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泵及沉淀池维修
第二篇 压缩空气系统检修
第一章 螺杆空压机检修
第一节 螺杆空压机设备规范
表3-1 空压机设备规范
第二节 螺杆空压机检修工艺及标准
2.1 螺杆式空压机原理介绍
我公司一期机组所选用的喷油螺杆式空压机是一种双轴容积式回转型压缩机,进气口开于机壳上端,排气口开于下端,两只高精度主、副转子,水平而且平行装于机壳内部。
第二节 检修工艺及标准
2.1 气化风机检修
2.1.1 维护保养项目
a、换油
应对油量进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更换。每次换油都应该清洗排油孔和加油孔的油塞,并更换油塞上密封材料。定期擦净油标并检查油位。
第一次换油一般在200小时后进行,以后每运转2000小时后换油,或至少每三个月换油一次。
b、清洁滤清器
滤清器的清洗决定于污染程度,至少每星期清洗一次。若滤清指示器指出滤清器的压降达500毫米水柱时也必须清洗滤清器。
对于纸质滤芯可用压缩空气吹去积尘,吹气的方式应与工作时气流流经滤芯的方向相反。对金属网滤芯,可以用加清洁剂的冷水或温水清洗。装水的容器要有足够的容积,能使整个滤芯浸没。洗净后再用清水漂洗。然后晾干。
2.1.2 小修项目
检查传动皮带;检查润滑油,;检查滚动轴承;叶轮间隙测量及清洗;齿轮检查;油封、密封环检查,空气滤清器清洗;弹性橡胶接头检查,冷却器检查;出口管道及阀门检查或更换。
2.1.3 风机大修项目
更换传动皮带;更换润滑油,清理油箱、油位计;
检查轴承,必要时更换;
检查更换油封;
清洗消音器、空气过滤器;
检修出口阀门
2.1.4 解体步骤
风机的解体主要有以下步骤:
齿轮箱结合面固定螺栓,取下密封垫片,测量厚度并作好记录;
在主动、从动齿轮上作好匹配记号,拆卸锁紧螺母,可用加热法拆卸轮毂、齿轮,加热温度应符合设备厂家规定,一般不超过350℃;
并记录碘片厚度,拆卸轴承;
吊出转子时,应使用专用工作台进行,转子吊起后,轴端螺栓应包扎保护,防止螺纹损伤 。
2.1.5 风机检修工艺
2.1.5.1 驱动侧拆卸
a 取出皮带轮及键
b 旋启放油螺塞,放净润滑油
c 拆掉箱盖法兰螺栓,取下箱盖后拆除或检查油封或箱盖密封垫
d 卸下主、从动轴轴承固定法兰及垫片,并加以标记和记录;
2.1.5.2 齿轮侧拆卸
a 旋启放油螺塞,放净润滑油
b 拆掉齿轮箱盖后拆除或检查油封或箱盖密封垫
c 拆掉齿轮固定螺母、拨油板
d 在齿轮与其转轴外径处作标记后,用专用拉具分别拉下齿轮;
A、拆下主、从动轴上的密封环
B、仅加热轴套与内圈,迅速取下轴套、内圈(温度约在90摄氏度左右)
C、检查叶轮转子
2.1.5.4 总装
a 安装前,清洗干净所有零部件
b 分别将轴套放入机油中加热到150摄氏度左右,迅速提出,装至叶轮轴上并紧靠叶轮侧面,注意方向。
c 分别将轴承内圈中加热到90——100摄氏度左右,迅速提出,装至叶轮轴上并紧靠轴套,注意方向。
d 密封环装到轴套内凹槽内
e 将骨架油封分别装到顶板内,注意方向
f 半齿轮侧顶板定位后,固定汽缸和顶板;
g 安装叶轮总成到位,注意保护密封环并使其到位。
h 安装驱动侧顶板,由定位销定位后,用螺杆加以定位。
I 装齿轮侧轴承
J 装驱动侧轴承
K 按记号分别安装轴承挡圈、垫片及固定法兰、螺杆;作好记录;
L 调整叶轮相互位置,按照标记先装一个齿轮、拨油板及其固定螺母,固定好后,再装另一齿轮,调整两叶轮之间间隙到要求尺寸后紧固拨油板及螺母。
注意;两拨油板转动时不应撞击。
m 检查或更换驱动侧箱盖轴封后,装密封垫及箱盖。
n 装齿轮侧箱盖及密封垫
o 加注齿轮侧、驱动侧润滑油至规定位置
2.1.5.5 试转
a 清除风机内外灰尘,以防进入气室与油池内;
b 按旋转方向手动盘车,检查有无异常;
c 接通电源,在无负荷状态下启动风机,核实旋转方向;
d 运转期间,应检查润滑是否正常,有无异常振动,摩擦和发热等异常情况,如有应当停机,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重新启动;
e 运转中检查轴承温度、润滑油温度、电流表的指示数;
f 检查排气压力、排气温度
2.1.5.6 质量标准
a 传动皮带不允许沾有皮带胶和其它润滑剂,保持皮带清洁;新旧带不能混装,皮带表面无脱皮、裂纹和断层;
b 带轮表面无残缺,两带轮轮宽中心平面轴向位移误差小于1.0MM;
c 油位计干净、光亮无破损、漏油等缺陷;
d 油封不变形、损坏、密封唇不允许有裂纹、擦痕,缺口等缺陷,安装时外表面应有润滑脂;
e 滚动轴承无损伤、锈蚀,转动灵活,无异音。轴承间隙符合要求;
f 齿轮啮合面不小于75%,齿牙磨损不超过弦齿厚的40%,两啮合间隙为0.26MM,无
断裂齿,表面无裂纹;转动时无异音、碰撞和卡死现象;
g 软连接不老化,损坏、漏风;
h 消音器内无损坏,无杂物;
i 空气滤清器外罩清洁、无变形;
j 出口管法兰及机体法兰无漏风点;皮带安装后,不打滑或过紧,张力适中;
k 试转前加合乎标准的润滑油;运转500小时后应更换新鲜的润滑油一次;
l 运转时,滚动轴承温度不高于95摄氏度,润滑油温度不高于65摄氏度,排气压力在允许范围内,振动值小于0.13MM;
m 两叶轮表面磨损不超过0.5MM,表面干净无污物或锈迹。汽缸内壁磨损量不超过0.5MM。
2.2 气化装置检修
2.2.1 气化槽的质量要求
a 气化槽中的多孔板应保正孔隙密布均匀,表面平整,无裂纹、损边现象
b 多孔气化板国内一般采用经模压高温烧结的碳化硅板材
c 多孔板在气化槽内安装时,多孔板止口间加涂耐温硅橡胶,确保密封可靠,硅橡胶
耐温应达到250℃
2.2.2 检修安装气化槽的技术要求
a 安装前,应逐条检查气化槽,观察气化板有无破损、裂纹,如有应进行拆卸更换,
检查气化槽端面连接法兰有无变形,否则应进行调校
b 根据气化槽长度不同,进行分类堆放
c 在灰库库底画中心圆周角平分线,按平分线安装支架
d 将对应长度的气化槽逐条连接,气化槽两端面连接法兰间应加橡胶石棉垫,并均匀
涂抹硅橡胶,确保端面连接的密封
e 在各支气化槽连接完毕后,两端加封堵板
f 连接进气管
g 启动风机,检查气化槽的密封性能,正常情况气化风应均匀地从气化板上透出,气化槽端面法兰
间,气化板搭接处等均应无漏气现象存在,否则应检查处理
2.2.3 验收
a 灰库内无遗留工器具、材料等物品
b 汽化板完整无破损,结合面密封严密
c 库底斜槽密封条完整,无老化,严密不漏
d 斜槽平直度偏差不大于2mm/m
第三节 常用备品备件
配套辅助设备汇总表
第四节 一般故障与处理
4.1 风机不能起运或卡死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转子相互磨擦或转子与机壳磨擦;检查转子和机壳,调整间隙
(2)风机内进入异物;解体检查,取出异物
4.2 风机过热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油箱冷却不良;检查疏通冷却水系统
(2)润滑油量过多;控制润滑油量在油标设定位置
(3)转子相互磨擦或转子与机壳之间间隙过大;检查转子和机壳,调整间隙
4.3 风机噪声异常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转子积尘失去平衡;检查清洗转子
(2)转子相互磨擦或转子与机壳磨擦;调整转子间隙
4.4 风机风量不足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滤清器堵塞;清理滤清器
(2)转子间隙过大;调整转子间隙,必要时更换转子