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网站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检修技术 > 详细内容
SD 241—87油隔离泵输灰系统运行、检修规程
发布时间:2011/4/28  阅读次数:4114  字体大小: 【】 【】【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8.4   传动装置和变速箱的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
8.4.1  放出变速箱中润滑油,取少量样品交油质化验人员化验,经化验合格方可继 续使用,否则要换新油。
8.4.2  拆卸皮带轮保护罩及传动皮带,并做好防止大皮带轮下坠的支垫措施。
8.4.3  吊开变速箱大盖,检查大盖护罩是否磨损,并修复磨损部分。
8.4.4  按《齿轮检修通用工艺》检查齿轮和齿轮轴。
8.4.5  按《轴承检修通用工艺》检修轴承。
8.4.6  拆下变速箱有机玻璃观察窗,拧松活塞杆定位螺栓和锁紧螺母,将活塞 杆旋出。
8.4.7  用塞尺测量十字头与滑道配合间隙,盘动皮带轮,分别测取十字头处于前、 中、后三个位置时的数值,当配合间隙大于0.30mm时,应重新补焊钨金。若滑 道为活动结构时,可将上下滑道活动滑板取下,分别垫入紫铜片。
8.4.8  拆下十字头销压板,用铜棒将十字头销从里往外打出。
8.4.9  拆下齿轮轴承压盖,先吊出轴齿轮(连同大皮带轮),再吊出大齿轮。起吊大 齿轮时要注意防止连杆转动,以免碰伤设备。
8.4.10  吊出两个十字头。用内径千分尺测量滑道尺寸,做好记录,作为加工十字 头的依据。滑道上任一截面的圆弧面的圆度应不大于0.10mm,全长圆弧面之圆 柱度应不大于0.10mm,超过此标准应重新加工滑道。锥的大头朝电机侧,以便 于十字头的装配。
8.4.11  若滑道严重磨损(譬如针型轴承损坏后,滚子掉入滑道使滑道磨坏),应重新 加工滑道(活动式滑道可更换滑板),并相应地修改十字头尺寸。
8.4.12  连杆两轴承座孔应无磨损,仔细测量其内孔直径,若超过图纸要求应修复 或换新,连杆油槽油孔应畅通。
8.4.13  大齿轮主轴轴颈、大齿轮偏心轴颈、轴齿轮轴颈的圆度和圆柱度应符合制 造厂的图纸要求,齿轮和主轴配合应无松动现象。
8.4.14  十字头钨金应无大的气孔、夹渣及脱胎等缺陷。
8.4.15  装配要求:
        a.变速箱组装时,轴承内圈必须紧贴轴肩或轴套。
        b.轴承外圈与机体轴承盖间应留有装配间隙。
        c.十字头与滑道配合间隙应符合制造厂的图纸要求,钨金瓦与滑道的接触点分 布均匀,接触面积不少于80%。
        d.十字头销与连杆轴承配合间隙应符合制造厂的图纸要求。
        e.十字头、连杆及活塞三者应同心。
        f.装入大齿轮,吊装轴齿轮,稍紧轴承压盖,盘动皮带轮,使两齿轮良好地啮 合后,再拧紧压盖。
        g.调整轴承的推力间隙至符合要求。
        h.传动皮带应长短一致,每根皮带的周长相差应不大于20mm。装配紧力适 中(用手压单根三角皮带紧边,其下陷量为20~40mm)。
        i.用拉线的方法检查两皮带轮端面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其误差应小于5mm。
        j.变速箱装入适量润滑油。用测油杆检查,其油位在上、下限之间。用油种类 一般按照制造厂要求,同时还应考虑当地气候条件。
8.5   油箱的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
8.5.1  放油前检查油箱各处渗漏的情况,并作好记录。
8.5.2  放出的存油经过滤处理后,交检验人员进行油质化验。如果合格,用油泵打 入高位油箱,否则另作处理或把废油放掉。
8.5.3  消除油箱的泄漏现象,更换各结合面的耐油橡胶垫。
8.5.4  清洗油箱和管道。
8.6   管道及阀门的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
8.6.1  Z形管清理。检查有无结垢、杂物等。
8.6.2  泵的入口管道、阀门检查清理。
8.6.3  泵的出口管道在室内部分可利用更换阀门的机会检查磨损和结垢情况,室外 部分每两年进行割管取样,检查磨损和结垢。并根据磨损情况确定是否翻管或更 换,对于管道结垢比较严重的电厂,可适当缩短割管取样间隔。
8.6.4  检查出口管道上的安全阀阀座、阀芯磨损情况。校验安全阀起跳压力,并调 整至规定值。
8.6.5  检查空气室防爆门,防爆片是否符合图纸要求,保险丝是否完好。
8.6.6  校验电接点压力表,整定保护动作压力至规定值。
8.6.7  检查、清理灰管入口滤网,如破损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8.6.8  定期检查清水管道及阀门,泄漏严重者应更换阀门或采取其它措施予以消 除。清水管道、阀门的检修按火电厂中压给水管道的检修工艺进行。
8.7   油隔离泵检修后的验收和试运行
8.7.1  质量检查验收
8.7.1.1  质量检查应贯彻检修人员自检和验收人员检查相结合,并以自检为主的方 针。每项检修工作完毕后,施工人员按照质量标准自行检查,合格后才能交给班 长或技术员验收。
8.7.1.2  质量验收分班组和车间两级。一般项目、小修的每道工序完工后的验收由 班长或班组技术员主持。重要项目、大修竣工验收由车间主任或车间工程技术人 员主持。
8.7.1.3  大修完工后的验收,以运行人员为主,检修人员参加。检修班组应先交付 检修质量验收卡。其内容应包括检修项目、检修技术记录、质量评价。验收卡应 有班长(或技术员)和施工负责人的签名。
8.7.1.4  核查检修项目、检修质量、技术记录和有关资料后,由验收负责人对检修 作出评价,并在验收卡上签字。
8.7.2  试运行
8.7.2.1  设备试运行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检修竣工手续已办理完毕。
        b.已向运行人员提供设备变更通知单(设备有变动时)。
        c.各检修项目(包括电气、热工仪表和保护装置、联锁装置及开关、按扭等)经 检查质量全部合格。
        d.检修场地已清理干净,施工设施已全部拆除,道路畅通,照明充足,沟盖 板、机器安全保护罩全部就位。
        e.运行人员检查结束,认为具备启动条件,由检查人员或运行班长签具了启动 意见。
8.7.2.2  按运行规程操作,满出力试运行1h,达到下列标准时为合格:
        a.各密封面无泄漏。
        b.泵运行平稳、无不正常的冲击声。
        c.活塞缸无窜油现象。
        d.泵体台板振动小于0.10mm,各处轴承振动小于0.05mm,各轴承温度正 常。
        e.隔离罐油水界面波动在上、下观察阀之间。
        f.当外界条件维持不变时,出口压力波动范围应小于0.1MPa。
9   搅拌桶的检修
9.1   搅拌桶的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
9.1.1  拆除皮带轮保护罩。
9.1.2  拆下叶轮锁紧螺母,将叶轮取出放置桶内,发现叶轮有裂纹或磨损厚度超过 原厚度的1/2时应更换叶轮。
9.1.3  将搅拌桶竖轴体的固定螺栓拆除,吊出竖轴体,放至检修场地。
9.1.4  拆除皮带轮及轴承,检查轴承和油封是否损坏,如已损坏应予更换。更换轴 承时应调整推力盘间隙至0.10~0.15mm。
9.1.5  检查主轴轴颈的圆度,应符合制造厂家图纸要求。
9.1.6  清理油杯及油通道,然而加好润滑脂。
9.1.7  检查循环筒、吊螺栓、搅拌桶壳体的磨损情况,根据磨损情况进行补焊处 理。
9.1.8  清理搅拌桶内的支承固定装置,其焊缝应良好,各螺栓完好、紧固。
9.2   搅拌桶检修后的试运行
9.2.1  搅拌桶检修后要进行试运行。试运行之前,要仔细检查下列内容:
        a.检修项目是否全部完成;
        b.各螺栓是否紧固;
        c.各皮带的松紧是否基本一致。
9.2.2  检查合格后才能往搅拌桶内加满清水,开机试运行。
9.2.3  试运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轴承振动应小于0.10mm。
        b.运行1h后,其轴承温度应符合要求。
10   浓缩机的检修
10.1   浓缩机的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
10.1.1  浓缩机入口滤网及平板滤网完好,并与框架连接牢固。
10.1.2  分配槽铁板及各焊缝不得漏水,防磨衬瓦完整,安装牢固,表面应齐平。
10.1.3  中心支撑轴承应完好,内部清洁并加足黄油,若滚珠及卡子损坏时应换 新。上下轨道磨损严重时应换新。
10.1.4  耙架、耙齿的焊接应牢固。
10.1.5  耙齿与池底面应有75~100mm的间距,其误差不得超过20%。
10.1.6  每次大修完毕,耙架、耙齿应喷刷防锈漆。
10.1.7  轨道与齿条表面应清洁,并应涂油润滑。
10.1.8  轨道中心圆误差不得超过±5mm。
10.1.9  两轨道接头的上表面应处于同一平面上,其误差不得超过0.5mm,轨道平 面任意两点的水平高度差不得超过5mm。
10.1.10  齿条固定架不得与轨道接头互相干扰。
10.1.11  各齿轮及齿条的磨损超过原齿厚的1/3时应更换。
10.1.12  滚动辊轮与轨道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应小于理论接触面积的75%。
10.1.13  按《齿轮检修通用工艺》和《轴承检修通用工艺》检修浓缩机的齿轮传动 装置和轴承。
10.1.14  变速箱结合面及轴承压盖、法兰等处不得漏油。
10.1.15  变速箱检修完毕后向其内注油,进行单独运转2h后检查,轴承温升不得 超过周围介质温度35℃或轴承温度最高不应超过65℃,齿轮无不正常声响。
10.1.16  各浓缩池、回水池壁面完整,没有漏水现象,池内的杂物已清理干净。
10.2   浓缩机检修后的试运行
        浓缩机检修后整体试运行应达到以下要求:
10.2.1  空负荷试运行不得低于2h,电流应稳定。
10.2.2  机器各部分不得有相互干涉现象。
10.2.3  耙架的转速应符合规定的技术参数。
10.2.4  耙架每转一周时,耙齿应扫过池底的全部面积,并与池底保持规定的间距。
10.2.5  各轴承温升应在标准范围内。
11   油隔离泵常见故障与检修处理
        油隔离泵的常见故障,在运行中不能排除时,应在检修中予以消除。油隔离 泵部分常见故障及检修处理方法见表2。
表2 油隔离泵常见故障及检修处理方法
  

  
续表2
  

  
续表2
  

  
  
12   油隔离泵和浓缩机大小修参考项目
12.1   油隔离泵大小修参考项目
12.1.1  大修参考项目
12.1.1.1  泵体解体清洗,检查或更换零部件:
        a.活塞缸检查,更换活塞环、轴封环及其它磨损件。
        b.十字头测量,十字头钨金检查修复,滑道清洗修复或更换滑板。
        c.连杆小头轴承更换,十字头销检查更换。
        d.变速箱清洗,检查各轴承、齿轮、轴齿轮、连杆等磨损情况,更换损坏的 零件和润滑油。
12.1.1.2  隔离罐内部检查清洗,罐体裂纹检查,各观察阀、加油阀、排气阀修理 研磨或更换,各安全阀检查、研磨、校验。
12.1.1.3  阀箱解体检查,更换或修复易损件,调整间隙。
12.1.1.4  进出口管道、阀门的清洗、检查、更换,消除漏泄。
12.1.1.5  空气室清洗,压力表校验。
12.1.1.6  油箱清洗,换油。
12.1.1.7  地脚螺栓检查、紧固。
12.1.1.8  热工检测装置调整校验。
12.1.1.9  系统内其他附属装置修理。
12.1.1.10  传动装置检查、校验,必要时更换零部件。
12.1.2  小修参考项目
12.1.2.1  阀箱检查,更换磨损件,调整间隙。
12.1.2.2  活塞缸检查,更换活塞环、轴封圈及其它磨损件。
12.1.2.3  测量十字头配合间隙。
12.1.2.4  各观察阀、加油阀、排气阀消除漏泄。
12.1.2.5  消除各处漏油或窜油现象。
12.1.2.6  油系统检查、吹扫、清理及换油。
12.1.2.7  Z形管检查、吹扫、清理。
12.1.2.8  轴承检查、加油。
12.1.2.9  调整皮带紧力。
12.2   浓缩机大小修参考项目
12.2.1  大修参考项目
12.2.1.1  入口及其平板滤网检修、更换。
12.2.1.2  分配槽检修。
12.2.1.3  中心支撑部分检修。
12.2.1.4  传动架、变速箱、齿条、轨道、轴承等检查修理。
12.2.1.5  浓缩池检查、清理、堵漏。
12.2.1.6  回水池检查、清理、堵漏。
12.2.1.7  电气装置检修。
12.2.2  小修参考项目
12.2.2.1  更换损坏的入口及其平板滤网。
12.2.2.2  分配槽检查,堵漏、更换损坏的瓷瓦。
12.2.2.3  变速箱及各转动部分检查、加油。
  
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规程由水利电力部生产司、水利电力部规划设计院提出。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马传利、唐汉璧、张书德、金关福。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本栏最新发布
本栏热门信息
广告

甄长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1-2019 青果园电厂化学资料网 ( www.qgyh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09001450号

申请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在线留言

网站由中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