测温元件进行直流电阻核对以及瞬间绝缘电阻测量(测量时应先断开外部接线并拆除接线板上的接地线)。
4.8.3 如果共同的绝缘电阻太低则把元件引线分别从接线柱上拆下来分别测试;槽内埋设的测温元件在250伏电压下读数偏低应查明原因,消除缺陷,否则就得拆开隔离或用绝缘加以隔离;
  
  
第九节   无刷励磁机和集电环装置检修
11.1需查阅“无刷励磁机说明书”、“集电环装置说明书”:1、大修内容
2、小修内容;  3、试验项目及标准     4、组装及数据
11.2在盘车状态下,测量发电机、主励磁机滑环凹凸不平度和偏心度:环偏心度不超过0.05mm,滑环同环同面有两点凹凸不平不超过0.5mm,滑环表面光洁度在▽7以上。
第十节  氢气冷却器检修
4.10.1 氢气冷却器参数:
       冷却水温度      40℃
       冷却水流量      440立方米/小时
       工作压力       最大0.8兆帕
4.10.2 氢气冷却器的拆卸:
1. 拆去后水室盖板及其衬垫(各有两套);
2. 将专用吊攀(5EH-472-417)与管板对接,钢丝绳挂好并拉紧;
3. 拆除前水室盖板及其衬垫(各有两套),将冷却器慢慢吊出,若紧力大,可用专用吊攀四角螺钉(WH-8EH-966-378) 将冷却器顶出后再吊;
4. 吊出后运往检修场地,在前端管板装上翻身用吊板,用另外吊点吊住吊板,将冷却器调整至水平,慢慢放置在枕木上,进行下一步检修;
5. 回装与拆卸步骤相反,所有拆除的氢冷却器密封垫必须更换。
4.10. 3 冷却器的清洗与水压试验
1.冷却器的清洗周期应由实际情况而定。若发现堵塞或在使用温度下,额定冷却水量不能导致气体的正常冷却,则应清洗冷却器。大修中如果经检查未发现冷却器堵塞等异常,经汇报上级部门批准后,可以不清洗;
2.注意事项:在拆除冷却器顶部的气密盖板之前,一定要排净发电机内的氢气;若操作者选择有氢气潜在危害的情况下拆盖板,则应通过气体控制装置把气压调到最低值,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可大于35kPa;
3. 打开冷却器端盖,仔细检查各水室,端盖和管壁的结垢情况,并使用专用的工具进行清理,捅刷(或用胶球)清理时应仔细、认真,勿碰冷却水管的胀口部分;捅刷后应水路畅通,水质透明无杂质,复装前应涂刷防锈漆;
4. 检查冷却器散热片,必要时可用蒸汽、热水清洗散热片,随后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干,散热片应无油污,无锈蚀,清洁,完整;
5.对氢冷器进行水压试验并检查各部分渗漏情况,水压试验0.4Mpa,历时1小时压力不变。
4.10.3 冷却器漏水检查及检修方法(非标准项目):
1. 排出机内氢气,置换为二氧化碳及空气
2. 关闭均压阀,打开排气阀后拆开冷却器盖板及其衬垫;
3. 拆去后水室盖板及其衬垫(各有两套);
4. 用水灌满冷却器水管,水面略高于管板,关闭该冷却器的平衡阀;
5. 用干燥空气从二氧化碳进口充入机座,压力升到0.031~0.035兆帕;
6. 检查水面有无气泡冒出,如有要做好记号并判断气泡发生的位置;
7. 机座内压力降到零,排出积水,拆开上下冷却器盖板、水室板及衬垫;
8. 漏水检修方法:
①管子中间逸出气泡,可在该管子两头加铜堵头堵死;
②如果是管子头部漏气,可将冷却器从机座中抽出平放,用胀管器将管口胀紧,检验胀管效果可以打水压验证,压力不超过0.8兆帕;
9. 如果加堵头堵过的管子占到了此冷却器总冷却水管数的10%,则应考虑散热能力降低的处理问题,或考虑更换冷却器。
第十一节   发电机穿转子
4.11.1发电机穿转子准备工作:
1. 专用工具清点:吊攀、铁芯保护板,弧型滑板、托板、转子托加架、轴颈托架,并准备好2个5t导链,δ=2mm黄铜板、石蜡、毛毡等;
2. 将励端轴瓦就位至端盖,用专用吊攀及倒链将励端端盖放低,位置不妨碍穿转子工作,在端盖与定子端面之间垫以木制垫块;
3. 插入定子铁芯保护板。在弧形滑板正面表面涂以石蜡,将其放在定子铁芯保护板上,并用布将定子线圈端部和定子铁芯保护板的露出部分盖好,以防石蜡滑出;在弧形滑板角上的孔中穿以绳索应牢固,以便转子穿入后,将其抽出;
4. 将励端转子托架,汽端轴径托架,固定在转子上,并在励端转子托架上焊工字钢;转子励端托架下部用垫块准备好。支撑垫块的工作台面应校核标高,垫块高度应满足转子穿装需要,并具有可调性。
4.11.2 转子试吊:
将转子起吊处垫上黄铜板(δ=2),用白布将已校核过的Φ43钢丝绳包好,环绕转子一周,采用双包兰型吊结。用固定端行车吊起转子并将其找平;
4.11.3 穿转子:
1. 在转子汽端靠背轮上栓一根细尼龙绳,另一端固定在起吊处(以便抽出托板)、用固定端行车将转子吊起,徐徐从励端穿人定子;
2. 当钢丝绳碰到励端机壳,放低转子,转子重量由轴径托架(汽端)和励端转子托架及垫块支撑,并用垫块来调节转子水平。将钢丝绳移至励端轴承肩胛挡,使转子重量由钢丝绳和汽端轴径托架支撑,拆除转子托架下的垫块;
3. 将尼龙绳另一端栓住托板,使其置于汽端护环内侧,由专人扶正,将多余的绳子剪去。用#2行车通过转子汽侧的双滑轮将转子缓缓拉入定子膛内,在进入合适位置后,少许吊起,放入第二块托板并将其用尼龙绳固定于励端靠背轮处,少许滑沟,使转子重量由两块托板支撑。继续拉入转子,使转子安装到位置;
4. 用两台行车分别吊起转子,尽量抬高,拆除汽端轴径托架,和励端转子托架,抽出托板。
5. 把转子支撑标准工具装在汽端下端盖上,调节转子支撑标准工具的千斤顶螺钉,使转子重量支撑在上面,并将转子尽量抬高。拆除汽端钢丝绳,并用扩建端行车将汽端瓦恢复;
6. 谨慎抽出弧形滑板及铁芯保护板。将调节转子校准工具拆除,使转子重量(汽端)支撑在汽端轴瓦上;
7. 将励端下端盖复位(包括轴瓦),并将转子落在轴瓦上。发电机两端临时封闭,穿转子结束。
第十二节   端盖的检修与回装
4.12.1 拆卸上半端盖时应复查并记录上下半端盖水平结合面处的轴向错位,边检查边记录边拆卸以便于同上次安装记录和文件上的技术要求进行核对;检查端盖上的进出油管道、消泡箱中有无异物或裂纹,检查上下半端盖上的切向定位键销有无变形,消泡箱中的高油位报警器浮子与开关有无失灵;检查所有紧固件、绝缘部件有无裂纹和损伤;
4.12.2   在定、转子检修完毕,转子穿进定子膛内后,开始回装端盖,首先要对定子端部进行仔细检查,防止金属物品及其它杂物遗留在内,大小盖下的垫子应完整并垫好。
4.12.3 装励磁机前,应认真检查励磁机内是否有遗留物。
4.12.4 认真检查发电机、励磁机引出线、螺丝是否压紧。
4.12.5 汽机专业将发电机转子找正完毕后,要测量发电机定、转子间隙,所测数据应符合标准:
间隙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再除以间隙平均值,最后乘以100%要求小于10%
  
4.12.6 装导向叶片座时,要测量风扇叶片与导向片径向间隙,一般不小于2mm,风扇与导向叶片座轴向间隙应与修前相同,装小盖后,测量小盖轴封间隙应大于0.5mm,不得有磨损现象。
4.12.7 各种解态试验均合格无误。
第十三节   检查及连接发电机引线
4.13.1 检查发电机出线罩内软连接线及过渡引线应无松散断裂,套管应光滑干净,各接触面良好,应无发热、变色和放电现象,各处所包绝缘材料应无发热、变色和烧焦现象 ;
4.13.2 出线进出水母管和绝缘引水管无松动和断裂现象,测温元件的固定情况良好;
4.13.3 出线罩外套管、软联接辫子线的各接触面镀银层良好,接触面平整光滑。连接前用酒精将接触面清擦干净,连接辫子紧固后,用0.05mm塞尺检查接触面,四周任何部位插入深度不得超过5mm为合格;
4.13.4 出线罩内的油垢要清理干净,各排污管路要畅通无阻,套管干净清洁,待出线水路水压试验合格,各部检查无误后,装上出线罩入孔门,并更换入孔门的橡胶密封垫;
4.13.5 检查电流互感器有无过热现象,导线外套管、连接线、装配紧固件有无松弛。
第十四节   发电机气密试验
4.14.1在发电机充氢气前,必须做好发电机整机气密试验,在此试验之前,发电机的氢、二氧化碳管道应彻底清理,定子外部水管道,密封油系统及发电机与油系统组装件之间的油管道都应冲洗干净。
在做气密试验时密封油系统必须事先投入。在额定气压下对密封油系统、水系统作进一步调试。
4.14.2准备工作:
1.仪器仪表:斜式微式微压计、卤素检漏仪、磅秤。
2.材料:
氟利昂12或22        20千克
白猫洗涤剂(或肥皂)     1公斤(两块)
胶皮管20           30米
塑料盒            1个
毛刷             5个
白布             3米
甘油             3瓶
3.熟悉氢油系统,仪器仪表能正确使用,各测点清理干净,参加人员认真负责。
4.密封油系统调试好,正常运行。
5.整机能盘车。
6.各轴瓦正常通油运行。
7.计算机进行正常测量。
8.发电机已注密封胶,各部工作结束。
4.14.3空气泄漏试验
1.用零米层压缩空气管道,从取样通入压缩空气;
2.机内压力达0.098Mpa时,用肥皂水检查各点,如各结合面、阀门入水门、法兰、螺丝四周等是否有漏气,1小时后应无漏点;
3.继续开机压力至0.413Mpa,保压2小时,重复检查工序,如无明显漏点,可把机内气体放到0.049Mpa;
4.从6米另一取样门充入机内5千克氟利昂12(22)后,机内气体再升压至0.413 Mpa,否则氟利昂不进;
5.压力达到0.413后,稳定1小时看压力是否是0.413 Mpa,经调整后,稳在0.413Mpa上,关闭进汽门,保压24小时;
6.在升压过程中应时常观察油密封跟踪压差是否在0.0823 Mpa左右如果压差过大或过小应调节密封系统的跟踪;
7.如需处理漏点,一定要把机内气体排净,防止压力过大件飞出伤人;
8. 每小时记录密封油压、气体压力、斜插式微压差仪读数等;
9.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泄漏量:
L=0.0023△PV/T
其中,L 是在额定压力下每天泄漏量m3/天
V 是定子及管边实际容积,按64 m3
△P为斜式仪变化量读数(mmH2O)
T为试验保压时间(小时)
10. 泄漏标准:
1.7m3/天(空气)  优
2.3m3/天(空气)  良
2.9m3/天(空气)  合格
                      折算到氢气                LH=LK×3.5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1]
    暂无已审核评论!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